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周国平译 著作 定 价:102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8月01日 装 帧:简装 ISBN:9787532775446 《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尼采的疯狂是现代世界的开端。
中国学者周国平教授优美译作。
尼采以美学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人生哲学经典
一生中不容错过的哲学经典。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 外国哲学家尼采作品,尼采的疯狂是现代世界的开端。
★中国学者周国平教授优美译作。
★ 尼采以美学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人生哲学经典
一生中不容错过的哲学经典。每个“一生推荐阅读”的书单上都有《悲剧的诞生》
●《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 内容简介
《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尼采立足于人生谈审美和艺术,著述颇丰,除了《悲剧的诞生》这样的专著外,大量论述散见于他的各本著作里。《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收入尼采1881至1889年尼采立足于人生谈审美和艺术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尼采思想发展的后期。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这部作品是一部哲学经典。是广义美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首部作品也是*为有名的作品,可说是他的哲学的诞生地,是理解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尼采在对希腊艺术进行美学讨论的同时,完成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并对以苏格拉底科学乐观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作出了批判。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周国平译 著作 《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作者简介】: 作者: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德国有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诗人。
1869年初,年仅24岁的尼采便受聘于巴塞尔大学,成为该校的古典语文学教授。随后他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一生著作充满想象力,批判气息浓郁。1872年发表**部作品《悲剧的诞生》,当时的读者似乎都不能理解这位天才的作品,毁誉参半。1878年作品《人性的,太人性的》批判瓦格纳,但是他依然寄给了瓦格纳夫妇,从此尼采与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也再无来往。1883年他完成《查拉图斯特拉》**、二部分,84年第三部等 《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
【前言/序言】:
出版说明
尼采立足于人生谈审美和艺术,著述颇丰,除了《悲剧的诞生》这样的专著外,大量论述散见于他的各本著作里。周国平翻译的《尼采美学文选》汇集了这方面的专著和论述,由于篇幅较大,分做两本书出版。《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72至1880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早中期。《瓦格纳事件:尼采美学文选》收入1881至1889年的著述,大致相当于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前书还收入了译者早年所写《哲人尼采剪影》《尼采美学概要》二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尼采的生平和美学思想。后书则收入了译者晚近所写《尼采美学导论》一文,是一篇近七万字的长文,对尼采美学思想做了系统的阐释,全文等
《尼采美学哲学文选套装2册(悲剧的诞生+瓦格纳事件)/周国平译》是一套深入探讨尼采早期美学思想的珍贵文献。这套文选以周国平先生的译本为基础,精选了尼采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悲剧的诞生》与《瓦格纳事件》。它们不仅是理解尼采哲学体系的基石,更是西方美学史上的里程碑,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哲学、文学乃至文化思潮。 《悲剧的诞生》:探寻古希腊艺术的精神源泉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以惊人的洞察力和充满激情的笔触,回顾并重新解读了古希腊悲剧的起源与衰落。尼采认为,理解古希腊悲剧的关键在于区分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力量:酒神精神(Dionysian)与日神精神(Apollonian)。 日神精神代表着秩序、理性、清晰、个体化、塑形的力量,它体现在古希腊雕塑、诗歌的和谐形式以及对个体身份的强调上。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有序、美丽、可理解的世界。而酒神精神则代表着狂喜、混沌、融合、超越个体界限、回归宇宙生命本源的力量。它体现在音乐、舞蹈以及对生命冲动、痛苦与欢乐交织的直观体验上。酒神精神是对生命本质最直接、最原始的感悟,它拥抱存在的混乱与激情,甚至包括那些令人痛苦的面向。 尼采指出,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形式——悲剧,正是这两种精神的完美结合与张力。