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竭力表述作为领导所必备职业素养,领导下属或员工是任何一位领导者都必须具备的条件。书中通过多个案例解析一个领导者高明的管理方法,不仅仅是来自他的身份、地位,更主要的是其身上所渗透出的气势、威严、甚至是修养、品味。这些正是我们写作本书的真正意图。本书将告诉读者,领导的艺术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和创造性的思维
李枢苇
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常年致力于互联网电商模式扩展和运营研究,擅长战略布局及品牌分析定位。代表作品为《互联网+万众创新》《跟着大师学管理》等。
第一章
慈不带兵
003 冷面掌权,铁腕立威
005 若要律人,先要律己
008 做比说更有说服力
011 第一印象最重要
015 用领导魅力说话
018 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
021 如何诠释主管的三个角色
024 做魅力领导,让下属舍命追随
第二章
对待下属不能情绪化
031 性格决定你的领导风格
034 培养你良好的管理智慧
039 耐心倾听下属的抱怨
043 如何与不善言谈的下属打交道
047 平和公正,令你温暖如春
049 训练你的组织管理能力
053 引导团队树立共同目标
第三章
提高亲和力,做个贤明的领导者
059 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回报
062 懂点儿吸引力的艺术
066 一只会说话的手
069 嘴角上扬的奥秘
072 眼神是件无形兵器
075 将生活理念融入工作当中
079 掌握“温情的管人方法”
084 用真情打动下属的心
088 抓住每一次联络感情的机会
第四章
练就铁齿铜牙,说话掷地有声
095 口才影响领导力
099 好嘴成就好领导
103 该沉默时就沉默
106 怎样说话更有权威
107 说话必须讲究轻重
110 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及时兑现
111 激情演讲,展现领导风采
115 接听电话的奥秘
第五章
每一个命令都要执行到底
123 决策要有魄力,说话坚决果断
126 坚持原则,绝不过分迁就别人
130 执行力决定工作全局
133 行动决定结果,细节成就完美
137 不必事必亲躬,但一定要明察秋毫
140 细节在“用心”中诞生
143 把握细节需要树立“主管效应”
145 专注才能发现细节
第六章
无势造势,给自己戴上领袖光环
151 威信在,领导力就在
155 选择好配饰,进行增值
158 我们的身体会说话
162 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气质
166 媒体形象影响领导力
170 保护隐私,别让你的权威受损
177 让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第七章
用非常手段驾驭人才,增强你的管控力
183 收心为上的领导策略
186 快速提高你的影响力
191 慧眼识珠,做个好伯乐
194 是千里马就让他驰骋战场
198 目标是最大的激励
201 多种多样的激励方法
第八章
学会授权,激活你的团队
207 学会授权,让管理更轻松
211 帮助员工实现价值感
213 授权要遵循授权原则
218 授权要才尽其能,人尽其用
221 多给下属一次表现的机会
225 运用好“方圆”之理
冷面掌权,铁腕立威
作为一个领导来说立威并不容易,因为管理过程本身就是复杂而多变的,在一个亟需建立制度的长久散漫的企业中,领导者有时甚至需要做到冷面掌权,利用极其严厉的态度来强调个人的权力。确实存在许多领导者以不恰当的言行及粗鲁的举止来以此证明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去侮辱那些必须听命于他们的人。但事实上,就像以前有的人所说的话那样,“我知道你不喜欢这种言辞,但你不能反对。事实上我正是用它来向你表示我毫不在乎你的想法。”而这种不尊重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它是一种威胁或是强制别人服从领导的方法。
冷面掌权需要恰当使用才可以建立起作为领导者个人的优越地位。
但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也有自身的缺点,它破坏了整个组织原来的宽松气氛,造成一种人人自危的局面。
领导者冷面的态度如果表现得恰到好处时,大多数会比较有用,并且往往都是以被领导者积极服从的方式而告终。
当他们要求别人的帮助时,总喜欢用这些措辞,例如“我对这些细节一点都不懂”,或“请不要给我讲我那些专门术语,我只需要知道行还是不行”。
对权力而言幽默是一种比较不可靠的工具。一般喜欢权力的人往往对自己都很认真,他们不愿意相信任何形式的幽默。此外,当领导者在讲笑话的过程中,比较喜欢让别人大笑。因此,即便是他们的确有幽默感,也会由于平时过度地喜欢被赞赏而降低其效果。有权力的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笑话当成一种幽默性的消遣活动,而把它当成一种工具,以此来控制当前的谈话。假如现在有六个人正在参加研讨会,其中某一位就会为了强调他的权力地位,通常就会说:“在我们继续进行下面的讨论之前,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可笑的故事。”然后他就会开始讲,其实他这不是在逗大家乐,而是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能打断讨论,以此来显示他的身份的特殊性。
优势毫无疑问是权力游戏的金矿。通常基本的技巧是有事的时候他会把人叫进你的办公室来,而不会主动跑到他们的办公室去,不然就说明你愿意放弃你的权利而进入他们的场所。这是最简单的,但同时却也忽视了领土保护制度的多边形和复杂性。很多有权力的人,尤其是有侵略性的人,都乐于跑到其他人的办公室去,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在侵犯他人的势力范围。因此一个想建立自己优势的人通常都会跑到别人的办公室里面坐下来,把脚放在他们的办公桌上,就这样可以显示出他侵略了他们亲近的领土。这些细微的征服方式为数颇多,甚至包括在使用如烟灰缸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很明显并不是他们想要使用的。或是借机向别人的秘书传达命令。这类游戏的目的是在建立领土权力,并能让你的对手觉察到你比他具有更多的优越性。这种毫不拘束地就把对方叫进自己的办公室来下达命令,擅自跑到自己部下的办公室去发布信息、威胁及谴责。此外还有多种人尽皆知的特殊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召开会议,故意让座位不够,使得参加会议的人走掉或者是自己从自己的办公室里搬椅子,或者干脆坐在地上。这是一种让别人非常不舒服来建立起自己权力的方式。
虽说冷面掌权似乎不是一种合适的领导立威途径,但如使用得当,事实上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武器。世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等的。一个因严厉、容易发脾气以及敏感而出了名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迅速使组织中形成一种无条件服从的气氛,这样就可以让领导者的颁布的各种指令比较顺利地被落实和执行,而且还可以使领导者的权威在短期内急剧上升。历史上不少以严厉、冷面闻名古今中外的领导者如孙武、巴顿等等,不仅他们的个人威信极高,而且他们所领导的部队常常在这样的领导者统率下,摧城拔寨。当然,在现代的企业组织中,仅仅依靠冷面和严厉来立威是远远不够的。
