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知識一本通

對聯知識一本通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允傑 著
圖書標籤:
  • 對聯
  • 楹聯
  • 傳統文化
  • 文化藝術
  • 國學
  • 文學
  • 書法
  • 民俗
  • 節日
  • 禮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津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11184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370586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5-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52
字數:229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實用民間文學 中國對聯入門引導書及收藏典籍 春聯圖書 中國傳統國學知識

內容簡介

“對聯”,就是對句,也稱聯語,由上下兩句相對相連的話語所組成。上句稱作上聯,也叫齣句;下句稱作下聯,也叫對句。對聯以其上下兩聯字數相等,句式相同,詞性相照,結構相應,平仄相對,意義相連而得名。

目錄

第一章 對聯簡史 ……………………………………1

第二章 製聯規則 ……………………………………5

一、立意準確,是非分明 ……………………………5

二、字數相等,句式相同 ……………………………5

三、詞性相照,結構相應 ……………………………9

四、平仄相對,仄起平落 ……………………………11

五、橫批 ………………………………………………13

六、落款 ………………………………………………13

七、書寫 ………………………………………………15

八、張貼 ………………………………………………17

九、勤學苦練,精益求精 ……………………………19

第三章 對聯分類 ……………………………………20

一、唱和聯 ……………………………………………20

(一)試智聯 ……………………………………22

(二)鬥智聯 ……………………………………34

(三)譏諷聯 ……………………………………41

(四)言情聯 ……………………………………50

(五)逗笑聯 ……………………………………56

對聯知識一本通

二、實用聯 ……………………………………………65

(一)節慶聯 ……………………………………65

1.春聯 ……………………………………65

2.十二生肖聯 ……………………………69

3.農曆節日聯 ……………………………72

4.公曆節日聯 ……………………………73

(二)喜慶聯 ……………………………………80

1.婚聯 ……………………………………80

2.喬遷新居聯 ……………………………89

(三)壽聯 ………………………………………91

1.自壽聯 …………………………………92

2.賀壽聯 …………………………………93

3.譏諷聯 …………………………………94

4.通用壽聯 ………………………………95

5.分齡壽聯 ………………………………97

(四)挽聯 ………………………………………99

1.自挽聯 …………………………………100

2.悼亡聯 …………………………………103

3.雙關挽聯 ………………………………110

4.通用挽聯 ………………………………111

(五)行業聯 ……………………………………113

1.機關團體聯 ……………………………113

2.工礦企業聯 ……………………………114

3.公交行業聯 ……………………………116

4.農業聯 …………………………………117

5.商業聯 …………………………………119

6.各類服務業專用聯 ……………………120

對聯知識一本通

7.科研界聯 ………………………………126

8.教育界聯 ………………………………127

9.文藝界聯 ………………………………128

10.體育界聯 ……………………………130

11.醫藥衛生界聯 ………………………130

(六)格言聯 ……………………………………131

1.為官者格言聯 …………………………131

2.為學者格言聯 …………………………133

3.為人者格言聯 …………………………135

4.交友者格言聯 …………………………139

(七)風景聯 ……………………………………141

(八)楹聯 ………………………………………143

第四章 趣聯鑒賞 ……………………………………163

一、析字篇 ……………………………………………163

(一)拆字聯 ……………………………………164

(二)閤字聯 ……………………………………166

(三)拆組字聯 …………………………………171

(四)析字聯 ……………………………………173

(五)析字謎聯 …………………………………181

(六)象形聯 ……………………………………185

二、構詞篇 ……………………………………………189

(一)正反聯 ……………………………………189

1.正聯 ……………………………………189

2.反聯 ……………………………………190

3.正反聯 …………………………………190

(二)復字聯 ……………………………………192

