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一書圍繞“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在早期提齣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開。鮑爾比認為,安全基地是個體發揮*佳功能和維持心理健康的*備條件。稱職的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讓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麵的世界。他知道,那裏對他敞開。當感到痛苦時,他可以在那裏得到平靜;當受到驚嚇時,他可以在那裏得到安撫。當父母由於種種原因,特彆是因為受睏於自己的童年經曆而無法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很容易形成焦慮型的依戀模式,人格發展偏離常態,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睏擾。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就是要教會父母如何成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鮑爾比還對發生在傢庭中的暴力進行瞭心理學層麵的解讀。
◎編輯推薦:
“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臨終遺作,正版引進中國市場!
“中德班”項目負責人施琪嘉、北京大學知名學者易春麗聯閤作序推薦!
《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一書是“依戀理論之父”鮑爾比對依戀理論*後的貢獻。從“起承轉閤”的角度來看,如果說“依戀三部麯”是依戀理論的“起”,《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是依戀理論的“承”,那麼考慮到依戀理論的相對一緻性,剔除一個“轉”字,《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則無疑占瞭*後一個“閤”字。這個“閤”將依戀理論的精髓概括進8個各有側重的章節裏,並且更新瞭依戀理論在“依戀三部麯”齣版30年後的*新發展,值得對依戀理論、對養育孩子、對完善人格感興趣的你細細品讀。
◎作者簡介:
約翰?6?1鮑爾比(1907.2.26—1990.9.2),依戀理論之父,二等勛爵,英國心理學傢,精神病學傢,精神分析學傢,因對兒童發展的興趣和就依戀理論作齣的開創性工作而聞名於世。在一項於2002年發錶在《普通心理學評論》上的調查報告中,鮑爾比在“20世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傢”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項由美國國傢健康研究所組織的調查中,約翰?6?1鮑爾比被公認為三大*的發展心理學傢之一。2005年,為紀念約翰?6?1鮑爾比,一名登山愛好者將吉爾吉斯斯坦境地的一座無名山峰命名為“約翰?6?1鮑爾比山”。
目錄
D一章 照顧孩子 /001
第二章 依戀理論的起源 /021
第三章 作為藝術與科學的精神分析 /041
第四章 作為自然科學的精神分析/063
第五章 傢庭中的暴力 /083
第六章 知道瞭你本不該知道的以及感受到你本不該感受到的 /107
第七章 依戀之於人格發展的意義 /129
第八章 依戀、溝通與治療過程/147
參考文獻 /169
緻謝 /187
這套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人類情感和關係非常獨特且深刻的視角。不同於市麵上很多強調“如何做得更好”的指南,鮑爾比更側重於“為什麼會這樣”。《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讓我明白瞭,我們與他人建立連接的模式,並非是後天習得的偶然,而是深深植根於我們的生物本能和早期經驗。他用嚴謹的科學語言,解釋瞭人類天生就會尋求親近和安全感,並且這種需求如何隨著成長而演變。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安全型依戀”的描述所吸引,它不僅僅是一種理想狀態,更是一種可能通過後天努力去達成的目標。這本書讓我對“信任”有瞭更深的理解,以及信任是如何在早期關係中被一點點建立起來的。它也讓我反思瞭自己是否能夠給予他人安全感,以及我是否能夠從他人那裏獲得真正的安全感。這不是一本速成的讀物,而是一本需要你靜下心來,去思考、去感受、去連接的書。它幫助我擺脫瞭一些對人際關係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更廣闊的可能性。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理解人類情感世界的寶藏!讀完第一本《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我真的仿佛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鮑爾比的理論,不是那種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堆砌,而是用一種抽絲剝繭的方式,將嬰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最初的連接,那種最原始、最本能的聯結,剖析得淋灕盡緻。他不僅僅是談論“依戀”,更是深入探討瞭這種依戀如何塑造瞭一個人一生中與世界互動的方式,包括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建立和維持人際關係、甚至是我們對未知的探索欲。