拿起这本书,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套可以直接套用的“成功秘籍”,能够让我立刻变身雷厉风行的领导者。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它没有提供那些空洞的口号,而是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去解读领导者在团队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同理心”的讨论,作者通过几个非常贴近生活的小故事,阐述了理解和感受团队成员的情绪是多么重要。他强调,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仅是分配任务和考核结果,更是要能够看到每个个体背后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能够建立起强大的信任感,而信任,正是高效团队的基石。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日常管理中,是否真的做到了“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冰冷的制度和严苛的要求,不如一句温暖的问候和一次真诚的鼓励来得更有力量。它并没有教我如何“统治”,而是指引我如何去“服务”,如何去成为那个能够点燃团队激情、激发个体潜能的引路人。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让我产生了一些小小的犹豫,总觉得“领导的艺术”可能过于概念化,不太适合我这种更偏向实操的人。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才发现它恰恰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不像一般的管理书籍那样,总是列出一大堆理论然后进行阐述,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将理论融入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解决冲突”的那一部分,他没有提供一堆生硬的谈判技巧,而是通过描述领导者如何在一次次激烈的争执中,保持冷静,如何倾听各方观点,如何引导大家找到共同点,最终化解矛盾。这让我意识到,领导力并非天生的才能,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技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我对领导力的固有认知,让我明白,真正的领导者,是那个能够在复杂局面中保持清醒,能够带领团队穿越风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人。它让我看到了领导力背后的人性光辉,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些光辉展现出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初初看到时,总觉得有些陈旧,仿佛是上世纪遗留下来的某种古板的理论。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一股扑面而来的活力瞬间将我吸引。作者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坐在我对面,娓娓道来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他没有罗列那些冰冷的管理学理论,而是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化作生动鲜活的职场故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倾听的艺术”的章节,他描述了如何在会议室里,在一次次看似无意义的闲聊中,捕捉到团队成员最真实的诉求。他强调的不是表面的赞扬,而是那种能够直击人心的共鸣。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因为沟通不畅而错失的良机,也看到了未来可以如何通过更细腻的洞察,去化解潜在的冲突,凝聚团队的力量。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在于它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领导力本质的思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领导,是关于理解、是关于赋能、是关于点燃他人内心火焰的旅程。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团队难题,似乎都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找到了新的视角和可能的解决之道。
评分坦白说,当初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那个极具辨识度的书名,总觉得“领导的艺术”这个词语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能够让我在职场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初以为会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模型和图表,但出乎意料的是,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展开。作者通过讲述一系列真实发生在各种企业中的案例,将枯燥的理论变得栩栩如生。我记得其中一个关于“授权的智慧”的篇章,他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要“授权”,而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授权,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如何找到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将任务交给下属,并且如何在授权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对结果的掌控。这让我反思了自己过去在团队管理中,对于“抓权”的某种固执,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团队成员成长受限。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贩卖成功学,而是引导我们去探索领导力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去理解那些细微之处的微妙影响。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指令的管理者,而是开始主动去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真正能够引领团队走向成功的“艺术家”。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书名“领导的艺术”着实吸引了我,我总觉得这里面藏着一些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出色的领导者的奥秘。打开书页,我发现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所谓的“理论大全”,而是用一种非常细腻、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真实的领导者世界。他并没有试图描绘出一个完美无瑕的领导者形象,而是聚焦于那些日常的、细微的、却又至关重要的领导行为。例如,他在谈论“激励”时,不是简单地罗列物质奖励,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认可、发展机会以及参与感来激发团队成员内在的动力。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反思自己过去在激励团队时,是否过于依赖外在的诱惑,而忽略了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那些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卖弄玄虚,而是将领导力拆解成一个个可理解、可实践的单元,并且通过引人入胜的叙事,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自身领导风格的审视和提升。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领导”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将其视为一种职位,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通过影响他人,共同实现目标的艺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