每天半小时读懂论语

每天半小时读懂论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飞 著
图书标签:
  • 论语
  • 国学经典
  • 传统文化
  • 易读
  • 半小时读书
  • 自我修养
  • 人生智慧
  • 文化启蒙
  • 思维方式
  • 经典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734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41157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轻型纸
正文语种: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在精研《论语》的基础上,选取《论语》中的精华思想进行了精确细致的释义和智慧解析,不但能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若干研究线索,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语》中的主张和所蕴藏的现代智慧,实为雅俗共赏之佳作。
  本书汇集了孔子为人处世智慧的精髓,对于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学习等问题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论述,并且还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刻地领悟孔子言论中的智慧。翻开它,相信定能让你受益匪浅。

目录

◎第一卷君子笃于亲
——深悟《论语》伦理智慧
尊老是最基本的品质2
尽孝,最不能等待5
孝养并不是给钱了事8
别再让父母为你操心12
不可对父母使坏情绪15
与父母有矛盾不要怨恨19
溺爱是最大的伤害22
厚待亲友,不弃故旧25
朋友患难相扶持28
◎第二卷君子坦荡荡
——深悟《论语》修身智慧
胸怀坦荡立于世32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35
每天为别人做件事37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40
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43
试着多为别人着想47
穷不自哀,富不忘礼51
勇于承担,诚实认错5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0
别被外物改变了心志62
尊重本性,做直爽人65
◎第三卷学而不思则罔
——深悟《论语》为学智慧
空想机遇不如自我充实70
不要停下学习的步伐72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75
要活读书不要死学习78
把所学应用到实践中81
不要不懂装懂83
虚心求教,夯实自我86
多师前人,提升自我89
难不倒善思考的人92
◎第四卷不怨天,不尤人
——深悟《论语》生活智慧
有缺憾未必是坏事96
放弃无休止的抱怨99
用善意和这个世界对话102
时间容不得丝毫浪费105
凡事不要盲从于人108
安心走好自己该走的路111
胆量应以谨慎为前提115
谨慎并不等于顾虑重重118
对生活要有长远打算120
让自己和生活变得简单124
即使贫穷也不要贫穷了心灵127
人要俭朴而不奢侈131
遇茶吃茶,遇饭吃饭135
忘记过去不如意的自己138
◎第五卷君子和而不同
——深悟《论语》交友智慧
交朋友应有所选择142
明辨君子与小人145
向优秀者学习147
和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150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154
尊重是和谐的前提157
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基159
常怀感恩之心162
宽容对你有恶意的人164
规过劝善也要有限度167
◎第六卷中庸之为德
——深悟《论语》处世智慧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172
正直做人也别拘于形式174
做人有底线,做事有目标177
君子不争,争亦循礼180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83
◎第七卷君使臣以礼
——深悟《论语》管理智慧
人才是企业的根基188
好德行会让人甘心追随191
别试图靠权力管理员工194
以礼用人使员工更忠诚196
别让个人感情影响管理公正性199
做好团队的领头羊203
遇难题应身先士卒206
把权力适当地授予员工208
管理者要选贤任能212
根据员工特点匹配职能215
要有宽宥下属过失的胸怀218
◎第八卷敬其事而后其食
——深悟《论语》工作智慧
能力是职业发展的保障222
先做贡献再谈收获225
苦心打磨自己的实力228
用勤奋铺平职场道路231
职场越位是大忌234
有了错误就要勇于承认238
忠诚也要以正直为前提241

