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西斯·培根》是约翰· 拉塞尔与20世纪著名肖像画家之一培根交谈几年的成果。随着培根于1992年的去世,这个富有独特远见的成果,成为人们了解20世纪伟大艺术家之一的直接翔实的材料。
##编辑+校译反反复复读了两三遍,最后成书不能说十分满意。不过喜爱弗兰西斯·培根的朋友还是不要错过。
评分##特别喜欢,这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艺术家写作,距离对象足够近、长期观察交往,又足够远、可以自由使用理论语言去编织阐释。培根在1945年创作上的关键性突破被拉塞尔描述为“顽固的白日梦”,并引用了理论家Ehrenzweig“的无意识扫描”来解释这种习惯,把这些与创作连接起来——诸如此类。
评分##可以作为德勒兹那本书的补充,有许多真实的不为人知的轶事,这个版本应该是修订版,因为作者John Russell早在1964年就写过一本同名书籍,德勒兹还把它当作参考书目。书里一些配图是黑白的,有一些配图和官网上的颜色不同,色差很严重。培根是天才无疑,感受力、眼力、表达力都能打破陈规!
评分##可以作为德勒兹那本书的补充,有许多真实的不为人知的轶事,这个版本应该是修订版,因为作者John Russell早在1964年就写过一本同名书籍,德勒兹还把它当作参考书目。书里一些配图是黑白的,有一些配图和官网上的颜色不同,色差很严重。培根是天才无疑,感受力、眼力、表达力都能打破陈规!
评分在这本介绍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小册子读到167页时候惊觉,二十世纪的视觉艺术,若说电影在多数时候囿于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的探寻的话,绘画或装置艺术无疑在讨论形而上学,前者需要具体情境,后者则可尽力抽象,徒论技艺与概念,如搞得跟重影儿似的培根这样。
评分##最近在翻译点关于画家培根的文稿,看了2-3本关于他的书,比如希尔维斯特,taschen, 德勒兹等,还是觉得这本最好,有深度,有广度,背景知识交代的不错,85+又找了不少相关电影来看。一看译者有吕澎
评分##生存还是毁灭?
评分##可以作为德勒兹那本书的补充,有许多真实的不为人知的轶事,这个版本应该是修订版,因为作者John Russell早在1964年就写过一本同名书籍,德勒兹还把它当作参考书目。书里一些配图是黑白的,有一些配图和官网上的颜色不同,色差很严重。培根是天才无疑,感受力、眼力、表达力都能打破陈规!
评分###补标 201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