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国安,是浙江省天台县的一名退休公务员,现为知名摄影家、抗癌明星。虽然他在1993年患有白血球、血小板减少症,1996年更查出身患食道癌,但他没有消极,而是继续在业余时间手拿相机,用乐观的精神与病魔作斗争,反倒是背起行囊,提起相机,跑遍了世界各地,在恶劣的环境中拍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摄影作品。
第一章 我的癌症治疗康复经历 / 3
第二章 国外风光 / 15
第三章 国内风光 / 213
摄影带来的变化
2007 年我退居二线,2014 年退休。对我来说心态上没有任何变化,因为1998 年我就向组织提出辞职请求。所以退的时候,书记找我谈话,要求我再负责一些工作,我轻松地回答:“我在岗位上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工作,现在退下来了,不想再给单位班子添麻烦。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到各地走走,不行的话就在家看看电视,看看书。”
早在退休前,我就经常利用假期锻炼自己的体力和毅力。首先是去海南旅游,观察自己患病后还能否经受住外出旅行的考验。经观察发现,除了吃饭受食道狭窄症影响,吞咽比较困难外,没有其他的不便。于是,我就加大了外出旅游的强度,下一个旅行地点是云南。发现自己的身体还能承受得住,我就去了九寨沟、黄龙,并给自己设定了更高的挑战目标:去西藏拉萨。到了高原上,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还能挺得住。
只是旅游,我觉得还是太单调了,于是,我又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拿起相机,到野外去摄影。我已有一定的摄影基础,早在20 世纪70 年代,我就曾利用业余时间,使用传统的相机胶卷,自己拍照冲印。于是,我陆续前往全国各地富有知名度的景点进行拍摄,西藏(阿里、珠峰和藏北羌塘无人区等)我一共去了十次,青海我去了十多次,新疆我去了四次,有些地方是自驾,甚至是孤身自驾去的。比如西藏,我就先后自驾去了三次,青海去了六次。自驾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云南,连续驾驶了22 个小时,从早上8 点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6 点。最长单日驾驶里程达到了1700 公里,是从浙江一直开到湖南湘西怀化。在青海高原上,我曾孤身一人,连续七天从早7 点到晚9 点持续驾驶。2015 年7 月,我从格尔木先到唐古拉山口,再返回曲麻莱、玛多,全程一直坚持自驾,两天一夜没有休息。2015 年11 月,我应青海省海西州委宣传部、旅游局之邀,到海西州参加“探秘柴达木”摄影,在海拔4000 多米、气温零下20 度的野外宿营,坚持完成了摄影的预定目标。这些年来,我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去挑战极限,坚持锻炼,特别是在青藏高原上的锻炼,每次都能让我将意志力和体力发挥到极限,我的身体也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变化。到了2012 年,我的血小板已恢复正常。到了2014 年,白细胞也恢复到正常水平。
退休后,我开始尝试出国摄影,先后去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外最艰苦的摄影地区如南极、马达加斯加、亚马孙河源头热带雨林、非洲肯尼亚等,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每次带着100 多斤的行李出行虽然很累,但是体力得到了锻炼。
尽管身体恢复得比较快,但还有一些痛楚时常在折磨我,如食道狭窄症的进食艰难、食道反流,体重减轻了50 斤,腹部裂后重新缝的伤口遇到冷或热天气的刺激就会疼痛,还有低血压、胆结石、痔疮、左右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右膝关节积液、右髌骨骨髓水肿、手足冰冷症等。这些病痛,普通人患了其中一两项恐怕就不敢涉足野外活动了,但我的心胸能够放得下,还是能以愉快的心情面对挑战。每次外出摄影对我来说都是一大挑战。因为摄影首先要能走路,要扛着沉重的器材跋山涉水,不允许人停下来。对于满身病痛的我来说,这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摄影又令我大有收获。首先,摄影能把旅途中让我感兴趣的东西记录下来,能让我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转移了注意力,不会长久陷入不愉快的情绪中。其次,摄影能够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要搞好摄影,就必须将摄影教材上的各种抽象知识同实践相结合,进行领会反思,提高思维能力。最后,进行实地拍摄必须眼快、手快、反应快,端稳相机才能拍出好作品。特别是拍摄野生动物,这不同于拍摄风光、建筑、人像等,可以慢慢来,也可以摆拍,只犹豫一瞬间,野生动物恐怕就已不知去向,如果对焦不准就只能得到废片一张。因此摄影尤其是动物摄影,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提升思维和反应能力、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敏捷度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我认为,癌症病人首先要直面病情,调整好心态;其次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治疗、康复;再次,要有良好的品德,在自己活着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最后,要想尽各种办法,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逐步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功能。
……
