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麯三百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詩詞文論必讀本) 國學/古籍 書籍

元麯三百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詩詞文論必讀本) 國學/古籍 書籍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元麯
  • 三百首
  • 中華國學經典
  • 詩詞文論
  • 古籍
  • 國學
  • 宋元文學
  • 古典文學
  • 文學經典
  • 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蔚藍書店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43736
商品編碼:10567726901

具體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 元麯三百首(中華國學經典精粹·詩詞文論必讀本) 國學/古籍 書籍
作者: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定價: 12.0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 2015-07-01
ISBN: 9787550243736
印次: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32開

  內容簡介
《元麯三百瞭300首作品,比較全麵地展示瞭元麯的風貌。元麯風格多樣,主要可以分豪放、清麗兩派。元麯語言通俗優美、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有蒼涼感慨的懷古之情,有激越悲壯的邊塞之風,有哀婉典雅的閨怨情懷……常與唐詩、宋詞並稱,從而形成瞭我國幾韆年文學史上的三個極為光輝燦爛的時代文學。


  目錄
【元麯三百首 目錄】
元好問
[黃鍾]人月圓·蔔居外傢東園 / 013
[雙調·小聖樂]驟雨打新荷 / 013
楊果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其一) / 014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其二) / 015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其三) / 015
劉秉忠
[南呂]乾荷葉·有感(其一) / 016
杜仁傑
[般涉調]耍孩兒·莊傢不識構闌 / 016
王和卿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 / 018
[雙調]撥不斷·大魚 / 018
盍西村
[越調]小桃紅·江岸水燈 / 019
[越調]小桃紅·客船晚煙 / 019
[越調]小桃紅·雜詠 / 020
[越調]小桃紅·雜詠 / 020
[越調]小桃紅·雜詠 / 020
商挺
[雙調]潘妃麯 / 021
[雙調]潘妃麯 / 021
[雙調]潘妃麯 / 022
鬍祗遹
[中呂]陽春麯·春景 / 022
[雙調]沉醉東風·失題 / 023
伯顔
[中呂]喜春來·春景 / 023
王惲
[正宮]黑漆弩·遊金山寺並序 / 024
[越調]平湖樂 / 025
[越調]平湖樂·堯廟鞦社 / 025
盧摯
[黃鍾]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 / 026
[雙調]沉醉東風·鞦景 / 026
[雙調]沉醉東風·對酒 / 026
[雙調]沉醉東風·重九 / 027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 / 027
[雙調]蟾宮麯·沙三伴哥來嗏 / 027
[雙調]蟾宮麯·揚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 028
[雙調]蟾宮麯·寒食新野道中 / 028
[雙調]蟾宮麯·醉贈樂府硃簾秀 / 029
[雙調]壽陽麯·彆硃簾秀 / 029
趙岩
[中呂]喜春來過普天樂 / 030
陳庵
[中呂]山坡羊 / 030
[中呂]山坡羊 / 031
關漢卿
[仙呂]一半兒·題情 / 032
[南呂]四塊玉·閑適 / 032
[南呂]四塊玉·閑適 / 032
[南呂]四塊玉·閑適 / 033
[南呂]四塊玉·閑適 / 033
[雙調]沉醉東風 / 034
[雙調]沉醉東風 / 034
[雙調]大德歌·春 / 034
[雙調]大德歌·夏 / 035
[雙調]大德歌·鞦 / 035
[雙調]大德歌·鼕 / 035
[黃鍾]侍香金童 / 036
[南呂]一枝花·贈硃簾秀 / 037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 037
白樸
[仙呂]寄生·飲 / 039
[仙呂]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 / 039
[中呂]陽春麯·知幾 / 039
[中呂]陽春麯·題情 / 040
[中呂]陽春麯·題情 / 040
[越調]天淨沙·春 / 041
[越調]天淨沙·鞦 / 041
[雙調]駐馬聽 / 041
[雙調]沉醉東風·漁夫 / 042
[雙調]慶東原 / 042
[大石調]青杏子·詠雪 / 043
姚燧
[中呂]滿庭芳 / 044
[中呂]普天樂 / 044
[中呂]醉高歌·感懷 / 044
[中呂]醉高歌·感懷 / 045
[越調]憑闌人 / 045
[越調]憑闌人 / 045
[越調]憑闌人·寄徵衣 / 045
劉敏中
[正宮]黑漆弩·村居遣興 / 046
庾天锡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 / 047
馬緻遠
[南呂]四塊玉·天颱路 / 047
[南呂]四塊玉·潯陽江 / 048
[南呂]四塊玉·馬嵬坡 / 048
[南呂]金字經 / 048
[越調]天淨沙·鞦思 / 049
[雙調]蟾宮麯·嘆世 / 049
[雙調]清江引·野興 / 049
[雙調]壽陽麯·山市晴嵐 / 050
[雙調]壽陽麯·遠浦帆歸 / 050
[雙調]壽陽麯·瀟湘夜雨 / 050
[雙調]壽陽麯 / 051
[雙調]湘妃怨·和盧琉齋西湖 / 051
[雙調]撥不斷 / 051
[雙調]撥不斷 / 053
[雙調]夜行船·鞦思 / 053
[般涉調]耍孩兒·藉馬 / 054
趙孟頫
[仙呂]後庭花 / 056
王實甫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彆情 / 056
滕賓<

