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帐入坑指南

手帐入坑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飞乐鸟工作室 著
图书标签:
  • 手帐
  • 入门
  • 手帐素材
  • 手帐技巧
  • 文具
  • 生活记录
  • 时间管理
  • 效率提升
  • 胶带
  • 可爱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ISBN:9787517053132
商品编码:12644337073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页数:192
字数:95000

具体描述

作  者:飞乐鸟工作室 著 定  价:39.8 出 版 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页  数:192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7053132 Part1 手帐介绍及种草
No.1 什么是手帐啊
目的――记手帐的目的
区别――手帐和日记的区别
No.2 入坑常用哪些文具
手帐本――选择适合的手帐
写好字――选对笔,写好字
选画笔零基础的四大选择
周边――让手帐更好看
辅助――有趣的辅助工具
Part2 打造属于自己的手帐
No.1 该在手帐上写什么
计划――计划类手帐记什么
记录――记录类手帐记什么
No.2 找到适合自己的手帐
测试――偏向哪类手帐
方式――用不同方式记手帐
No.3 让日常更高效
方式――用打卡表督促自己
学习――武装到手帐的干货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非买不可!能让本子变好看的使用指南!轻松入坑、成为达人一本就够了!
飞乐鸟工作室著的《手账入坑指南》能解答的疑问:
手帐是什么?手帐和日记的区别是什么?
怎么才能少花钱买到合适的文具?
什么样的手帐适合我?
该在手帐上写什么?怎么才能做出好看手帐?
排版不好看怎么办?达人的页面有什么可学习的地方?
本书涵盖内容:
14款手帐本、68种笔的种草及使用方法。
18种让日常高效让生活有趣的记录模板。
8位手帐达人的5种版式讲解,共36张达人作品赏析。
8堂手工课,书签、杯垫等,做好道具,学会拍照!
书中附16页小插画,还有365个美食素材!
飞乐鸟工作室 著 飞乐鸟工作室,靠前知名插画家飞乐鸟发起的绘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创享美丽生活”的理念,对生活永远怀有很远大的梦想和很朴实的情怀,通过绘画、手作、栽培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发现并享受身边的乐趣,为帮助每个爱画画、爱动手的人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而努力。其代表作《三天学会铅笔画》、《从0开始学素描》、《怎么画都可爱的生活涂鸦》、《飞乐鸟的手绘时光》系列等长期荣登各大书店畅销榜,更有数十种版权远销海外。 写在开始

去年开始,我们飞乐鸟作为摊主和分享者,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手帐集市,
每一次的现场分享,都能深深感受到大家对手帐的痴迷。
我们和任何一个喜欢手帐的人一样,
喜欢随手涂涂画画,喜欢写字,喜欢记录下生活中想要被纪念的事。
每当遇到一些新人对手帐还不是很了解的时候,
就想着有本书系统地分享一下该有多好,
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手帐,
告诉他们记录手帐是一件简单又快乐的事情。
谢谢大狸家、MOOD、基研所提供的纸胶带,
让我们瞬间拥有全、新款的素材。
谢谢微博小达人们:
@JaneSann @吴悠Viewy @后姨妈 @松野树莓松
@ 大头雨木木 @路枝枝 @ Kangaroo_s
正是因为你们不断地等
纸上的世界:探索笔记本与书写艺术的无限可能 这是一本为你开启全新思维与生活方式的指南。 在这个信息爆炸、屏幕主导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忘记了指尖触碰纸张的真实触感,以及笔尖在空白页上留下墨迹的满足感。本书《纸上的世界》并非关于如何规划你的日程或装饰你的生活日志,它聚焦于书写、阅读和纸制品本身的哲学、历史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重塑与价值。 我们将一起深入探索书写媒介的演变史,从古代的泥板、莎草纸,到中世纪的手抄本,再到现代的纸张革命,理解每一种载体如何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知识的传播方式。这不是枯燥的历史回顾,而是通过这些介质的变迁,洞察人类表达欲的持续与形态的演变。 第一章:墨迹的哲学——手写与思考的深度链接 本章深入探讨了“手写”这一行为在认知科学和心理学层面的意义。研究表明,用手书写,而非打字,能更有效地激活大脑中负责记忆、理解和创造力的区域。我们将解析“慢思考”的价值,对比即时输入的碎片化与手写过程中的沉淀感。 触觉反馈与记忆巩固: 探讨手指与笔尖的互动如何成为一种强化的记忆锚点。 线条的力量: 分析不同笔迹、字体的形态如何无意识地影响阅读者和书写者自身的情绪与信息接收度。 书写作为冥想: 介绍“自由书写”(Free Writing)技巧,如何通过不间断的、不加评判的文字流,清理思绪,直面潜意识中的议题。 第二章:纸张的物质性——超越载体的感官体验 纸张不仅仅是信息承载的载体,它拥有独特的物理属性,牵动着我们的嗅觉、触觉乃至视觉。本章致力于提升读者对“纸”这一材料的敏感度。 纸张的谱系与触感: 细致划分不同纸浆、克重(gsm)和表面处理(如铜版纸、道林纸、特种纸)对手感和墨水表现力的影响。我们将讨论为何某些纸张能带来“奢华感”,而另一些则适合日常记录。 气味与时间: 探讨古籍散发出的独特“书香”——木质素氧化和化学残留物的气味,以及这种气味如何构建起我们对知识和年代的感知。 光线与油墨的交响: 分析在不同光源下,不同油墨(如染料墨水、颜料墨水)在纸面上呈现出的光泽和层次感。 第三章:阅读的空间构造——书籍作为环境 本书将书籍视为一个微型的、可携带的空间,而非仅仅是内容的容器。我们关注阅读行为发生的环境与仪式感。 阅读角色的构建: 讨论我们如何通过选择阅读的媒介(精装本、平装本、二手书)来定义自己作为读者的身份。 空白的权力: 探究书页边缘的留白(Margin)在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读者在空白处进行的批注、折角、标记等行为,如何将“公共文本”转化为“私有知识体系”。 书籍的身体性: 探讨书脊的弯折、页码的重量感、装帧的松紧度如何影响阅读的节奏和专注力。 第四章:现代书写工具的复兴与创新 本章将聚焦于当代书写工具的设计美学、工程学以及它们如何服务于特定的书写目的。 钢笔的精密工程: 详细解析现代钢笔的笔尖材料、铱粒打磨工艺,以及不同粗细(F、M、B)对书写流畅度和线条表现的决定性影响。这不是一个“如何选择钢笔”的导购指南,而是对精密机械艺术的鉴赏。 墨水的化学变奏: 从传统碳素墨水到现代色彩斑斓的Shading(渐变)和Sheening(反光)墨水,了解色彩背后的化学反应,以及如何利用墨水的特性来增加书写内容的表现力。 铅笔的温度: 重新审视石墨铅笔。讨论不同硬度(H到B)的铅笔芯,如何通过压力和角度,实现从轻微的暗示到深沉的强调之间的微妙过渡。 第五章:知识的编织——档案、笔记与个人图书馆的构建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关于如何将书写和阅读的体验沉淀下来,构建一个可持续的、可检索的个人知识网络。 卡片盒笔记法的深度应用(Zettelkasten Principle): 不涉及任何特定的软件或App,仅讨论基于物理卡片或索引页,如何通过编号、交叉引用和主题归档,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具有生命力的知识系统。 阅读的终结与开始: 探讨如何系统地消化一本书籍的精华,将其转化为可供未来提取的、精炼的“知识原子”。 实体档案的仪式感: 讨论建立个人“藏书室”或“文书柜”的意义——这些实体空间如何成为我们思考历程的物质见证,抵抗数字信息易逝的风险。 《纸上的世界》献给所有对真实触感、深度思考和信息沉淀怀有敬意的人。它引导你放慢速度,重新连接你的手、笔和大脑,发现纸张作为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媒介,在数字洪流中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完全符合一本“手帐相关书籍”应有的审美水准。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使用水性笔书写也不会有明显的洇墨现象,这对于实际操作非常友好,毕竟读者很可能就是边看边在自己的本子上做笔记或者尝试。插图和配图的选择非常精妙,它们不是那种过度P图的完美作品,而是展现了真实使用中的痕迹和变化,这让读者感觉更亲切、更容易模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色彩搭配的讲解部分,它没有教授复杂的色彩理论,而是直接给出了几组非常和谐的“主题色板”,比如“森林系”、“复古风”、“清爽夏日”,可以直接套用到自己的手帐设计中,大大降低了色彩搭配的门槛。

