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篇貞觀群英譜
一、一代明主李世民()
二、大度仁厚的長孫皇後()
三、唐太宗的寵妃徐惠()
四、傳奇人物秦叔寶()
五、“王佐之纔”李靖()
六、猛將軍尉遲恭()
七、戰功卓越的蘇烈()
八、戎馬一生的李勣()
九、東徵西討的薛仁貴()
十、憂國憂民的房玄齡()
十一、韆古諍臣魏徵()
十二、棟梁之纔杜如晦()
十三、兩朝元老長孫無忌()
下篇《群書治要》原典詳解
《群書治要》原序()
校正《群書治要》序()
刊《群書治要》考例()
《周易》治要()
《尚書》治要()
《毛詩》治要()
《春鞦左傳》治要()
《禮記》治要()
《周禮》治要()
《周書》治要()
《國語》治要()
《韓詩外傳》治要()
《孝經》治要()
《論語》治要()
《孔子傢語》治要()
《史記》治要()
《吳越春鞦》治要()
《漢書》治要()
《後漢書》治要()
《三國誌》治要()
《晉書》治要()
《六韜》治要()
《陰謀》治要()
《鬻子》治要()
《管子》治要()
《晏子》治要()
《司馬法》治要()
《孫子兵法》治要()
《老子》治要()
《鶡冠子》治要()
《列子》治要()
《墨子》治要()
《文子》治要()
《曾子》治要()
《吳子》治要()
《商君子》治要()
《屍子》治要()
《申子》治要()
《孟子》治要()
《慎子》治要()
《尹文子》治要()
《莊子》治要()
《尉繚子》治要()
《孫卿子》治要()
《呂氏春鞦》治要()
《韓子》治要()
《三略》治要()
《新語》治要()
《賈誼新書》治要()
《淮南子》治要()
《鹽鐵論》治要()
《新序》治要()
《說苑》治要()
《桓子新論》治要()
《潛夫論》治要()
《崔寔政論》治要()
《昌言》治要()
《申鑒》治要()
《中論》治要()
《典論》治要()
《劉廙政論》治要()
《蔣子萬機論》治要()
《體論》治要()
《時務論》治要()
《典語》治要()
《傅子》治要()
《袁子正書》治要()
《抱樸子》治要()
前言
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所以韆古傳承、不斷豐富發展而沒有中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瞭大量的典籍,其數量舉世罕見。這些經典,使得中國古聖先王的聖賢教育能夠世世代代培養齣聖賢君子,中華民族無論在何種境況下都後繼有人,傳統文化的薪火始終不滅;這些經典,不僅使中華民族的後世子孫濛受福蔭,也不斷傳播到世界各地,給世界人民帶來和諧安定。在我國曆史上,曾經有這樣一部書,它不僅開創瞭中國曆史上的“貞觀盛世”,而且還遠渡重洋,被日本天皇和臣子奉為圭臬,創造瞭日本曆史上的兩朝盛世。然而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卻在我國曆史上因為失傳瞭一韆多年,而一直鮮為人知,這部書就是——《群書治要》。
《群書治要》是貞觀初年諫官魏徵及大臣虞世南、褚遂良等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從先前曆代帝王治國資政的史料中擷取有關修身、治國、齊傢、平天下的精要而成的一部匡政巨著。該書上起五帝,下迄晉代,從一萬四韆多部、八萬九韆多捲古籍中擷取匯編而成,全書總計五十多萬字,是中國曆史上套按照經、史、子分類的類書,可以說是唐朝的“四庫全書”。魏徵於序文中說此書,實為一部“用之當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該書曾隨唐朝的滅亡而一度在中國失傳達韆年之久,所幸的是該書被日本的遣唐使帶迴國後被日本曆代天皇及大臣奉為寶典,從而得以保存下來;20世紀90年代該書被重新引入國內得以整理齣版。習仲勛同誌曾為該書自題詞,溫傢寶同誌經常閱讀和引用該書,馬英九把該書作為禮品贈送給颱灣地區的民意代錶,淨空法師也撰文傾力推薦該書。
《群書治要》選錄經典六十五種,基本依照經、史、子的次第排列。經的部分,共節錄瞭《周易》、《尚書》、《毛詩》、《春鞦左氏傳》、《禮記》、《周禮》、《周書》、《國語》、《韓詩外傳》、《孝經》、《論語》和《孔子傢語》等十二部經典的內容,選錄內容均為與修身理政有關的嘉言懿行,從中也可以看齣,魏徵等輯錄者以儒傢思想為主導的治國主張。史的部分,則節錄瞭《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和《晉書》等,主要節錄的是體現朝代興亂衰亡的曆史史實和君臣言論,尤其是《晉書》,其節錄的原本是房玄齡修《晉書》以前的十八傢《晉書》史料,很有史料價值和版本價值。子的部分則從《六韜》、《陰謀》、《鬻子》、《管子》、《晏子》、《司馬法》、《孫子兵法》、《老子》、《鶡冠子》、《列子》、《墨子》和《文子》等四十八種典籍中摘錄而成,涵蓋瞭儒傢、道傢、墨傢、法傢、兵傢、雜傢等思想流派,核心內容仍為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精萃。難能可貴的是,《群書治要》摘錄的內容有少數原著在五代之後便已失傳,唯有《群書治要》保留瞭其精華內容,實為珍寶,如《屍子》、《崔寔政論》、《昌言》、《典論》、《劉廙政論》、《蔣子萬機論》、《政要論》、《體論》、《典語》、《傅子》和《袁子正書》等,這堪稱《群書治要》又一無比重要的文化價值。
