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小劇場三十年(1982-2012)

當代小劇場三十年(1982-2012)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陶慶梅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言【黃紀蘇】/1
第一章 如何研究當代小劇場戲劇/1
一 小劇場意味著什麼?/3
二 以問題為引導的編年史/7
三 方法論:用跨學科的方式處理小劇場/9
第二章 1980年代:探索戲劇語境中的小劇場/13
一 探索戲劇語境下的小劇場/16
二 在小劇場的探索/33
第三章 體製內/外的實驗/先鋒戲劇/43
一 八十年代與思想淵源:在體製的曖昧地帶/45
二 牟森:戲劇作為對抗/49
三 孟京輝:先鋒與大眾的復雜關係/54
四 先鋒戲劇與“體製”/62
五 戲劇生産體製的變化——以北京人藝小劇場為中心/64
六 異類的聲音/72
第四章 小劇場在民間2000~2005/81
一 民間戲劇的理念/83
二 《天上人間》個案分析/87
三 民營劇場個案研究:北兵馬司劇場調查/97
四 民間戲劇的理想與現實/105
第五章 小劇場的市場新範式/109
一 “戲逍堂”——奠定小劇場市場新範式/111
二 “小話劇”的規模與特點/122
三 劇場的激增/128
四 在商業氛圍中的堅守與創造/132
第六章 尋找新的對抗空間/143
一 青年戲劇的新生力量/145
二 商業戲劇結構的多元化/149
三 外來力量震蕩下的民眾劇場/159
四 戲劇的文化自主/170
結 語 變動中的戲劇格局/176
附 錄 製作團隊訪談/185
索 引/232
後 記/235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將“小劇場”置於中國當代社會三十年變遷的大視角,從一個最具體的領域齣發,以小劇場戲劇在當代三十年的演變為個案,摺射中國當代文化發展的曆程。本書由兩個顯著特點:儀式以參與式的田野調研為基礎,將社會學方法融入文藝研究之中;二是以文化研究為理論基礎,既將文化研究理論落實到具體的戲劇領域中,也加強瞭戲劇史研究的理論性。

本書打破瞭以往戲劇史研究的封閉視角,是一本以紮實的田野調查、文化研究的理論背景以及對於戲劇史的新解讀方式綜閤而成的文藝社會學著作。

用戶評價

評分

##作者通過第一手調查和大量的理論學習,非常詳盡和全麵地介紹瞭中國小劇場發展三十年的脈絡。今年已經四十年瞭,不知道作者有沒有新作。現在看這裏麵的人物起起伏伏,能依然活躍在戲劇領域的纔是難得。

評分

##田野調查是牛的

評分

##料比較足,觀點也切實而樸實,連草颱班、下河迷倉都有。

評分

##調研性文章,對小劇場的發展曆程,尤其是中國話劇發展變遷有瞭一定的認識。

評分

##戲劇的曆史在劇場,作者以田野調查為主文化研究為輔的方式完成瞭一本小劇場三十年史論。當代中國小劇場的發展脈絡其實是非常清晰的,幾部標誌性的作品和標誌性的事件自然而然的劃分齣幾個曆史階段,書中最閃光的觀點散見於對這些作品與事件的評述。如牟森《與艾滋有關》將“農民工”帶上戲劇舞颱,“自由需求”完全遮蔽瞭在當時更為迫切的“平等需求”。這三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曆史中最吸引我的人物無疑是牟森,他好像“荷戟獨彷徨”的鬥士,但我不相信他是唯一的堂吉訶德,肯定還有另外一些人在做著同樣的努力,然而成王敗寇,他們的名字就消散在曆史的深處。如有機會,我想聽他們講一講自己的故事。

評分

##調研性文章,對小劇場的發展曆程,尤其是中國話劇發展變遷有瞭一定的認識。

評分

##田野調查是牛的

評分

##挺有意思。附錄的訪談好看,但不太喜歡戲逍堂那一段。戲劇是要走商業化的路子,但歸根結底還是藝術。

評分

##論述時間跨度為1982-2012,資料新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