(三)疊字聯 ……………………………………202

對聯知識一本通

1.一字雙疊聯 ……………………………203

2.一字多疊聯 ……………………………204

3.一字全疊聯 ……………………………206

4.兩字雙疊聯 ……………………………207

5.多字雙疊聯 ……………………………209

6.字字雙疊聯 ……………………………209

(四)頂針聯 ……………………………………210

1.頂針聯 …………………………………211

2.流水聯 …………………………………215

(五)連環聯 ……………………………………218

1.連環聯 …………………………………218

2.頂針連環聯 ……………………………221

3.流水連環聯 ……………………………222

4.大連環聯 ………………………………223

(六)迴文聯 ……………………………………223

1.倒順聯 …………………………………223

2.迴文聯 …………………………………226

3.迴環聯 …………………………………227

4.頂針迴環聯 ……………………………230

5.捲簾迴環聯 ……………………………231

(七)諧音聯 ……………………………………231

1.諧音聯 …………………………………232

2.諧音頂針聯 ……………………………235

3.諧音流水聯 ……………………………236

4.諧音連環聯 ……………………………237

5.諧音頂針連環聯 ………………………237

6.諧音迴環聯 ……………………………238

對聯知識一本通

7.諧音頂針迴環聯 ………………………238

8.拗口令聯(同韻聯) …………………238

(八)雙關聯 ……………………………………240

1.雙關聯 …………………………………240

2.諧音雙關聯 ……………………………243

(九)數字聯 ……………………………………247

1.數字聯 …………………………………247

2.同數聯 …………………………………252

3.遞增聯 …………………………………255

4.遞增遞減聯 ……………………………256

5.數學聯 …………………………………257

6.數學謎聯 ………………………………259

(十)嵌珠聯 ……………………………………259

1.嵌人名聯 ………………………………260

2.嵌地名聯 ………………………………271

3.嵌朝代名聯 ……………………………278

4.嵌季節、方位聯 ………………………279

5.嵌節氣聯 ………………………………282

6.嵌顔色聯 ………………………………283

7.嵌影、劇、書名聯 ……………………286

8.嵌中藥名聯 ……………………………288

9.嵌成語聯 ………………………………290

10.嵌詞牌聯 ……………………………294

11.嵌乾支、五行聯 ……………………294

(十一)謎語聯 …………………………………296

(十二)白話聯 …………………………………301

(十三)擬人聯 …………………………………304

對聯知識一本通

(十四)擬聲聯 …………………………………306

(十五)加、減、改、斷聯 ……………………309

1.加字聯 …………………………………310

2.減字聯(也稱“隱字聯”) …………312

3.改字聯 …………………………………315

4.斷句聯 …………………………………317

附錄《笠翁對韻》 ……………………………………318


前言/序言


《楹聯雅韻:古今智慧的詩意傳承》 一、 緣起:文字的舞動,情感的寄托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浩瀚星河中,有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它以精煉的文字,對稱的結構,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和細膩的情感,那就是楹聯,亦稱對聯。它不僅僅是文字的遊戲,更是思想的閃光,是情感的寄托,是生活態度的凝結。自古以來,無論是文人墨客吟詩作對,還是尋常百姓喜慶場閤懸掛,楹聯都以其獨特的魅力,滲透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風景。 《楹聯雅韻:古今智慧的詩意傳承》一書,正是緻力於帶領讀者走進楹聯的奇妙世界。它並非一本簡單的楹聯大全,更非枯燥的學術論述。本書旨在以一種更為生動、深入、全方位的方式,展現楹聯的藝術價值、文化底蘊和時代精神,讓讀者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時,體悟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 二、 溯源:曆史長河中的璀璨明珠 楹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文字記載,但其真正成熟並廣泛流傳,則與春聯的習俗緊密相連。本書將帶領讀者沿著曆史的脈絡,探尋楹聯的演變軌跡。 萌芽與早期形態: 追溯至古代的“桃符”,探討其從驅邪闢邪的符號性文字,如何逐漸演變成具有一定對仗意味的短語。我們將考察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零星齣現的對偶性質的辭句,它們雖不完全具備現代楹聯的嚴謹格律,卻已顯露齣其雛形。 唐宋的繁榮: 重點展現唐宋時期,尤其是宋代,文人對仗的興起,以及科舉考試對對偶句式的影響。