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
:168.00元
作者:罗伯特·肖,张杰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8050193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收录21世纪极具影响力的52位艺术摄影师的250多幅佳作;
★跟随大师学习先进的创作观念与技法;
★集知识性、艺术性于一身,探究后摄影时代令人兴奋的新语言;
2013年牛津词典的年度热词。
52位21世纪杰出的艺术摄影家,并学习到他们的创作观念与技巧。书中所选的作品均立足于数字时代的前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相信跟随着大师的脚步,你将会进入一个精彩绝伦的艺术世界。欢迎来到后摄影时代。
内容提要
美国视觉传播学者米契尔(WalliamMitchell)在1991年提出“后摄影时代”(Post-Photography)这一个名词,用以形容摄影自从进入了数码时代后已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如今这个“一切皆有可能”、“万事已难创新”的数字时代,艺术家们的确还在使用照相机,但是仅仅拍照是远远不够的了。
那么,摄影之后是什么?
这本《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便试图通过深入探究图像制造中令人兴奋的新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借鉴与创新”“现实的层列”“整个世界都是舞台”“手与眼”“后现代新闻摄影”,所介绍的创作观念与技法来自21世纪52位具有吸引力、具有创新性的国际艺术摄影师。
目录
序言:摄影之后是……····07
1
借鉴与创新····················13
什卡·汉纳································14
约阿希姆·施密德··························22
伊娃·史妲朗································28
妮可·贝勒···································34
戴维·托马斯·史密斯····················38
乔尼·布里格斯·····························42
诺埃·森达斯································46
茱莉亚·博里索娃·························50
布伦丹·尤哈斯·····························54
安德列·施密特·····························58
克莱蒙特·瓦拉·····························62
2
现实的层列····················67
瓦莱里·贝琳································68
李在镕·········································72
乔纳森·刘易斯·····························76
苏菲·西野···································80
奥利沃·巴尔比埃利·······················84
杨泳梁········································88
丹·霍兹沃斯································92
3
整个世界都是舞台···········99
劳伦斯·德梅松·····························100
原久路·········································106
莎迪·伽迪里安·····························110
莱昂斯·拉斐尔·阿波德鲁··············114
克里斯蒂·李·罗杰·······················118
安吉洛·穆斯克·····························122
奥拉夫·布鲁宁·····························126
斯佳丽·霍夫特·格拉芙兰··············132
鲁内·古纳佑森·····························136
埃里克·约翰逊·····························140
若昂·卡斯蒂略·····························144
约翰·克文斯基·····························150
迦勒·哈兰德································154
亚历杭德罗·吉加洛·······················158
丹尼尔·埃斯肯纳茨·······················162
伯恩德纳特·斯米尔德····················166
4
手与眼···························171
阿里奇·布雷恩·····························172
陈农············································178
查尔斯·格洛戈·····························182
达夫娜·塔尔默尔··························186
约尔玛·普拉能·····························190
朱莉·科伯恩································196
托尔斯滕·瓦尔穆斯·······················200
克洛伊·塞尔斯·····························204
斯蒂菲·克伦茨·····························208
布伦丹·弗勒································212
5
后现代新闻摄影···············217
迈克尔·沃尔夫·····························218
杨怡············································226
玛蒂娜·巴奇伽鲁普·······················230
克里斯蒂娜·德·米德尔·················234
理查德·莫斯································238
本雅明·罗伊································244
戴维·伯金···································250
亚当·布鲁姆伯格、奥利佛·查纳林···256
作者介绍
罗伯特·肖(RobertShore),英国媒体人,主要从事文化和媒体领域的创作,长期为英国《都市报》《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撰稿。同时,他还是《艺术评论》杂志的编辑。
文摘
序言
《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强烈的探索感。我一直认为,摄影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能够清晰地记录下客观世界,更在于它能够被艺术家赋予灵魂,转化为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本书让我猜想,它会深入探讨那些摄影师是如何从“记录者”蜕变为“艺术家”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挣扎与突破。我渴望了解,这些艺术家是如何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注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从而创作出超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在摄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家,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次深入摄影艺术殿堂的旅程,而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启程。
评分当我看到“摄影之后”这个词组的时候,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无数个关于摄影边界拓展的场景。我们都知道摄影最初的功能是记录,但这本书似乎在探讨,当记录的本能被艺术家的创造力所超越之后,摄影还能走向何方?我一直觉得,伟大的摄影作品,不仅仅是照片本身,更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和联想。它应该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经历中,都能产生共鸣。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涉及到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绘画、雕塑,甚至文学。摄影师们是否会借鉴其他艺术的技法和理念,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或者,他们的摄影作品本身,是否已经具备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特质?我个人非常喜欢那种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不落俗套,能够让人一眼辨识出是出自某位特定摄影师之手。这种风格的形成,绝非偶然,一定是摄影师长期积累、不断探索和深刻思考的结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出,这些“拍照的艺术家”是如何塑造自己的独特视野,又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视觉信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路径,从而将摄影这门技术,提升到哲学和精神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略带复古质感的黑白影调,搭配上书名“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瞬间就勾起了我对摄影艺术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不仅仅是记录瞬间,而是通过镜头“创造”出独特视觉语言的摄影师充满好奇。