  編輯推薦
一代有一代的文學,有元一代的文學就是元麯。元麯作為“一代之文學”,它的興起對於我國詩歌的發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元麯一齣現就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齣旺盛的生命力。元麯題材豐富多樣,視野闊大寬廣,反映生活鮮明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感人,語言通俗易懂,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不可缺少的寶貴遺産。

  摘要
元好問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
忻州)人。金宣宗時期進士,任尚書省左司員外郎等職,金亡後
隱居。在金元相交時期頗有名望,被時人稱為“元纔子”。著有
《元遺山集》,編有《中州集》《壬辰雜編》等。今存小令九首。
[黃鍾]人月圓·蔔居外傢東園①
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移居要就:窗中遠岫,捨後長鬆。
十年種木,一年種榖,都付兒童。老夫惟有:醒來明月,醉後清風。
【注釋】
①蔔居:選擇定居之地。外傢:母親的娘傢。
【解析】
此麯寫於金朝滅亡之後,因而麯意在閑適悠然中見沉重哀痛,在醉狂逍遙中流露齣憂愁憤慨。作者遠離傢鄉,在外輾轉二十餘年,再次歸鄉時,天下已改朝換代。清風明月是作者隱居生涯中僅剩的消遣和寄托,“惟”字看似灑脫,實則暗含著滿心的苦澀與無奈。
[雙調·小聖樂]驟雨打新荷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海榴初綻,妖艷噴紅羅。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驟雨過,珍珠亂撒,打遍新荷。
人生有幾,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命友邀賓玩賞,對芳尊淺酌低歌。且酩酊,任他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解析】
這首麯子上麯寫景,下麯抒情。綠葉陰、池水、亭颱構築瞭一個幽靜陰涼的避暑去處。乳燕、雛鶯、鳴蟬的聲音此起彼伏,為靜景增添瞭不少活潑生動的情趣。“驟雨過”三句,可稱得上是這段景語的點睛之筆。由此,作者對園中好景生起美景難留、人生短暫、及時行樂的慨嘆。
楊果
楊果(1197—1269),字正卿,號西庵,祁州蒲陰(今河北安國)人。金亡之前,曾任偃師令,為官清正。後入元,官至參知政事。擅長作樂府詩,結集為《西庵集》。貫雲石曾在《陽春白雪序》中以“平熟”二字論其麯。現存小令十一首,套數五套。
[越調]小桃紅·采蓮女(其一)
滿城煙水月微茫,人倚蘭舟唱。常記相逢若耶上①,隔三湘,碧雲望斷空惆悵。美人笑道: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
【注釋】
①若耶:會稽(今浙江紹興)若耶山下的一條小溪,傳說是西施浣紗的地方,因而又稱浣紗溪。
【解析】
前半部分對男子情意的描述顯得精緻、婉約,具有文人含蓄委婉的錶意特徵;後半部分對女子的描寫則顯得鮮活、生動,更傾嚮於民間率直活潑的傳情特點。這種文字風格上的差異,也隱隱透露齣兩人身份上的差異,錶現瞭女子對愛情的堅定和忠貞,也暗含她對男子的懷疑和嘲諷。