我們將引用唐宋時期的一些著名詩句、典故,分析其內在的對仗規律,並探討此時期楹聯在文學創作中的地位。 明清的鼎盛與規範: 詳細闡述明清時期,楹聯創作達到瞭曆史的頂峰。在這個時期,齣現瞭大量的楹聯專著,形成瞭相對完備的格律體係。本書將深入研究明清時期著名的楹聯大傢,如解縉、紀曉嵐、梁章矩等,分析他們的創作風格和理論貢獻。同時,我們將考察不同地域、不同階層人群的楹聯創作特點,展現楹聯在民間文化的廣泛傳播。 近現代的傳承與創新: 關注近現代楹聯的發展,探討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後,楹聯如何反映時代變遷,承載新的曆史使命。我們將介紹近現代一些傑齣的楹聯作傢,以及他們在繼承傳統與推陳齣新方麵所做的努力。 三、 析微:楹聯的構成與魅力 楹聯的魅力,在於其精巧的結構和深邃的內涵。本書將從多個維度,深入剖析楹聯的構成要素和藝術特質。 對仗的奧秘: 這是楹聯的靈魂所在。本書將詳細講解楹聯對仗的“平仄相對”、“詞性相當”、“事類相從”等基本原則。我們將通過大量的實例,清晰地展示不同類彆的對仗,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顔色對顔色、數量對數量等,以及它們在營造意境、增強錶達力方麵的作用。 平仄的韻律: 探討平仄在楹聯中的運用,以及它如何形成獨特的音樂美。我們將介紹平仄的基本知識,並分析不同聲調組閤對楹聯朗讀效果的影響,讓讀者體會到“音韻之美”。 意境的營造: 楹聯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它能在寥寥數語中,勾勒齣豐富的意境。本書將分析楹聯如何通過意象的選擇、情感的烘托、場景的描繪,來營造齣或雄渾壯闊、或清新淡雅、或深沉悠遠、或幽默風趣的藝術效果。我們將引用不同風格的楹聯,進行細緻的解讀。 哲理的閃光: 許多優秀楹聯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本書將精選一批富有哲理的楹聯,從不同角度解讀其內涵,如人生態度、道德修養、處世哲學、社會觀察等,引導讀者思考。 情感的載體: 楹聯是錶達情感的絕佳載體。無論是歌頌愛情、贊美親情,還是抒發友情、寄托鄉愁,楹聯都能以其簡潔而富有張力的形式,將濃烈的情感傳遞齣來。本書將選取不同情感主題的楹聯,進行賞析。 四、 百態:生活的詩意與藝術的傳承 楹聯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它們點綴著我們的生活,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居傢與節慶: 詳細介紹春聯、婚聯、壽聯、挽聯等不同場閤的楹聯。我們將探討這些楹聯的文化象徵意義,以及它們在凝聚傢庭情感、烘托節日氣氛、錶達祝福與哀思方麵的作用。本書將提供豐富的不同風格的範例,並分析其創作特點。 名勝古跡與人文景觀: 賞析曆代文人墨客為名山大川、名勝古跡、名人故居所撰寫的楹聯。我們將分析這些楹聯如何高度概括景物的特點,如何寄托作者的情懷,以及它們如何成為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選取具有代錶性的古跡楹聯,進行深入解讀。 行業與職業: 探討特定行業、職業的楹聯,如商鋪招聯、官署對聯、寺廟楹聯等。我們將分析這些楹聯如何體現行業的特色、精神和追求,以及它們在商業宣傳、文化傳承中的價值。 楹聯創作的技巧與方法: 對於有誌於創作楹聯的讀者,本書將提供實用的創作指導。我們將從審題、立意、選材、遣詞造句、對仗、平仄等方麵,講解創作的基本步驟和注意事項。本書將提供一些“練筆”的實例,幫助讀者掌握創作技巧。 楹聯的鑒賞之道: 教導讀者如何欣賞一副好的楹聯。我們將從對仗的工整、意境的深遠、哲理的深刻、語言的精煉、情感的真摯等多個角度,提供鑒賞的要領。 五、 展望:傳承與創新的時代迴響 在現代社會,楹聯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 當代楹聯的創作現狀: 探討當代楹聯創作的特點、成就和麵臨的挑戰。我們將介紹一些當代著名的楹聯作傢及其作品,分析他們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繼續傳承和發展楹聯藝術。 楹聯在教育和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討論將楹聯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以及它在提升國民文化素養、增強文化自信方麵的積極意義。 楹聯的現代解讀與未來發展: 思考楹聯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以及它如何與現代生活相結閤,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我們將探討楹聯在數字媒體、跨文化交流等領域可能的發展方嚮。 《楹聯雅韻:古今智慧的詩意傳承》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是一次品味文字之美的心靈體驗。本書希望通過對楹聯的深入淺齣、多維度、全方位的解讀,讓讀者不僅瞭解楹聯的規則和曆史,更能從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並在字裏行間,發現屬於自己的那份詩意與韻味。願這本著作,能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傳承與創新的橋梁,讓中華楹聯文化的璀璨光芒,在新時代繼續閃耀。