前言/序言


《洞见: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 一、缘起:穿越时空的思想回响 在喧嚣纷繁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迷失,追逐着转瞬即逝的潮流,却忽略了那些历久弥新的智慧。孔子,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圣贤,他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照亮着人类前进的道路。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论语》似乎是一本遥不可及的经典,晦涩的文字、陌生的语境,都构成了阅读的壁垒。 《洞见: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正是为打破这层壁垒而生。它并非对《论语》的逐字逐句的注释,也不是对历史背景的枯燥考证,而是一次深入孔子思想内核的探索,一次将其智慧精粹与当代生活巧妙对接的尝试。这本书旨在邀请每一位读者,跨越千年的鸿沟,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从中汲取安身立命的力量,找到应对人生挑战的启示。 二、核心理念:照亮人生的“仁”与“道” 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于“仁”与“道”。“仁”,是孔子学说的基石,它是一种深刻的道德情感,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尊重与爱。“仁”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更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准则,要求我们推己及人,克己复礼,最终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仁”是内在的德性,是为人的根本。 而“道”,则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和个人行为的规范。“道”有君子之道、为人之道、治国之道等多个层面。它涵盖了道德、政治、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指向一种理想的、有序的、充满德行的生活状态。孔子所说的“道”,并非玄之又玄的理论,而是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是个人安身立命、社会安邦定国的根本。 《洞见》一书,将深入剖析“仁”与“道”这两个核心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其丰富内涵。我们会探讨“仁”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如孝悌、忠恕;我们会审视“仁”在个人修养上的要求,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还会将其与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合作与共赢等理念进行对照,发掘其普适价值。同时,对于“道”,我们将从君子人格的塑造,到个人立身处世的智慧,再到社会治理的原则,层层递进,展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三、内容精要:从个体修养到社会和谐 《洞见》并非以章节的形式拆解《论语》,而是围绕孔子思想的关键主题,提炼其精华,并结合现代语境进行阐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孔子强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他人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本书将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审视内心的欲望、动机和局限。通过对孔子关于“君子”、“小人”的论述,以及他对于不同人物的评价,我们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复杂的人性中保持清醒的判断。这包括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明确自己的志向,如何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的力量,教育的智慧 孔子一生致力于学习和教育。他认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君子应有的品格。本书将探讨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并将其与现代终身学习的理念相结合。同时,我们将深入孔子关于教育的理念,如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教育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为人父母者,乃至所有渴望成长的人的宝贵启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之道,人格典范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孔子对君子人格的生动描绘。本书将重点剖析君子应有的品质:诚信、正直、宽厚、担当。我们会通过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例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来展现君子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同时,我们将探讨君子如何在困境中保持风骨,如何在顺境中不骄不躁,从而为读者树立一个人格的标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情怀,社会责任 孔子将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紧密相连,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本书将围绕这一核心逻辑,阐述个人道德修养如何影响家庭和谐,家庭的稳定如何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以及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如何构建。我们将探讨孔子关于“孝”的论述,理解其对于家庭伦理的重视,以及“和”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这意味着如何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与同事、邻居和睦相处,如何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礼之用,和为贵:和谐的智慧,秩序的建立 “礼”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规范,更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和谐的根本。本书将深入探讨“礼”的内涵,以及“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我们将理解孔子为何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以及“和”在处理人际关系、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这包括如何尊重规则,如何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观点,如何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顾及集体的利益。 行有余力,则学文: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孔子强调“行有余力,则学文”,即在满足基本生存和行为需求后,再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本书将探讨孔子对于生活态度、勤俭节约、知足常乐的见解,并将其与现代社会追求物质享受的现象进行对比。我们会理解,真正的幸福并非一味地占有,而在于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富足。这对于我们如何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保持内心的清醒,如何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享受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阅读体验:轻松启迪,触及心灵 《洞见: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力求以一种更加贴近读者的方式,呈现孔子的思想。 语言风格: 采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使用艰涩难懂的古文词汇和生僻的典故。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让读者能够轻松跟随作者的思路。 阐释方式: 并非照搬《论语》原文,而是提炼核心思想,用现代的视角和语言进行阐释。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 启发思考: 在阐述孔子思想的同时,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反思和联想,鼓励读者将所学到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书中会设置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激发读者的思考。 人文关怀: 贯穿全书的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作者以一种温暖、包容的姿态,与读者共同探讨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五、结语:点亮生活,启迪未来 《洞见: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思想旅程,一次与古圣先贤的心灵对话。它不是一本教条的教科书,而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口,一次点亮生活、启迪未来的契机。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洞见,汲取孔子思想的甘露,让人生之路更加光明、坚定、充满意义。 孔子的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通过《洞见》,我们希望能够让这份财富,在每一个现代人的心中重新焕发生机,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论语》这本经典,一直以来都让我觉得高不可攀,晦涩难懂。虽然我偶尔会翻阅一下,但往往是点到为止,抓不住其中精髓,更多时候是望着那些古老的文字,脑海里回荡着“子曰……”然后就没了下文。总觉得要坐下来,沉下心,才能慢慢品味其中的智慧。然而,生活节奏太快,想要抽出大块的时间来系统地学习,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市面上关于《论语》的书籍也很多,但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太过浅显,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我渴望的,是一种能让我轻松入门,又不失深度的引导,能够在我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里,一点点地啃下这块“硬骨头”,理解那些流传千古的道理,并尝试将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这种渴望,促使我一直在寻找一本合适的读物,它应该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带我走进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世界。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时又能在不经意间,将一些古人的智慧融入生活。我总是觉得,很多人生道理,其实都蕴含在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中,只是我们现代人,可能因为节奏太快,或者知识背景的原因,很难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尤其是像《论语》这样,虽然耳熟能详,但真正理解其精髓,却非易事。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在我每天有限的空闲时间里,一点点地,像涓涓细流一样,滋养我的内心。它需要用一种很亲切、很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学理念,让我能够恍然大悟,觉得“哦,原来是这样!”,并且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脑海里能闪过一两句与当下的情境相契合的道理。

评分

近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忙碌的日程中,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一些养分。工作生活的压力,常常让我感到身心俱疲,对人生方向也偶有迷茫。我深知,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历久弥新的智慧,而《论语》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我常常望而却步,不知从何入手。那些古老的文字,虽然充满魅力,却也常常因为语言的隔阂和理解的深度不够,让我难以获得真正的启发。我希望能有一本书,它能将《论语》中的道理,用现代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解读,让我能够快速领略到其中的精髓,并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可借鉴之处。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将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巧妙结合的解读,让我能在繁忙的间隙,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力量。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怀有浓厚的兴趣。然而,《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经典,其原文的理解难度确实不小,很多时候即便反复阅读,也只能领会其字面意思,难以触及其深层含义。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读懂”《论语》的书,它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需要深入浅出的解读,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以一种现代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理解“仁”、“礼”、“智”、“信”等核心概念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并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通往《论语》世界的一扇窗,让我能够轻松愉悦地探索其中博大精深的内涵,而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晦涩的古文。

评分

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但又被现代生活节奏裹挟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论语》心存敬意,却也深感其晦涩。每次尝试阅读,都感觉像是站在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前,却找不到正确的钥匙。我希望有一种方式,能让我像品一杯香茗,而非囫囵吞枣,在不经意间,就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我期待的,并非是学术性的考据,也不是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是能够将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以一种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语言呈现出来,让我能在忙碌之余,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之光,并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让自己在为人处世、学习工作等方面,都能有所裨益。这种期待,是对知识的渴求,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