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半小時讀懂論語

每天半小時讀懂論語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飛 著
圖書標籤:
  • 論語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易讀
  • 半小時讀書
  • 自我修養
  • 人生智慧
  • 文化啓濛
  • 思維方式
  • 經典入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華僑齣版社
ISBN:9787511373403
版次:1
商品編碼:12341157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8-04-01
用紙:輕型紙
正文語種:0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在精研《論語》的基礎上,選取《論語》中的精華思想進行瞭精確細緻的釋義和智慧解析,不但能夠為文學愛好者提供若乾研究綫索,更便於普通讀者正確理解《論語》中的主張和所蘊藏的現代智慧,實為雅俗共賞之佳作。
  本書匯集瞭孔子為人處世智慧的精髓,對於如何提高個人修養,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如何學習等問題進行瞭深刻透徹的論述,並且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讓讀者更加深刻地領悟孔子言論中的智慧。翻開它,相信定能讓你受益匪淺。

目錄

◎第一捲君子篤於親
——深悟《論語》倫理智慧
尊老是最基本的品質2
盡孝,最不能等待5
孝養並不是給錢瞭事8
彆再讓父母為你操心12
不可對父母使壞情緒15
與父母有矛盾不要怨恨19
溺愛是最大的傷害22
厚待親友,不棄故舊25
朋友患難相扶持28
◎第二捲君子坦蕩蕩
——深悟《論語》修身智慧
胸懷坦蕩立於世32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35
每天為彆人做件事37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40
誠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43
試著多為彆人著想47
窮不自哀,富不忘禮51
勇於承擔,誠實認錯56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60
彆被外物改變瞭心誌62
尊重本性,做直爽人65
◎第三捲學而不思則罔
——深悟《論語》為學智慧
空想機遇不如自我充實70
不要停下學習的步伐72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75
要活讀書不要死學習78
把所學應用到實踐中81
不要不懂裝懂83
虛心求教,夯實自我86
多師前人,提升自我89
難不倒善思考的人92
◎第四捲不怨天,不尤人
——深悟《論語》生活智慧
有缺憾未必是壞事96
放棄無休止的抱怨99
用善意和這個世界對話102
時間容不得絲毫浪費105
凡事不要盲從於人108
安心走好自己該走的路111
膽量應以謹慎為前提115
謹慎並不等於顧慮重重118
對生活要有長遠打算120
讓自己和生活變得簡單124
即使貧窮也不要貧窮瞭心靈127
人要儉樸而不奢侈131
遇茶吃茶,遇飯吃飯135
忘記過去不如意的自己138
◎第五捲君子和而不同
——深悟《論語》交友智慧
交朋友應有所選擇142
明辨君子與小人145
嚮優秀者學習147
和誌同道閤的人做朋友150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154
尊重是和諧的前提157
誠信是安身立命的根基159
常懷感恩之心162
寬容對你有惡意的人164
規過勸善也要有限度167
◎第六捲中庸之為德
——深悟《論語》處世智慧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172
正直做人也彆拘於形式174
做人有底綫,做事有目標177
君子不爭,爭亦循禮180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183
◎第七捲君使臣以禮
——深悟《論語》管理智慧
人纔是企業的根基188
好德行會讓人甘心追隨191
彆試圖靠權力管理員工194
以禮用人使員工更忠誠196
彆讓個人感情影響管理公正性199
做好團隊的領頭羊203
遇難題應身先士卒206
把權力適當地授予員工208
管理者要選賢任能212
根據員工特點匹配職能215
要有寬宥下屬過失的胸懷218
◎第八捲敬其事而後其食
——深悟《論語》工作智慧
能力是職業發展的保障222
先做貢獻再談收獲225
苦心打磨自己的實力228
用勤奮鋪平職場道路231
職場越位是大忌234
有瞭錯誤就要勇於承認238
忠誠也要以正直為前提241

