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说文解字》的注音插图版,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厚重”。要知道,字书这种东西,光是拿在手里,那种分量感就已经决定了它在书架上的地位。我之前尝试过好几个版本的《说文》,有些版本排版太过拥挤,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得人眼睛发花,简直是对古文字学习者的折磨。但是这个“全注全译”的版本,明显在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首先是那个“图解详析”的部分,我特意翻了几个我比较熟悉的字,比如“人”、“木”、“日”,它的图示非常清晰,不是那种粗糙的线条勾勒,而是比较精细的、能看出篆书演变脉络的描摹。对于我们这种初学者来说,光看纯粹的文字解释,很多时候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而这些图解就像是给冰冷的文字注入了灵魂,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和生活场景。特别是对于那些形声字,它会把声符和形符的关系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我已经把这本书放在了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准备把它当成我的“中文思维重建指南”来用了,不是随便翻翻的工具书,而是要系统研读的教材。
评分从一个常年与传统文化典籍打交道的读者角度来看,这个版本的“全注全译”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读者与秦汉时代文字学之间的桥梁。它既保留了《说文解字》作为“字书之祖”的学术权威性和原始风貌(体现在对许慎原著的忠实度),又通过现代的注释、插图和排版技术,极大地降低了跨越时空的理解门槛。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过度地“白话化”注释,保持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学术严谨性与普及性的平衡点。读完一章后,我感到收获的不仅仅是几个字的具体含义,更是一种对汉字文化脉络的宏观把握,这种系统性的知识构建,远比零散地去查阅网络资料要有效得多。我打算把它作为我未来几年内,日常案头必备的参考书,其价值远超其定价,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佳作。
评分装帧和纸张的选择,是体现一本工具书“诚意”的关键。我手里有很多精装版的古籍复刻本,但有些虽然看着唬人,一上手却是那种廉价的铜版纸,油墨味重,而且长时间翻阅后,书页边缘很容易卷曲,对于经常需要比对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这是硬伤。这个“精装正版”的工艺水准,我个人评价是相当高。它的纸张选择偏向于柔和的米白色,长时间阅读不会有明显的反光刺激感,这对于需要长时间面对古文字和细密排版的读者非常友好。装帧的牢固度也看得出来是下过功夫的,书脊的粘合处理得非常好,即便我需要把它完全摊平来看那些跨页的复杂图示,也完全不用担心“伤书”。对于一本志在传世的工具书而言,物理上的耐用性是保障其阅读价值的基石,这本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做到了令人放心的水准,体现了对知识的尊重。
评分这个版本的“古文字全解”部分,处理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陷入简单地罗列甲骨文、金文、篆书的机械过程,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解”字上,即如何从这些早期形态推导出后世的字形和字义。我留意到它对一些异体字的收录和辨析也相当详尽,这在很多简化版的《说文》中是常常被省略掉的细节。例如,某些字在早期有多种写法,但许慎最终选择了某一种作为“正形”,这个版本会解释“为什么是这个形”,而不是简单地展示这个形。这种“探源溯流”的讲解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汉字系统稳定性和演变灵活性的认识。通过它,我更能理解古人面对自然万物时,是如何通过最精炼的符号来捕捉其本质特征的,这对我目前的书法创作也有了新的启发和方向感,不再是盲目模仿,而是开始理解结构背后的哲学意图。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个版本的翻译和注释工作做得非常扎实,这对于一个想要深入了解汉字源流的人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我通常在研究一个古字的时候,会涉及到多次的上下文参照和多重语义的辨析,很多旧版的翻译,可能仅仅停留在字面的解释,对于许慎在“说文”中对字义的引申和转注,往往一带而过,留下了很多理解的断层。而这个“全译”的版本,明显是请了专业的古代文献学者来重新梳理和阐释的,它的脚注部分内容丰富,引用的文献来源也相当考究,甚至会对比不同时期对同一字的不同解读,这种深度对比,对于学术研究或者深度爱好者的求知欲来说,简直是极大的满足。我甚至发现有些我过去一直想不通的偏旁部首的组合逻辑,在这个版本里得到了非常合理的逻辑梳理,感觉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豁然开朗。这不仅仅是本字典,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汉字文化史,读起来让人心悦诚服。
评分东西还是可以,比书店便宜多了。
评分翻了一下,还不错。价格也不贵,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足本
评分翻了一下,还不错。价格也不贵,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足本
评分公司公益项目:松下/开元未来之梦 鲁家峪九年一贯制学校阅览室 用图书
评分便宜得不可思议,东西还不错。
评分额,加上拼音可以给小孩启蒙了,用这玩意启蒙,再来本道德经,易经,孝经,简直完美
评分盗版书无遗,气味很重,但内容应该不虚,可以一用。
评分适合收藏。物流太给力了
评分便宜得不可思议,东西还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