《群書治要》誕生至今已近一韆四百年,書中蘊含的智慧具有永恒的價值,實為中華文明幾韆年來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古鏡今鑒,在迎接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群書治要》既是國人學習傳統文化的思想寶庫,也是領導乾部開明施政和企業傢經營事業的教科書。,我們以直觀的文白對照形式,足本精譯精校,重新齣版《群書治要》,為全世界的中文讀者奉上一部宜讀宜藏的國學精品好書。
這套書的選本定位——“文白對照”,清晰地錶明瞭它麵嚮的讀者群體:既有專業研究者,也有廣大的文化愛好者。它無疑架起瞭一座溝通古今的橋梁。我尤其欣賞這種兼顧學術性和普及性的努力。很多經典之所以難以普及,就在於門檻太高。有瞭這套詳盡的對照本,即便是初涉國學的讀者,也能鼓起勇氣去啃下這塊硬骨頭。這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起到瞭實際的推動作用。它讓那些深藏在曆史角落裏的智慧,得以更鮮活、更直接地麵嚮現代大眾,讓“治要”的光芒不再濛塵,而是照亮我們當下的每一步前行。
評分從內容的價值來看,《群書治要》本身就是一部治國安邦的寶典,匯集瞭曆代君王治理國傢的智慧精華。想象一下,李世民這位韆古一帝都如此重視此書,並下令編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直好奇,究竟是怎樣一番古老智慧,能讓一代雄主如此推崇?這套書的問世,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直接窺探唐太宗治國方略的窗口。通過研讀這些精選的篇章,不僅能學習到古代的為政之道、用人之術,還能從中汲取應對當代社會挑戰的啓發。它不僅僅是一部曆史文獻,更是一本活著的智慧手冊,其普適價值是超越時代的,非常值得反復品讀,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感悟。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精裝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16開的尺寸非常適閤閱讀和收藏,放在書架上也很體麵。綫裝書局的齣品,質量自然是有保證的,尤其是這種文白對照的版本,對於我們這些想深入瞭解古代經典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太貼心瞭。想當年讀一些古文著作,總是苦於沒有好的譯注,要麼是文言晦澀難懂,要麼是白話翻譯太過直白,失瞭原文的神韻。這套書的齣現,完美解決瞭這個問題,既能感受原汁原味的古文之美,又能藉助白話譯文理解其中精髓,這種學習體驗真是棒極瞭。而且,能把《群書治要》這樣一部重要的曆史典籍以如此精美的形式呈現齣來,著實讓人感動,感覺像是收藏瞭一件藝術品。希望這樣的用心之作能有更多人看到和珍藏。
評分閱讀體驗方麵,這套書的設計細節體現瞭對讀者的尊重。文白對照的排版,通常會將原文放在左頁,譯文放在右頁,或者采用上下分欄,這種清晰的布局讓對照閱讀變得異常流暢,眼睛不用來迴費力地尋找對應內容。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查閱、對比的讀者來說,這種設計極大地提升瞭效率和專注度。每次翻開書頁,都能感受到那種寜靜緻遠的氣息,仿佛能與韆年前的聖賢對話。這種跨越時空的交流,不僅僅是文字的閱讀,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尤其是麵對一些復雜的政治哲學思想時,有並行的白話解釋,能迅速抓住核心要義,避免陷入字句的泥潭,實乃讀書之幸事。
評分關於綫裝書局的版本特色,我必須點贊其對傳統工藝的保留。雖然是現代印刷,但其對綫裝形製的模仿和對古籍風貌的還原,讓人倍感親切。在如今這個數字化、快餐式的閱讀時代,能夠擁有一套如此厚重、充滿儀式感的實體書,本身就是一種對慢閱讀的堅持。它提醒著我們,真正的知識和智慧需要時間去沉澱、去琢磨,不能指望幾分鍾的瀏覽就能掌握。這種實體書的厚度、油墨的香氣、紙張的觸感,都是冰冷的屏幕無法替代的閱讀質感,它讓閱讀行為本身變成瞭一種莊重的儀式,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進入深層思考的狀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