这本书给我一种预感,它不会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是会深入挖掘摄影师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创作理念以及他们如何将摄影从一种记录媒介升华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想象一下,那些被定格下来的画面,背后蕴藏着摄影师多少次的思考、多少次的尝试,甚至是多少次对现实世界的颠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所提到的“艺术家”们,究竟是如何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赋予了照片超越寻常的生命力和情感张力,让他们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拍照的艺术家”。是他们对光影的极致运用?是对构图的独特理解?还是他们能够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的情感瞬间?这本书就像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门,而我,正准备推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镜头背后的秘密。我期待着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摄影师们如何挑战传统,如何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看”与“被看”,如何将平凡的景物或人物,转化为能够触动人心的艺术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让我立即联想到,那些用镜头创造故事、表达情感、甚至引发社会变革的杰出摄影师。我一直对那些不满足于简单记录,而是将摄影作为一种强大的艺术语言来运用的艺术家们深感着迷。他们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提炼出独属于自己的视觉母语?是如何运用光影、构图、色彩(或黑白)来传递他们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艺术家”们独特的创作理念,他们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又是如何在反复的实践中打磨出自己标志性的风格。我尤其希望能看到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摄影师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如何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感瞬间,以及他们如何利用摄影来挑战固有观念、拓展人们的视野的案例。
评分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摄影师们如何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现代社会充斥着大量经过后期处理的图像,真假难辨,但艺术摄影似乎更能在这个模糊的地带找到创作的空间。我一直很好奇,那些被称为“艺术家”的摄影师,是如何在保留摄影本体特性的同时,又能够进行大胆的创作和想象。他们是仅仅通过后期软件的强大功能来达到目的,还是在拍摄现场就有着非凡的构思和预判?我理解的“拍照的艺术家”,应该是能够超越被动记录,主动地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视觉世界。这个世界可能与现实相似,也可能截然不同,但它一定是充满了摄影师的思想和情感。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暗示,它可能会深入探讨那些促使摄影师从“拍照者”转变为“艺术家”的关键因素,比如他们独特的观察视角,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亦或是对人类情感的细腻捕捉。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理解和欣赏那些不以写实为唯一目的的摄影作品的线索,从而拓展我自己的艺术视野。
评分我对“拍照的艺术家”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我一直觉得,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表达。那些伟大的摄影作品,能够说话,能够传递情感,能够引发思考。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会深入探讨摄影师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创作动机,以及他们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我一直想知道,是什么让一些摄影师能够超越单纯的记录者,成为真正的艺术家?是他们对生活的深刻洞察?是他们对美的极致追求?还是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答案。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但却极具艺术价值的摄影师,以及他们的作品。我喜欢那些能够带来惊喜和启发的作品,那些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的作品。这本书给我一种预感,它将是一次关于摄影艺术的深度探索,一次关于艺术家心灵的对话。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摄影的艺术性远远超出了它的记录功能。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不仅仅是善于捕捉瞬间,更是能够通过镜头,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视觉世界,表达深刻的哲学思考,甚至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本书让我期待,能够深入了解这些艺术家是如何在创作过程中,超越技术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融入到每一幅作品之中。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他们如何进行概念构思、如何在拍摄中运用创新手法,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处理来强化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的详细阐述。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关于摄影技巧的介绍,更是一次关于艺术创造力、关于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特别是“拍照的艺术家”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在当下,摄影作品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但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却屈<bos>。我一直好奇,那些被誉为“艺术家”的摄影师,他们是如何在海量的图像中脱颖而出的?是他们拥有独到的视角,还是他们能够捕捉到常人难以察觉的情感?我更希望知道,他们是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运用镜头来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生活、对人性的理解。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介绍一些摄影师的名字和作品,而是会深入剖析他们成为艺术家的过程,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创作,如何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转化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影像。我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更深入地去理解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如何去解读那些隐藏在画面之外的深意。
评分“摄影之后”这个概念,让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深度。它暗示着摄影的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停留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而是有着更长远的影响和更广阔的延展。我一直对那些能够通过摄影作品来表达深刻思想的艺术家充满敬意。他们不仅仅是捕捉瞬间,更是通过自己的镜头,对世界进行解读、反思,甚至是质疑。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会涉及到摄影作品的解读、评论,甚至是它在社会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我非常好奇,那些被称为“拍照的艺术家”的摄影师,他们是如何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哲学观、人生观,甚至是批判精神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的框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那些超越表面形式的摄影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摄影之后:拍照的艺术家”让我联想到,摄影作为一种媒介,其生命力究竟有多顽强?它能够承载多少种可能性?我一直对那些突破常规的摄影实践感到着迷。比如,摄影师们是否会尝试用非传统的材料、非传统的拍摄方式,甚至是用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工具来完成他们的作品?“艺术家”这个词,在我看来,代表着一种创造力,一种打破边界的精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这些摄影师是如何在既有的摄影语言之上,进行革新和发展。他们是否会关注那些被主流摄影所忽视的题材?他们是否会用全新的视角去解读那些司空见惯的景象?我尤其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探讨,摄影师们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最终实现自己艺术构想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本摄影师的“创作秘籍”,里面记录着他们从灵感到实践,再到最终作品诞生的完整过程,这对我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