《元麯三百首》:一部穿越時空的中國古典詩詞瑰寶 在浩瀚的中華文學星空中,元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元麯三百首》,更是將元麯的精華匯聚於一堂,成為研究、欣賞元麯不可或缺的經典讀本。這部精選集不僅收錄瞭三百餘首元代最傑齣的散麯作品,更在編選、注釋、賞析等方麵力求精善,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深入理解元麯藝術、領略其時代風貌的窗口。 一、 精心遴選,萃取元麯之精華 《元麯三百首》的編選,嚴格遵循瞭“精粹”的原則。編者在大量元麯作品中, painstaking地挑選齣最具代錶性、藝術價值最高的散麯。這些作品涵蓋瞭元麯四大名傢——關漢卿、馬緻遠、白樸、張可久——的壓捲之作,也包括瞭眾多雖不如名傢聲名顯赫,卻同樣纔華橫溢的作者的佳構。從關漢卿筆下“我是蒸不爛、煮不爛、槌不匾、炒不香的銅豌豆”的錚錚傲骨,到馬緻遠“小橋流水人傢,古道西風瘦馬”的蕭瑟意境;從白樸“長亭送目,淒淒腸斷,淚落如珠”的離愁彆緒,到張可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傢,古道西風瘦馬”的蒼涼壯闊,每一首作品都代錶瞭元麯在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上的最高成就。 編者在選本時,不僅考慮瞭作品本身的藝術水準,也注重瞭作品所展現的時代精神和市井生活氣息。元麯之所以能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源於民間,貼近生活,語言通俗生動,情感真摯強烈。這部選本充分體現瞭這一特點,讀者在閱讀中,仿佛能穿越時空,置身於元代的街頭巷尾,傾聽市井的喧囂,感受時代的脈搏。 二、 詳實注釋,化解閱讀隔閡 對於現代讀者而言,閱讀古籍往往會遇到語言障礙。元麯的語言雖然相對通俗,但仍存在不少生僻字詞、典故、語法現象。《元麯三百首》深諳此道,對每首作品都進行瞭詳盡的注釋。這些注釋不僅解釋瞭字詞的含義,還對作品中的典故、俗語、方言進行瞭梳理和考證,力求讓讀者能夠準確理解原文。 編者在注釋時,力求做到準確、權威,並兼顧易懂。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典故或文化背景,還會進行適當的引申和講解,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涵。這種細緻入微的注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使得即使是初次接觸元麯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並從中獲得知識和樂趣。 三、 精闢賞析,提升鑒賞品味 《元麯三百首》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其作品的選錄和注釋,更在於其附帶的精闢賞析。編者對每首作品都進行瞭深入的賞析,從多個角度剖析其藝術特色。這些賞析內容包括: 主題解讀: 深入挖掘作品所錶達的思想情感,揭示其深層寓意。例如,對於詠嘆愛情的麯子,賞析會深入探討其背後所反映的男女情感的真摯與無奈;對於抒發懷古之情的麯子,賞析會追溯其曆史背景,探究作者的創作動機。 藝術手法: 分析作品在語言運用、結構安排、意象選擇、情感錶達等方麵的獨特之處。例如,會分析作者如何運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形象,如何運用比興手法烘托情感氛圍,如何運用誇張、鋪陳等手法增強藝術感染力。 風格特色: 辨析不同作者、不同作品的藝術風格。例如,會區分關漢卿的豪放潑辣、馬緻遠的清曠孤寂、白樸的纏綿淒婉、張可久的清麗閑適等風格特點。 時代背景: 將作品置於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下進行解讀,分析元麯的社會土壤和創作思潮對其産生的影響。例如,會探討元代社會動蕩、民族矛盾、市民階層興起等因素如何體現在元麯的創作中。 這些賞析不僅為讀者提供瞭專業的解讀,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引導讀者從多個維度去欣賞元麯,提升讀者的鑒賞能力和藝術品味。通過閱讀賞析,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元麯的藝術魅力,體會到其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價值。 四、 傳承經典,發揚國學精神 《元麯三百首》的齣版,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詩詞選集,更承載著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彆是國學精粹的使命。在信息爆炸、快節奏生活的當下,重溫經典,能夠幫助我們沉靜心靈,汲取曆史的智慧,體味人生的況味。 這部選本的齣現,旨在將元麯這一寶貴的文學遺産,以一種更易於普及、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廣大讀者。它鼓勵人們去閱讀、去理解、去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基因。通過對元麯的學習,讀者不僅能夠欣賞到優美的文學作品,更能從中瞭解當時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以及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念。 五、 讀者群體與閱讀價值 《元麯三百首》是一部麵嚮廣泛讀者群體的讀本。 文學愛好者: 對於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讀者而言,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品。通過閱讀,可以係統地瞭解元麯的藝術成就,豐富文學知識,提升文學素養。 學生與教育工作者: 在中學和大學的中國古典文學課程中,元麯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元麯三百首》提供瞭一個理想的教學文本,其詳實的注釋和賞析,能夠極大地便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元麯。 文化研究者: 對於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曆史、戲劇等領域研究的學者而言,這部選本提供瞭大量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其嚴謹的編選和注釋,也為學術研究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即使沒有深厚的文學功底,隻要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興趣,都可以通過這部選本領略元麯的魅力。它如同一扇窗,引領讀者窺探那個時代的風貌,感受中國古人的情感世界。 結語 《元麯三百首》以其嚴謹的選本、詳實的注釋、精闢的賞析,成功地將元麯這一輝煌的文學形式,以最易於讀者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它不僅是一部文學作品的匯編,更是一部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學經典。閱讀《元麯三百首》,就是在與古人的心靈對話,就是在感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脈絡。這部書,是每一個渴望瞭解中國古典文學,渴望觸碰中華文化精髓的讀者,案頭必備的良伴。它以穿越時空的魅力,引領我們走進元麯的璀璨世界,感受那份跨越韆年的藝術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文本注釋的詳盡程度上看,這套書的學術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我對比瞭手頭幾本不同的元麯選本,深感此版在“精準”和“易懂”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對於那些艱澀的生僻字詞、特有的元代口語俗詞,注釋不僅給齣瞭準確的現代漢語解釋,還常常追溯其詞源或當時的語境,讓人茅塞頓開。更棒的是,對於那些典故繁復的套數,它會用白話進行簡要的背景梳理,這對於理解麯辭中蘊含的曆史畫麵感至關重要。很多時候,我們讀古詩詞隻是停留在文字的錶層美感,但通過這些細緻入微的批注,我仿佛被帶入到瞭那個時代茶館酒肆的場景之中,能真切體會到“麯子”作為一種通俗藝術形式的生命力。這種細緻入微的“護航”,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同時保證瞭知識的準確性,可以說是既麵嚮大眾普及,又不失專業水準的典範。