書中的案例分析,無論是對動物行為的觀察,還是對兒童成長過程的細緻描摹,都充滿瞭科學的嚴謹性,同時又不失人性的溫暖。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安全基地”的概念所打動。想象一下,一個孩子在探索世界時,知道有一個堅實的後盾可以隨時迴去尋求安慰和支持,這種安全感將賦予他多大的勇氣和自信!這不僅僅適用於嬰兒,成年人何嘗不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安全基地”呢?這本書讓我反思瞭自己童年的經曆,以及這些經曆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瞭我現在的社交模式和情感錶達。它讓我更加理解瞭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渴望親近,而有些人卻常常保持距離。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思考的書,每次翻開,都能有新的領悟,新的覺察。
評分《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衝擊感更加強烈,也更加沉重。它詳細闡述瞭在依戀關係遭受破壞時,個體可能經曆的心理睏境。鮑爾比的理論,將兒童時期短暫或長期的分離,以及由此産生的“分離反應”描述得十分透徹。我讀到書中關於“哀傷”的章節,那種對失去親人的心理反應,被細緻地分解成一個個階段,從最初的震驚、否認,到後來的憤怒、痛苦,再到最終的接受和整閤。這不僅僅是對理論的闡述,更是對人類情感深處的挖掘。它讓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人會長期沉浸在悲傷中無法自拔,為什麼有些人會在關係破裂後産生極端的行為。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童年時期的依戀創傷,並非簡單的“過去式”,它可能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一個人成年後的生活,包括他們的職業選擇、婚姻狀況,甚至是對待金錢的態度。我特彆被書中關於“情感依附”的探討所吸引,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會對某些人、某些地方産生強烈的歸屬感,以及當這種歸屬感被剝奪時,我們會感到多麼的無助和失落。這是一種非常具有力量的書,它讓你理解瞭痛苦的根源,也為可能的療愈提供瞭方嚮。
評分《情感紐帶的建立與破裂》這本書,則像是在《安全基地》的基礎上,為我們繪製瞭一幅更復雜、更生動的人際關係地圖。它不僅僅停留在依戀關係的建立,更是深入探討瞭當這種紐帶受到威脅、斷裂,或是以扭麯的方式存在時,會對個體産生怎樣的深遠影響。鮑爾比用他一貫的深刻洞察力,將童年時期的分離焦慮、喪失以及長期分離可能帶來的創傷,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失落”的探討,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不僅僅是情感上的哀傷,更是一種生存模式的顛覆。書中描述瞭孩子在麵對分離時,從否認、憤怒到絕望、接受的心理過程,每一個階段都真實得令人心疼。同時,這本書也觸及到瞭更廣闊的社會層麵,例如戰爭、貧睏等外部因素如何破壞傢庭的穩定,進而影響兒童的依戀模式。它讓我意識到,很多社會問題,追根溯源,都可能與早期依戀的破裂有關。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生命中經曆過的分離,以及那些情感的斷裂所留下的痕跡。它幫助我理解瞭為什麼有些關係會如此難以維係,為什麼有些人會在失去後久久不能釋懷。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心理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生命、關於愛與失去的書。
評分我一直對人如何形成各種各樣的親密關係感到好奇,市麵上關於親密關係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提供一些“速成”的技巧。而這套書,尤其是《安全基地:依戀關係的起源》,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根源。鮑爾比沒有直接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你理解“為什麼會這樣”。他將依戀的形成置於進化的角度,探討瞭這種聯結對人類生存的意義,這讓我對“依賴”有瞭全新的認識。曾經我可能覺得“依賴”是一個負麵的詞匯,是軟弱的錶現,但讀完這本書,我明白,健康的依戀是建立自信和勇氣的基石,是走嚮獨立的前提。書裏對“母親”(廣義上的主要照顧者)角色作用的強調,讓我更加理解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的情感狀態對孩子一生發展的影響。我開始反思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以及這種關係模式如何在我現在的親密關係中重演。這是一種非常自我探索式的閱讀體驗,它迫使你麵對自己的內心,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並且不帶評判地接納。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框架,一個視角,讓你能夠用一種更科學、更宏觀的方式去審視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