评分

对于那些像我一样,被各种“大神”作品震慑住的初学者来说,《手帐入坑指南》的“去精英化”态度非常可贵。书中有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手帐的意义在于记录你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你生活的负担。”这一下子就消除了我很多心理压力。它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介绍“极简手帐”和“功能性手帐”的制作方法,强调实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比如,如何用最少的贴纸和笔,做出清晰明了的健康记录页;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一周的日程概览,而不是花两个小时去描边和上色。书中提供的模板都是可以直接套用的,笔触也大多是简洁的线条和色块,让我明白,美感并非奢侈品,而是可以通过简单的设计原则实现的。这种实战派的风格,让我更有勇气拿起笔开始动笔,而不是只停留在收藏文具的阶段。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关于手帐制作的书籍,它们往往要么过于偏重艺术创作,要么就是纯粹的工具介绍。而《手帐入坑指南》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成功地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不仅教你“怎么做”(技巧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做”(目的和价值)。书中在最后一部分专门讨论了“手帐与自我对话”的主题,引导读者通过手帐记录来梳理潜意识中的想法,这在其他同类书籍中是很少见的。它提供了一些非常深入的引导性问题,让我开始关注手帐背后的心理学意义。读完之后,我不再觉得我的手帐本只是一个贴满可爱贴纸的本子,它俨然成了一个可以信赖的伙伴,一个记录我心路历程的专属空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定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手帐”这个概念的理解。我原以为手帐就是用来记日记和贴贴纸的,但这本书深入探讨了手帐在时间管理、目标设定乃至情绪梳理中的巨大潜力。书中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介绍如何利用手帐进行高效的时间规划,比如如何结合番茄工作法和手帐排程,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待办事项。它的方法论非常扎实,举的例子也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贴近的场景,比如如何规划一周的家务,如何为一次旅行做详尽的准备。我尝试着按照书里提到的“年度目标拆解法”来规划我下半年的学习计划,那种将宏大目标视觉化、可执行化的过程,真的让人充满动力。这已经超越了一本“工具书”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有条理、更有目标感生活的“生活哲学指南”。

评分

这本《手帐入坑指南》简直是为我这种“手帐小白”量身定做的救星!我之前光是看着网上那些精美的成品图就望而却步,总觉得那些复杂的花样、各种工具的搭配不是我这种“手残星人”能玩转的。然而,这本书的开头就非常友好,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一堆专业术语,而是像一位耐心十足的学长在跟你分享经验。它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类型手帐本的优缺点,比如活页和固定页的选择,甚至连纸张的克重、内页的方格大小都有涉及,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没考虑到的细节。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配有大量的实物对比图和操作步骤分解,让我这种视觉学习者能一目了然。读完第一部分,我对“什么是手帐”以及“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手帐”有了清晰的认识,不再迷茫于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文具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入门到进阶,层层递进,让我感觉每翻过一页,我的手帐技能树就点亮了一个新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