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而财政预算公开透明是其重要改革内容。自2008年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来,我国政府在财政信息公开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我国政府的财政信息公开取得了靠前的进步和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构成本报告的写作背景。如何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我国财政信息公开提供有效的改善依据和路径时本报告的主要目的。《201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通过梳理我国财政信息公开进程,总结政府近年在财政信息公开方面的经验,分析其中还存在的问题,借鉴靠前经验,提出我国财政信息公开的框架体系,并对进一步提升我国财政透明度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报告适用于财经类科研、教学工作者和实际部门有关人员。 温娇秀 主编 温娇秀,女,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财税理论与政策,主要著作有《教育机会与收入分配》《2013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等;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财政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个省部级研究项目,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等多项,曾获得很好财政理论研究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等荣誉。《201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这个书名,让我感觉它就像是一份国家经济的“体检报告”,详细记录了2017年中国财政的“健康指标”和“发展轨迹”。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以一种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现2017年中国财政收入的来源和构成?是哪些行业贡献了主要的财政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是否能够看到国家在关键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环保、国防等方面的投入情况,以及这些投入的增长趋势?我尤其想了解,在2017年,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财政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体有哪些举措?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分析?比如,财政资金是否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为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对于老百姓来说,我更关心的是,2017年的财政政策在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提升社会福利等方面,带来了哪些实际的变化?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生动的数据和案例,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财政政策的温度,以及它如何惠及普通民众?作为一名对国家经济政策有一定了解的读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深层次的洞察,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罗列。
评分我对《201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期待,尤其是“中国财政发展”这几个字,让我联想到的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带领我深入探究2017年中国财政的脉络。我想知道,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引导下,财政收入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更加依赖于税收收入,还是其他非税收入有所增长?在支出方面,重点投向了哪些领域?是基建投资、科技创新,还是民生保障?我特别关注的是,在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是如何起到“稳定器”和“推进器”的作用的?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财政赤字、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的详细数据和分析,帮助我们理解国家财政的健康状况?此外,对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2017年有哪些重要的进展?比如,在营改增的后续完善、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等方面,这本书是否会有深入的探讨?我渴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洞察,并理解财政政策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的价值,对我而言,在于它能否提供一种理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独特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201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光是听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厚重感和学术气息,仿佛一打开就能看到中国经济脉搏的跳动,感受到国家在财政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作为一名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状况始终保持高度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非常好奇,在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财政政策是如何发挥作用的?2017年,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经济波动后,我们国家在财政收入、支出、税收改革、国债管理等方面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些复杂的问题?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政策是如何配合其他经济政策,推动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激发市场活力?比如,在减税降费方面,2017年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企业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普通民众的钱包又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同时,在公共服务领域,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又是如何分配的?是否能看到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具体投入和成效?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财政政策的落地情况?作为一名读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在宏观层面的数据和分析之外,能够有一些微观的、贴近百姓生活的解读,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财政发展报告的价值和意义。
评分《201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这个书名,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份对过去一年中国财政状况的系统性梳理和深度分析。我一直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好奇,尤其是财政政策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我想知道,在2017年,中国财政在支持经济增长、化解风险、改善民生等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对当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详细数据分析,并解释这些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我特别关注的是,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是如何发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例如,在减税降费、鼓励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等方面,是否会有详细的案例和数据支撑?同时,对于民生领域,比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2017年的财政投入情况如何?是否能看到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具体成效?作为一名读者,我渴望这本书能够不仅提供宏观层面的分析,也能触及一些微观层面的细节,让我们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国家财政政策的执行效果,以及它对我们国家整体发展方向的影响。
评分乍一看到《2017中国财政发展报告》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一定是一本充满数据和专业术语的“硬核”读物。但我作为一名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有强烈求知欲的普通读者,我更希望这本书能以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我展现2017年中国财政的整体面貌。我想知道,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框架下,2017年的财政政策是如何服务于经济发展目标的?比如,在稳定增长、调整结构、防范风险等方面,财政政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书中是否会对当年的财政收入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比如,税收收入的增长动力来自于哪里?是否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在财政支出方面,我特别想了解,国家在哪些领域进行了重点投入,这些投入是否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最直接相关的可能就是税收政策的变化,2017年有哪些重要的税制改革措施出台?这些改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能否在宏观的财政分析之外,也能提供一些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解读,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财政政策的实际效用?我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对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