早期希腊悲剧,以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为代表,成功地将酒神精神的原始冲动和痛苦,通过日神精神所塑造的精巧戏剧结构和理性语言呈现出来,从而引发观众一种既痛苦又振奋的“超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尼采称之为“本体的慰藉”,它并非简单的麻醉或遗忘,而是在直面生命的痛苦与虚无后,依然能够肯定生命,拥抱生命,从中获得一种深刻的,近乎神性的喜悦。 然而,尼采惋惜地指出,随着哲学的发展,特别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理性主义的兴起,日神精神逐渐压倒了酒神精神。理性、道德和知识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生命直观的、非理性的体验被视为非法的、危险的。这种“苏格拉底式”的理性精神,虽然带来了知识的进步,却也导致了古希腊悲剧精神的衰落,使艺术失去了其源于生命本源的力量,变得苍白而乏味。尼采认为,这种理性至上的倾向,最终导致了西方文明的病态,一种对生命力本身的否定。 《悲剧的诞生》不仅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分析,更是尼采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次深刻批判。他呼唤一种“悲剧的艺术”,一种能够重新唤醒被压抑的生命冲动,重新拥抱生命整体性,甚至是其黑暗与痛苦的艺术。他认为,只有在这种艺术的慰藉下,人类才能克服虚无,重新找回生命的意义和活力。 《瓦格纳事件》:一位艺术家与一位哲学的交锋 《瓦格纳事件》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之后,对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的艺术与人生进行的一次充满争议的评论。早期的尼采,对瓦格纳充满了崇拜,他认为瓦格纳的音乐,特别是其音乐剧,能够复兴古希腊悲剧的精神,成为现代文化摆脱颓废、重获新生的希望。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就曾将瓦格纳视为“德国的悲剧艺术最后的救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尼采与瓦格纳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尼采开始以一种批判的、疏离的眼光审视瓦格纳。他认为,瓦格纳虽然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其作品的精神内核却逐渐走向了颓废、虚无与基督式的赎罪。尼采尤其对瓦格纳在《帕西法尔》中展现出的基督教道德和禁欲主义感到失望,他认为这是对生命活力的背叛,是对瓦格纳早期所代表的那种“酒神式”艺术的堕落。 在《瓦格纳事件》中,尼采深刻剖析了瓦格纳的艺术特征,探讨了音乐与戏剧的关系,以及音乐在表达生命冲动中的特殊作用。他分析了瓦格纳音乐的戏剧性、象征性以及其唤起观众情感的巨大力量。然而,他同时也揭示了瓦格纳艺术中潜藏的危险:对戏剧性场面的过度追求,对观众情绪的操控,以及最终转向一种沉溺于虚无与救赎的倾向。 尼采的批判并非否定瓦格纳艺术的价值,而是对其艺术所指向的方向提出质疑。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是一种逃避,一种慰藉,而应该是对生命最深层的力量和最真实的体验的展现,即使这种体验是痛苦的,是混乱的。他批评瓦格纳的作品最终流于一种“病态的艺术”,一种对生活感到厌倦的艺术,而非一种肯定生命、战胜生命的艺术。 《瓦格纳事件》展现了尼采思想发展的轨迹,从早期的艺术乌托邦式的憧憬,转向了对文化、艺术与生命本质更为深刻和严峻的拷问。这标志着尼采开始清晰地认识到,艺术的复兴并非易事,它需要对整个文明的根基进行反思,而不仅仅是对某种艺术形式的期待。 套装的意义与价值 《尼采美学哲学文选套装2册(悲剧的诞生+瓦格纳事件)/周国平译》的组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尼采早期美学思想的完整视角。 思想的递进与深化: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美学思想的开端,他在此提出了酒神与日神精神的二分,奠定了其对古希腊艺术的解读框架。《瓦格纳事件》则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位具体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深入剖析,检验并深化了其美学理论,同时展现了尼采思想的批判性与发展性。 艺术与哲学的融合: 这两部著作充分展现了尼采将哲学思考与艺术批评相结合的独特风格。他不仅仅是在分析艺术作品,更是在通过艺术来探究生命的本质、文明的命运,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 对现代性的反思: 尼采对古希腊悲剧的复兴呼唤,以及对瓦格纳艺术走向的批判,都直接指向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危机。他认为,现代文明过度强调理性和科学,忽视了生命本源的激情与冲动,导致了精神的贫乏与虚无。他的思想,对于反思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国平先生的译介功劳: 周国平先生作为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作家,其译本以其忠实原文、流畅生动、富含哲思而著称。他的译本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尼采思想的精髓,更以其独特的文笔,使得尼采充满力量和激情的论述,在中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文选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周国平先生的杰出翻译。 这套文选不仅是哲学、美学、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之书,更是所有渴望深入理解尼采思想,反思现代文化与生命意义的读者,不容错过的珍贵读物。它将引领读者穿越时空的界限,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一同思考,一同感受生命的激荡与哲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