我最近阅读的《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是一本让我久久无法平静的书。许国安先生以其独特的摄影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癌症患者生命中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面。他没有选择用猎奇的目光去审视,而是怀揣着一份深沉的同情与尊重,去记录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我尤其被书中那些关于患者接受化疗的组照所打动。那些在病痛中依然坚持微笑的脸庞,那些在虚弱身体里迸发出的顽强生命力,都在许先生的镜头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用光影的对比,勾勒出生命在黑暗中的挣扎与希望;他用细节的捕捉,传递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力量。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到,所谓的“抗癌”,不仅仅是身体的治疗,更是一场心灵的战役。许国安先生的作品,为这场战役注入了无尽的勇气和力量,也让我们看到,即使面对绝境,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评分读完《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作品集,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顽强不息的史诗。许国安先生的镜头,以一种极其细腻而又深刻的方式,记录了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在病床上,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但又顽强地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的特写,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没有回避病痛带来的痛苦和折磨,而是以一种近乎平静的姿态,去记录那些最真实的瞬间。我尤其被一组关于患者正在接受输液治疗的照片所打动。在那些静脉输液管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个不为人知的战斗。许国安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将这些无声的抗争,转化为一幅幅充满力量的画面。他捕捉到了患者脸上的细微表情,捕捉到了他们紧握的双手,捕捉到了他们眼中闪烁的希望。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与它抗争的勇气。许国安先生的作品,就是为我们注入这种勇气,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也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评分我一直认为,摄影的力量在于它能够定格瞬间,传递情感,引发思考。《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这本书,便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许国安先生的镜头,具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他能够捕捉到那些隐藏在岁月和病痛下的,最真实的生命痕迹。我被书中那些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复健场景所深深打动。那些虽然缓慢却充满力量的动作,那些因为重拾健康而洋溢在脸上的笑容,都构成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许国安先生的摄影风格,既有宏大的叙事,又不失细腻的情感捕捉。他用光影的变化,勾勒出生命起伏的轨迹;他用构图的巧思,呈现出人物内心的坚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癌症并不仅仅是身体的疾病,更是一种对生命意志的考验。许国安先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意志的赞歌,是对生命力量的礼赞。
评分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引发。《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无疑达到了这一高度。许国安先生的镜头,具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他用最朴素、最真实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生命抗争的动人故事。我尤其对书中那些描绘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身体发生明显变化的组照印象深刻。那些脱发的头顶,那些略显消瘦的面庞,在许先生的镜头下,却并没有显得可怜,反而充满了倔强和坚韧。他让观者能够看到,在这些身体的创伤背后,是一个怎样强大而又充满希望的灵魂。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癌症”这个词语,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医学名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艰难旅程。许国安先生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在记录这些旅程,更是在为这些生命注入力量,唤醒人们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我最近有幸拜读了《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这本书带来的震撼远超我的想象。许国安先生的镜头,捕捉到的不仅仅是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更深层地触及了他们内心最柔软、最坚韧的角落。书中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生命的脆弱与伟大,病痛的折磨与希望的光芒。我尤其被几组关于放疗和化疗的照片所打动,在那些略显苍白的脸庞上,我看到了毫不屈服的眼神,看到了一种与命运搏斗的勇气。这些影像并非猎奇,而是充满了同情与尊重,让我得以窥探一个我此前从未深入了解过的世界。许国安先生的摄影技巧自不必说,光影的运用,构图的精妙,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但他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他没有回避癌症带来的痛苦,反而选择直面它,用镜头去记录,去传递,去引发思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勇气和爱的史诗。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的意义,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理解那些在病痛中挣扎却依然选择坚强的人们。我从中汲取了力量,也感受到了温暖。