前言/序言


《洞見: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 一、緣起:穿越時空的思想迴響 在喧囂紛繁的現代社會,我們常常感到迷失,追逐著轉瞬即逝的潮流,卻忽略瞭那些曆久彌新的智慧。孔子,這位兩韆多年前的聖賢,他的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雖曆經歲月洗禮,卻依然照亮著人類前進的道路。然而,對於許多人而言,《論語》似乎是一本遙不可及的經典,晦澀的文字、陌生的語境,都構成瞭閱讀的壁壘。 《洞見: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正是為打破這層壁壘而生。它並非對《論語》的逐字逐句的注釋,也不是對曆史背景的枯燥考證,而是一次深入孔子思想內核的探索,一次將其智慧精粹與當代生活巧妙對接的嘗試。這本書旨在邀請每一位讀者,跨越韆年的鴻溝,與這位偉大的思想傢進行一次心靈的對話,從中汲取安身立命的力量,找到應對人生挑戰的啓示。 二、核心理念:照亮人生的“仁”與“道” 孔子思想的核心,在於“仁”與“道”。“仁”,是孔子學說的基石,它是一種深刻的道德情感,一種對他人的關懷、尊重與愛。“仁”不僅是一種內在的修養,更是一種外在的行為準則,要求我們推己及人,剋己復禮,最終達到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社會秩序。“仁”是內在的德性,是為人的根本。 而“道”,則是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會和個人行為的規範。“道”有君子之道、為人之道、治國之道等多個層麵。它涵蓋瞭道德、政治、教育、文化等方方麵麵,指嚮一種理想的、有序的、充滿德行的生活狀態。孔子所說的“道”,並非玄之又玄的理論,而是切實可行的實踐路徑,是個人安身立命、社會安邦定國的根本。 《洞見》一書,將深入剖析“仁”與“道”這兩個核心概念,從不同的角度展現其豐富內涵。我們會探討“仁”在人際交往中的體現,如孝悌、忠恕;我們會審視“仁”在個人修養上的要求,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們還會將其與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閤作與共贏等理念進行對照,發掘其普適價值。同時,對於“道”,我們將從君子人格的塑造,到個人立身處世的智慧,再到社會治理的原則,層層遞進,展現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 三、內容精要:從個體修養到社會和諧 《洞見》並非以章節的形式拆解《論語》,而是圍繞孔子思想的關鍵主題,提煉其精華,並結閤現代語境進行闡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自我,認識他人 孔子強調“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認識他人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本書將引導讀者反思自我,審視內心的欲望、動機和局限。通過對孔子關於“君子”、“小人”的論述,以及他對於不同人物的評價,我們能更清晰地認識到人性的復雜性,以及如何在復雜的人性中保持清醒的判斷。這包括如何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如何明確自己的誌嚮,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找準自己的定位。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習的力量,教育的智慧 孔子一生緻力於學習和教育。他認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君子應有的品格。本書將探討孔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例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並將其與現代終身學習的理念相結閤。同時,我們將深入孔子關於教育的理念,如因材施教、啓發式教學、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探討教育在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中的關鍵作用。這不僅是對學生,也是對為人父母者,乃至所有渴望成長的人的寶貴啓示。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之道,人格典範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孔子對君子人格的生動描繪。本書將重點剖析君子應有的品質:誠信、正直、寬厚、擔當。我們會通過孔子關於“君子”的論述,例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來展現君子如何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責任,如何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堅定。同時,我們將探討君子如何在睏境中保持風骨,如何在順境中不驕不躁,從而為讀者樹立一個人格的標杆。 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傢國情懷,社會責任 孔子將個人修養與社會治理緊密相連,提齣瞭“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本書將圍繞這一核心邏輯,闡述個人道德修養如何影響傢庭和諧,傢庭的穩定如何成為社會穩定的基石,以及一個理想的社會應如何構建。我們將探討孔子關於“孝”的論述,理解其對於傢庭倫理的重視,以及“和”在社會治理中的意義。在現代社會,這意味著如何在傢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與同事、鄰居和睦相處,如何在更廣闊的範圍內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 禮之用,和為貴:和諧的智慧,秩序的建立 “禮”是孔子思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外在的規範,更是維係社會秩序、促進人際和諧的根本。本書將深入探討“禮”的內涵,以及“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我們將理解孔子為何強調“剋己復禮為仁”,以及“和”在處理人際關係、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這包括如何尊重規則,如何理解和包容不同的觀點,如何在追求個人自由的同時顧及集體的利益。 行有餘力,則學文: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孔子強調“行有餘力,則學文”,即在滿足基本生存和行為需求後,再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本書將探討孔子對於生活態度、勤儉節約、知足常樂的見解,並將其與現代社會追求物質享受的現象進行對比。我們會理解,真正的幸福並非一味地占有,而在於內心的充實和精神的富足。這對於我們如何在物質豐富的時代保持內心的清醒,如何在追求事業的同時享受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閱讀體驗:輕鬆啓迪,觸及心靈 《洞見: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力求以一種更加貼近讀者的方式,呈現孔子的思想。 語言風格: 采用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語言,避免使用艱澀難懂的古文詞匯和生僻的典故。文章結構清晰,邏輯性強,讓讀者能夠輕鬆跟隨作者的思路。 闡釋方式: 並非照搬《論語》原文,而是提煉核心思想,用現代的視角和語言進行闡釋。結閤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可感。 啓發思考: 在闡述孔子思想的同時,引導讀者進行自我反思和聯想,鼓勵讀者將所學到的智慧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書中會設置一些引導性的問題,激發讀者的思考。 人文關懷: 貫穿全書的是一種對人性的關懷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作者以一種溫暖、包容的姿態,與讀者共同探討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五、結語:點亮生活,啓迪未來 《洞見:孔子智慧的人生指南》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思想旅程,一次與古聖先賢的心靈對話。它不是一本教條的教科書,而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口,一次點亮生活、啓迪未來的契機。願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洞見,汲取孔子思想的甘露,讓人生之路更加光明、堅定、充滿意義。 孔子的智慧,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財富。通過《洞見》,我們希望能夠讓這份財富,在每一個現代人的心中重新煥發生機,指引我們走嚮更美好的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近來,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纔能在忙碌的日程中,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一些養分。工作生活的壓力,常常讓我感到身心俱疲,對人生方嚮也偶有迷茫。我深知,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許多曆久彌新的智慧,而《論語》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但是,麵對浩如煙海的經典著作,我常常望而卻步,不知從何入手。那些古老的文字,雖然充滿魅力,卻也常常因為語言的隔閡和理解的深度不夠,讓我難以獲得真正的啓發。我希望能有一本書,它能將《論語》中的道理,用現代人易於接受的方式解讀,讓我能夠快速領略到其中的精髓,並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可藉鑒之處。我期待的,是一種能夠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巧妙結閤的解讀,讓我能在繁忙的間隙,感受到一種寜靜與力量。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特彆是儒傢思想,懷有濃厚的興趣。然而,《論語》作為儒傢思想的核心經典,其原文的理解難度確實不小,很多時候即便反復閱讀,也隻能領會其字麵意思,難以觸及其深層含義。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讀懂”《論語》的書,它不應該僅僅是簡單的翻譯,更需要深入淺齣的解讀,將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以一種現代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理解“仁”、“禮”、“智”、“信”等核心概念在當今社會的意義,並從中汲取為人處世的智慧。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通往《論語》世界的一扇窗,讓我能夠輕鬆愉悅地探索其中博大精深的內涵,而無需耗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晦澀的古文。

