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现代汉语(2) **节现代汉语概述(2) 第二节汉语拼音(4) 第三节汉字(15) 第四节词语(23) 第五节句子(37) 第六节常见病句(45) 第七节标点符号(50) 第八节常用辞格(62) 牛刀小试(76) 第二章古代汉语(81) **节古代汉语概述(81) 第二节古代汉语基本原理(83) 第三节古代汉语的修辞表达方式(99) 第四节古诗词曲知识(101) 牛刀小试(103) 第三章阅读(106) **节古代诗词阅读(106)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117)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25) 牛刀小试(135) 第四章写作(138) **节写作基础知识(138)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142) 第三节教师招聘考试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149) 牛刀小试(155) **章中国古代文学(158) **节中国古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158)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169) 牛刀小试(197) 第二章中国现当代文学(200) **节中国现当代文学现象、文学团体及文学流派(200) |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204) 牛刀小试(240) 第三章外国文学(246) **节外国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246) 第二节外国文学作家、作品(250) 牛刀小试(273) 第四章文学理论(276) **节文学概述(276) 第二节文学创造(281) 第三节文学作品(284) 第四节文学鉴赏(289) 牛刀小试(295) **章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298) 牛刀小试(326) 第二章中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331) **节中学语文教学方法(331) 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评价(334) 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反思(339) 牛刀小试(342)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344) **节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344) 第二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348) 第三节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352) 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356) 第五节板书设计(368) 第六节教案写作(373) 附录一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古诗文背诵篇目(378) 附录二教师招聘考试古诗词积累必背篇目(383) 全国教师招聘笔试课程体系(393) 全国教师招聘面试课程体系(39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95) |
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4本套”的厚度给震慑住了,尤其是语文和英语的部分,感觉内容量非常惊人。我报考的是城区学校的语文教师岗,竞争压力自然不用多说,对文言文断句和名篇名句的记忆要求极高。我翻看语文那本,发现它的“考点精析”部分做得非常细致,不仅仅是罗列知识点,还结合了近五年各地市的真题,分析了出题人的“偏好”。举个例子,关于现代文阅读中的“筛选信息”题型,它就总结了三种常见的陷阱设置方式,并提供了对应的“排除法”策略,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仔细阅读原文”。这种实战化的指导,对我这种靠死记硬背起家的考生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至于英语,我的底子相对薄弱,语法是我的老大难问题。这套书的语法部分处理得非常系统化,它用大量的图表和口诀来帮助记忆复杂的从句结构,比如虚拟语气,我以前总是记混什么时候用过去完成时态,但这本书用一个时间轴的示意图,一下就清晰了。当然,听力文本的播放资源如果能更稳定地提供在线访问就更好了,毕竟纸质书上的二维码扫描有时会有点延迟。
评分这本书的数学部分,说实话,我真是抱着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入手的。我考的是乡镇的初中数学岗位,你知道的,那种地方的考试,题型五花八门,既有考察基础概念的“填鸭式”题目,也有需要灵活变通的综合大题。这套教材在基础知识点的梳理上,可以说是做到了面面俱到,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写得清清楚楚,不像有些教辅,只给结论让你死记硬背。我特别欣赏它对“函数与方程”这一块的处理,它没有孤立地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把代数、几何甚至概率的思想串联了起来。比如,它用图像分析法解释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比起单纯的求根公式,更能加深我对“为什么”的理解。当然,对于一些偏僻的、近几年考试中几乎不再出现的知识点,它也做了标注,这对于时间紧张的考生来说,无疑是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那些高频考点上。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就是某些章节的例题难度梯度设置稍微有点陡峭,从基础题到压轴题,中间的过渡性练习略显不足,需要读者自己再找一些中等难度的题来过度一下。但总体而言,对于打牢基础,构建知识体系,这本书功不可没。
评分我对物理和化学的评价是,它简直就是一本“应试的艺术品”。我报的是理科综合岗位,物理和化学的知识点交叉融合是常有的事情,很多教辅书在处理这种综合题时,要么把物理和化学分得太开,要么糅合得过于复杂,让人看了云里雾里。这套书的“学科融合”章节处理得极其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把物理和化学的题放在一起,而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应用场景,比如“电解质溶液中的能量转化”,来同时考察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路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物理部分,对于实验探究题,它不仅提供了步骤,还深入分析了不同误差来源可能对最终结果产生的影响,这对于写实验报告和设计实验环节至关重要。化学部分的有机化学,我以前觉得最难啃,但这里的“官能团反应路径图”让我有了一种全局观,一下子就理清了各个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和条件限制。说实话,如果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套书的针对性已经达到了极限,每一页都感觉是踩着考试大纲的脉搏在设计。
评分最后谈谈体育和美术这两个非主科,但也是决定能否顺利入职的关键部分。很多教辅资料对这些“副科”的处理方式就是敷衍了事,只列一些基础的概念名词。但这套书却为体育和美术分别留出了相当厚度的篇幅,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和踏实。体育部分,它不仅涵盖了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还重点讲解了《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这对于一个新入职的体育老师来说,比单纯记住跑道长度重要得多。它还针对常见的意外伤害处理流程做了详细的模拟题。而美术方面,它对“艺术鉴赏”和“基础素描理论”的讲解,简直可以作为大学入门教材来使用,色彩理论的讲解清晰明了,甚至提到了不同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思想。这表明编者真的用心去研究了“教师招聘考试”的本质——不仅要考你会不会做题,更要考你是否具备“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够如此全面覆盖到每一个学科模块,实属不易,这套书的投资是绝对值得的。
评分生物和历史地理这两门文理交汇的科目,往往是很多考生的“弃子”,但对于要求全能的教师岗位来说,却不能丢分。我发现这套书在处理历史和地理的交叉内容时,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比如,在分析某地农业区位选择时,它会同步引入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如该地适宜生长的作物基因特性),并结合气候学(地理)的知识点来解释。这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学科教学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堆砌。历史部分,我尤其喜欢它对“史料实证”的训练,它给出的史料解读往往是开放式的,鼓励考生不要死记结论,而是要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去质疑和分析原始文本。地理部分,其地图册和图表分析的详尽程度,远超我的预期,尤其是对等高线地形图和气压分布图的解读,配有大量的彩色示意图,即便脱离了老师的讲解,自己也能快速入门。唯一的建议是,对于政治(如果包含在历史地理的综合部分)的理论深度,或许可以再加深一点,毕竟现在对教师的思政要求越来越高了。
评分我的同事们都很喜欢呢。下次再来哦 !
评分好,很好了!
评分收到就看了,纸质不错,内容易懂
评分书的质量不错,自己看了,感觉重点和变动的地方都画出来了,很方便。就是物流太慢了,等了一周。
评分还可以
评分快递蛮快的,书也非常好,但是说好的赠送的资料包呢?
评分适用
评分很满意的一次购物,资料都是正品,还有学习视频,超值
评分大学生适用 内容很全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