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共4册)
作者:
编者:(清)赵金寿|
绘画:(清)王淦生
定价:129
出版社:天津人民
ISBN号:9787201124742
出版时间:
印刷时间:
版次:
印次: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页数:752
字数:450千字
编辑推荐
开明语文先驱 文化发蒙典范
与《澄衷蒙字课图说》比肩之书
一部更现代、更科学、更开明的近现代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古今合一的“说文解字”
中西贯通的汉语鲜活字典
收录2733个经典汉字,868幅写实插图
特赠精心编录检索手册
存世孤本、抢救复原,精制修复、重见天日。
线装典藏版之后,诚意奉献平装普及版。
满足更多国学精粹爱好者需求。
图文并茂,装帧、品相、质感皆属上品。
1. 开明语文先驱,清末新式语文教育带领者,近现代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2. 全书共收录2733个汉字,配有868幅插图,广涉天文地理、人世万象,详细解释每个字的字根义、引申义和假借义,并列举相关用法。
3. 沿用六宫格版式,单个词条、生僻字及复杂字均标注读音,好读易记。
4. 原版复刻并精心修复原书各类错谬,完整展现中国文化真本源。
5. 随书特赠检索手册(部首及拼音检字索引),方便阅读检索。
内容简介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是由晚清名士赵金寿组织编纂、储丙鹑校对的一套汉字教科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全书共八卷,分为宝物、器皿、花鸟、动物、建筑、纺织、衣饰、姓氏、人事、兵器、算学、地理等类,共收录2733个汉字,以及868幅绘画配图,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采用“六宫格”,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注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分册简介
本套书为四册八卷本,第一册包含卷一、卷二,第二册包含卷三、卷四,第三册为卷五、卷六,第四册为卷七、卷八。
第一卷
收录天地日月、时辰历法、疆域舆图等方面共计213个汉字。
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胸怀凌云壮志。
第二卷
收录山川河岳、古建房舍、君臣名姓等方面共计380个汉字。
走近自然,知晓社稷,感悟千里河山。
第三卷
收录礼制人伦、珍宝器具、武备刑罚等方面共计410个汉字。
熟悉典制,修身齐家,兼济文武张弛。
第四卷
收录血脉筋骨、服饰纺织、装饰器具等方面共计317个汉字。
细究人体,装饰美化,传承人文记忆。
第五卷
收录格致数算、农事劳作、飞禽走兽等方面共计309个汉字。
师夷长技,范示群伦,掌握领先科技。
第六卷
收录花卉树木、瓜果蔬菜、鱼虾昆虫等方面共计309个汉字。
辨识花草,品尝果蔬,了解自然万物。
第七卷
收录疾病丧葬、言辞话语、人事物性等方面共计382个汉字。
嬉笑怒骂,自得其乐,勘破生老病死。
第八卷
收录日常生活、喜怒忧思、语气助词等方面共计413个汉字。
诚意正心,嘘寒问暖,通晓处世哲学。
作者简介
编者:赵金寿,字铸伯,江西省吉安府安福县人,清代开明士绅,光绪十五年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任浙江孝丰县知县。倾心教育,并创办上海环地福书局。
校者:储丙鹑,字星远,原名储桂山,字馨远,号格致散人,清代江苏省扬州府泰州人,清代科学家,尤其在天文研究上很有造诣,曾任南洋公学国文教员、斋务长,著有格致、求志、辩志、科学课艺及国文算学等教科书。
编字:李节斋,清末江浙地区书法名手,著有《新编笑话新谈》《增像征西后集薛家将全传》等书。
绘图:王淦生,清末江浙地区绘画名手,受聘于上海环地福书局。
目录
前言
凡例
总目
目录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检索手册目录
使用说明
部首检字表
音序表
当我翻开这套书时,首先被它严谨的编排逻辑所震撼。它并非简单的字库堆砌,而是遵循了汉字由简入繁、由常用到生僻的递进规律。初期的字大多是象形字和一些高频词汇,结构简单,图解直观,非常适合建立起学习的信心。随着册数的递增,内容开始深入到形声字和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讲解上也变得更加细致入微,比如会拆解偏旁部首的意义,这对于理解汉字的构词能力至关重要。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在解释一些特定词语时的用心,往往会给出多个使用场景的例句,确保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这个字的用法,而不是停留在字形和字义的层面。这种系统性的构建,让学习过程有章可循,不会让人感到迷茫或不知所措。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汉字结构和演变的成年人来说,这份清晰的脉络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速成读物,而是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细细品读的文字学入门佳作。
评分这套书的插图真是太精美了,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每一个字都配上了栩栩如生的图画,看得出来编者在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我特地找来给孩子做识字启蒙,原本以为他会觉得枯燥,没想到他对手里的书爱不释手。尤其是那些描绘古代生活场景的图画,不仅教了字,还顺带给他讲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小故事。比如“耕”这个字,配的图里,牛拉着犁,田里的人弯着腰,孩子一下子就理解了文字背后的含义,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有效多了。而且这套书的排版布局非常讲究,字的大小和间距都考虑到了初学者的阅读习惯,不至于让眼睛太累。我发现,孩子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眼睛会不自觉地跟着图画移动,这种视觉引导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他主动学习的兴趣。我们家的小家伙现在每天都会主动要求我给他讲“书里的图画”,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成就。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本识字书,更像是一本精致的图文百科小册子,寓教于乐的典范之作。
评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远超乎一本识字课本的范畴。它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元素融入到汉字的讲解之中。比如在介绍与天文、地理相关的字时,配图会展现出古代的观测工具或山川地貌的描绘方式;讲到与礼仪相关的字时,会附带古代士大夫行礼的场景图。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符号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触并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底色和精髓。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是它帮助我重新审视了许多日常用字的本源,明白了“为什么这个字长这样”。它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人思维方式的大门。现代教育有时过于注重效率和结果,而这本书却坚持了缓慢、深入、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方法,让我们这些成年人也能从中体会到汉字背后那种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哲学意蕴。
评分这套书的实用性体验非常人性化,尤其是关于“查阅和复习”的便利性上做了许多巧妙的设计。它采用了多维度的索引和标记系统,虽然是按册装订,但每册内部的组织结构都非常清晰,便于定位。比如,它可能在扉页或书脊处设置了某种颜色编码或符号提示,让使用者可以快速找到特定类别的汉字群组。此外,我注意到在一些关键的、容易混淆的字词旁边,编者可能会用一个非常小的、不影响主阅读体验的图标来提示易错点或同音异义词的区分,这种细微的提醒,对于巩固记忆非常有帮助。它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把所有信息都挤压在一起,而是留出了足够的“呼吸空间”,让信息既密度适中又易于提取。这套书的编排者显然是深入理解了学习者在反复接触和回顾知识点时的痛点,并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使得复习过程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轻松的巩固和重温。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用纸质量实在无可挑剔,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要知道,作为一套工具书和教材,尤其是要反复翻阅的启蒙读物,耐用度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这四册书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经常被孩子的小手摩挲和偶尔沾上一点果汁,也只是轻微擦拭便能恢复整洁,完全不用担心轻易损坏。更值得称赞的是,它的设计考虑到了不同阅读环境的需求。在光线充足的白天阅读,色彩还原度极高,字迹锐利;即便是晚上在台灯下阅读,纸张的哑光处理也能有效避免反光刺眼的问题,保护视力。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知识载体的尊重。这种高品质的书籍,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更重要的是,它鼓励了我们去珍惜和爱护知识,让阅读成为一种仪式感十足的体验,而不是随手可弃的电子信息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