評分

這本書在提供文本內容的同時,對於“論”的部分的處理也極為到位。僅僅羅列詩詞是不夠的,要理解元麯這種綜閤性藝術的成就,必須瞭解它在理論上的革新與突破。我發現,編者很巧妙地穿插瞭曆代對元麯的評論摘要,這些評論並非是枯燥的理論說教,而是與具體作品相互印證的“活的批評”。例如,在欣賞某大傢名篇後,緊跟著齣現早期戲麯理論傢對該體裁的評價,這種“作品—理論—再反思作品”的互動模式,極大地豐富瞭讀者的理解維度。它不再是單嚮的灌輸,而更像是一場與古人對話的研討會。這種結構設置,迫使讀者主動去思考“為什麼這個作品是經典的”,而不是被動接受“它就是經典”的結論,這對於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鑒賞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訓練。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彆齣心裁,拿到手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封麵那種仿古的紋理,加上燙金的字體,立刻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撲麵而來的古典韻味。內頁的紙張也選得極好,摸上去有種溫潤的手感,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覺得眼睛乾澀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排版,字裏行間留白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使得整體版式顯得疏朗大氣。我尤其喜歡它在注釋和賞析部分的處理方式,通常是采取左右分欄或者腳注的形式,清晰明瞭,不會打斷正文的閱讀流暢性。對於我們這些初涉古籍的讀者來說,這種用心的設計簡直是福音,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藝品,光是放在書架上,也能為整個房間增添幾分雅緻的書捲氣。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足見齣版方對“國學經典”這四個字的敬畏之心,絕對是市麵上許多速成讀物無法比擬的。

評分

這本書的選篇眼光極其獨到,它並沒有一味追求數量上的堆砌,而是展現齣一種精挑細選後的剋製與高妙。我發現,那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固然都在其中,但更令人驚喜的是一些被主流選本略微忽略,卻在元麯發展脈絡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佳作。編選者似乎擁有深厚的文學史功底,他(她)的排序並非完全按時間,而是暗含瞭一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引導邏輯。讀下來,你會清晰地感受到元代社會情緒的流轉、不同劇種的風格差異,乃至文人雅士們在特定曆史時期的內心掙紮與藝術錶達。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層次感,使得我們不隻是在欣賞孤立的篇章,而是在進行一次有組織的、沉浸式的元麯文化溯源之旅。對於想要真正理解元麯精神內核的人來說,這套選本提供的路徑是極為高效且深刻的。

評分

我個人認為,這本選集最大的魅力,在於它成功地打破瞭傳統“古籍”予人高高在上、難以親近的刻闆印象。它既有“國學經典”的厚重底蘊,又有“必讀本”的實用導嚮。不同於那些隻注重學術考據或僅停留在大眾科普的齣版物,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始終保持著對讀者的同理心。無論是想快速領略元麯精華的入門者,還是希望係統梳理知識脈絡的進階愛好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的落腳點。它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種“可操作性極強”的文化體驗,讓你在欣賞到極緻的文學之美的同時,也能清晰地掌握其背後的時代背景與藝術規製。這是一套真正體現瞭“為讀者著想”的誠意之作,值得所有喜愛中國古典文學的人擁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