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蝇蛆养殖与利用技术(第2版) | 作者 | 何凤琴 |
| 定价 | 10.00元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271743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 字数 | 85000 | 页码 | 143 |
| 版次 | 2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商品重量 | 0.159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江苏省镇江市科技局有关专家共同编著。内容包括:蝇蛆的概述、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规模化养殖、蝇蛆产品的开发与利用,以及蝇蛆工厂化养殖与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内容翔实,通俗易懂,适合有志于特种养殖的从业人员阅读,亦可供相关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
| 目录 | |
| 第一章 概述 |
| 编辑推荐 | |
| |
| 文摘 | |
| |
| 序言 | |
| |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指导性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非常细致的、可操作的步骤指南。无论是针对家庭小规模养殖的“入门级方案”,还是面向工业化生产的“高效能优化配置”,书中都有详尽的图表和流程图辅助说明。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那一部分,这在当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提供的几种处理方案,从成本效益到环保指标都进行了量化对比,这对于我们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而且是当下最前沿的实践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尤其是在基础理论的阐述上,作者的讲解极其到位。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但往往停留在操作层面,而这本书却从生物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整个过程的内在机制。例如,书中对不同环境因子如何影响XX的生长周期进行了详尽的数学建模和数据支持,这对于我们进行规模化生产和优化流程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文献时那种严谨的态度,几乎每项关键数据都有明确的出处,让人可以追本溯源,进一步学习和验证。这种扎实的学术功底,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选用了非常复古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既专业又不失格调。拿到手里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可靠感。我特别喜欢书脊上那个小小的插图,虽然不清楚描绘的是什么,但那种细节处理让人感觉作者对这本书倾注了很多心血。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包装完全符合它作为一本专业技术书籍的定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本随随便便就能糊弄出来的作品。翻开扉页,清晰的排版和合理的留白设计也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不少,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对于一个追求品质的读者来说,光是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这本书的编辑和校对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几乎找不到任何印刷错误或排版上的瑕疵。在查阅技术资料时,清晰的索引和详尽的术语对照表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无论我想查找哪个关键词,都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章节,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检索效率。此外,章节之间的逻辑过渡自然流畅,层次分明,使得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非常清晰。对于需要经常翻阅资料进行比对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的结构设计简直是福音,它让原本复杂的技术知识体系变得井井有条,便于消化和记忆。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在细节处见真章的优秀技术著作。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种“技术类”书籍的阅读兴趣并不高,总觉得会枯燥乏味。然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却成功地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作者似乎非常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去描述那些原本可能很晦涩的实验过程。比如,在讲述如何筛选优质种源的那一章,作者描绘了初创时期实验基地的情景,那种带着泥土气息的描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不易与热情。这种将技术细节与生动故事相结合的写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一个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大量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