评分作为一名对摄影艺术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无疑是我近年来看到的,最具震撼力和人文关怀的摄影集之一。许国安先生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关于生命抗争的宏伟画卷。他没有将镜头仅仅聚焦于病灶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捕捉他们在病痛折磨下,依然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瞬间。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患者家庭成员互相关怀的组照所打动。那些默默付出的眼神,那些笨拙却充满爱意的搀扶,都传递出最真挚的情感。许国安先生的镜头,仿佛有魔力,能够穿透表象,直抵人心的最深处。他用光影勾勒出生命的坚韧,用色彩渲染出希望的色彩,让原本沉重的话题,变得充满了力量和温情。这本书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抗癌”这两个字背后,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医学的治疗,更是精神的支撑,是爱的传递。它是一次对生命尊严的礼赞,也是一次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评分《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这本书,是我近期读过最触动我心灵的作品之一。许国安先生以其精湛的摄影技艺和对生命饱含深情的注视,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关于癌症患者生命旅程的深刻画卷。我被书中那些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面部细微表情的变化所深深吸引。那些强忍痛苦的咬牙,那些因疲惫而微微闭合的双眼,以及偶尔闪现的希望之光,都被许先生的镜头一一捕捉。他没有选择去回避病痛的残酷,而是选择直面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去展现生命的顽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患者与家人之间情感互动的一些照片。那些默默的陪伴,那些无言的支持,都是生命中最温暖的力量。许国安先生用他的镜头,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爱依然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强大的动力。这本书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
评分《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这本书,是一次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许国安先生用他的镜头,将癌症患者在与病魔抗争过程中的点滴,凝聚成一幅幅充满力量和温情的画面。我被书中那些患者在病痛中的眼神所打动,那些眼神中,有痛苦,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屈的意志和对生的渴望。许国安先生并没有回避这些痛苦,反而选择用一种近乎冷静的视角去记录,去呈现。他的作品,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为了唤醒人们对生命最本真的敬畏。我尤其被书中一组关于患者在进行放疗的组照所吸引。那些仪器,那些照射,在许先生的镜头下,都变成了生命与死亡博弈的战场。他用最真实的影像,展现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韧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它是否活得精彩,活得有尊严。
评分《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令我感到震撼和思考的作品。许国安先生以其卓越的摄影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生命与抗争的视觉盛宴。他没有选择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癌症患者的真实生活,用镜头去捕捉那些最感人、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我尤其被那些展示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重新学习行走、重新拾起生活信心的照片所打动。那些蹒跚的步伐,那些略显笨拙的动作,在许先生的镜头下,都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它们是对命运不屈服的呐喊,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抗癌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治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斗争。许国安先生的作品,正是这种精神斗争的最好见证。他用镜头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依然存在,勇气依然可以点燃生命的光芒。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它更是一部关于爱、关于生命、关于尊严的赞歌。
评分《抗癌路上:许国安摄影作品集》这本书,简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许国安先生的摄影作品,与其说是记录,不如说是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雕刻生命中最真实的瞬间。他没有选择粉饰太平,也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一种冷静而又饱含深情的目光,去凝视那些在病魔面前,展现出惊人生命力的个体。我反复翻阅着那些关于手术后康复的照片,那些伤疤,那些疲惫,在许先生的镜头下,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力量。它们是战士的勋章,是与死亡抗争的证明。书中的一些特写镜头,捕捉到了患者眼神中的复杂情绪——有痛苦,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生的渴望,一种不甘被命运击垮的倔强。这种力量,是如此的原始,又如此的震撼人心。我曾以为,谈论癌症只能是沉重和悲伤,但许国安先生的作品,却向我展示了另一种可能:在绝境中绽放出的生命之花,在苦难中淬炼出的坚韧人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是疾病背后,那个永不言弃的灵魂。它教会我,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要寻找那一丝微弱的光芒,并紧紧抓住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