用戶評價

評分

坦白說,我對很多宣揚傳統文化的書籍往往抱有一種審慎的態度,總擔心它們會過於僵化或說教。然而,這本書的編排結構卻齣乎意料地靈活和現代。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目錄+章節”的刻闆模式,而是用一些非常巧妙的“主題模塊”將內容串聯起來,比如“市井煙火中的對仗”、“文人雅集的機鋒”、“閨閣深處的細膩”等等。這種劃分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認知邊界,讓我意識到它並非隻屬於書房和廟堂。閱讀的節奏感非常流暢,即便是跳著讀某一個特定的模塊,也不會感到信息斷裂。這種結構上的創新,讓原本厚重的題材變得輕盈可親,大大降低瞭普通讀者入門的門檻,非常適閤那些想輕鬆瞭解這方麵知識的愛好者。

評分

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所體現的“匠人精神”令人佩服。我留意到書中引用的一些古代文獻的齣處標注非常嚴謹,查閱瞭許多鮮為人知的小品文和地方誌,而不是簡單地重復一些被泛濫引用的陳年舊例。這錶明作者在資料搜集和考證上下瞭巨大的功夫,確保瞭內容的準確性和新穎性。特彆是在討論一些地域性對聯的形成過程時,作者深入探究瞭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語言習慣,使我們理解到,每一副成功的對聯背後,都凝聚著特定的曆史記憶和社會情感。這種對“真知”的執著追求,使得這本書的知識密度非常高,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絕對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快餐式讀物,而是值得反復研讀和收藏的案頭佳作。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復古的墨香韻味,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拿到手的時候,那種紙張的質感,沉甸甸的,感覺像是精心打磨過的老物件,而不是隨隨便便印刷齣來的普通讀物。我本來以為這類題材的書籍多半會是那種學術氣息過重,排版密密麻麻的風格,但這本書顯然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內頁的字體選擇和留白處理得非常到位,讀起來不費力,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配圖上的用心。那些古樸的插畫,雖然隻是簡單的綫條勾勒,卻精準地傳達瞭某些對聯背後的文化意境和曆史場景,讓文字的生命力更強瞭。這本書在整體視覺呈現上,做到瞭傳統與現代審美的完美平衡,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不光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享受和沉浸式的體驗。可以說,光是把它擺在書架上,都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情,體現瞭齣版方對閱讀體驗的尊重。

評分

這本書的實用價值簡直超乎我的預料,它絕對不是一本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花架子”。我是一個熱衷於在各種節日場閤露一手的人,但苦於自己肚子裏墨水有限,每次都隻能尷尬收場。這本書的內容,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現場救急寶典”。它不僅羅列瞭大量的經典範例,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清晰的“拆解”思路。例如,在教人如何自創對聯時,它會係統地指導你如何從一個核心詞入手,如何平衡主題,如何層層遞進地構建意境。我嘗試著運用書中學到的方法,自己構思瞭幾副,雖然還不能達到大師級彆,但至少在邏輯上是自洽的,讀起來朗朗上口,已經能得到朋友們的贊許瞭。這種從“知道”到“會用”的轉化,是這本書最大的功勞所在。

評分

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抱有極大的期待,是因為我對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精巧與智慧深感著迷。這本書的敘事方式,與其說是在“講解”,不如說是在“娓娓道來”一段段塵封的曆史趣聞。作者似乎擁有那種與古人對話的能力,能將那些看似深奧的對仗格律,用極其生活化、接地氣的語言進行剖析。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那些復雜對仗原則時,所采用的類比手法,比如將平仄的交替比作樂麯的抑揚頓挫,一下子就讓抽象的規則變得鮮活起來。書中對曆史典故的挖掘也十分深入,不像有些書隻是蜻蜓點水般帶過,而是深入到那個時代背景下,解釋為什麼那樣的對句會應運而生,充滿瞭人文關懷。讀完某些章節,我甚至能想象齣當年文人墨客們在酒酣耳熱之際,互相捯飭詞句的場景,那種氛圍感營造得太成功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