評分

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充滿好奇,但又被現代生活節奏裹挾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論語》心存敬意,卻也深感其晦澀。每次嘗試閱讀,都感覺像是站在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前,卻找不到正確的鑰匙。我希望有一種方式,能讓我像品一杯香茗,而非囫圇吞棗,在不經意間,就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我期待的,並非是學術性的考據,也不是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是能夠將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以一種貼近生活、易於理解的語言呈現齣來,讓我能在忙碌之餘,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之光,並從中獲得一些啓發,讓自己在為人處世、學習工作等方麵,都能有所裨益。這種期待,是對知識的渴求,也是對內心平靜的追求。

評分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時又能在不經意間,將一些古人的智慧融入生活。我總是覺得,很多人生道理,其實都蘊含在那些流傳韆古的經典之中,隻是我們現代人,可能因為節奏太快,或者知識背景的原因,很難靜下心來去細細品味。尤其是像《論語》這樣,雖然耳熟能詳,但真正理解其精髓,卻非易事。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夠在我每天有限的空閑時間裏,一點點地,像涓涓細流一樣,滋養我的內心。它需要用一種很親切、很接地氣的方式,來解讀那些看似高深的哲學理念,讓我能夠恍然大悟,覺得“哦,原來是這樣!”,並且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腦海裏能閃過一兩句與當下的情境相契閤的道理。

評分

《論語》這本經典,一直以來都讓我覺得高不可攀,晦澀難懂。雖然我偶爾會翻閱一下,但往往是點到為止,抓不住其中精髓,更多時候是望著那些古老的文字,腦海裏迴蕩著“子曰……”然後就沒瞭下文。總覺得要坐下來,沉下心,纔能慢慢品味其中的智慧。然而,生活節奏太快,想要抽齣大塊的時間來係統地學習,似乎成瞭一種奢侈。市麵上關於《論語》的書籍也很多,但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太過淺顯,難以找到一個平衡點。我渴望的,是一種能讓我輕鬆入門,又不失深度的引導,能夠在我有限的碎片化時間裏,一點點地啃下這塊“硬骨頭”,理解那些流傳韆古的道理,並嘗試將其融入我的日常生活。這種渴望,促使我一直在尋找一本閤適的讀物,它應該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帶我走進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