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築結構專業技術資料精選(*二版) | ||
| 定價 | 98.00 | |
| 齣版社 | 化學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2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4月 | |
| 開本 | 16開 | |
| 作者 | 譚榮偉 等編著 |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 頁數 | 432 | |
| 字數 | 743 | |
| ISBN編碼 | 9787122311832 | |
| 重量 | 676 | |
*1章 建築結構常見術語及常用數據 1
1.1 建築結構常見專業術語 1
1.1.1 建築結構常見基本術語 1
1.1.2 建築結構構件和部件術語 2
1.1.3 建築結構材料常見基本術語 4
1.1.4 建築地基基礎常見基本術語 5
1.1.5 建築混凝土結構常見基本術語 6
1.1.6 建築砌體結構常見基本術語 7
1.1.7 建築鋼結構常見基本術語 8
1.1.8 建築組閤結構常見基本術語 9
1.2 常用符號及代號 9
1.2.1 常見數學符號 9
1.2.2 其他常見符號 10
1.2.3 羅馬數字與常見數字詞頭 10
1.2.4 常見門窗符號 10
1.2.5 材料強度符號 11
1.2.6 規格型號符號 11
1.2.7 常見化學元素符號 12
1.2.8 常見聚閤物材料符號 12
1.2.9 常見國傢和地區貨幣符號 13
1.3 常用單位換算 13
1.3.1 法定計量單位 13
1.3.2 長度單位換算 14
1.3.3 麵積單位換算 14
1.3.4 體積單位換算 14
1.3.5 質量單位換算 15
1.3.6 力學單位換算 15
1.3.7 物理單位換算 15
1.3.8 速度單位換算 16
1.3.9 度和弧度單位換算 16
1.3.10 時間換算 16
1.3.11 坡度與角度單位換算 16
1.3.12 溫度單位換算 17
1.3.13 其他單位換算關係 17
1.3.14 香港(澳門)te彆行政區常見單位換算 17
1.4 常用數值 18
1.4.1 一般常數 18
1.4.2 酸堿性(pH 值)判定參數錶 19
1.4.3 各種溫度(絕dui零度、水冰點和水沸點溫度)數值 19
1.5 常用數學計算公式 19
1.6 常見圖形麵積及體積計算 21
1.6.1 平麵圖形麵積計算 21
1.6.2 立體圖形體積計算 23
1.7 常見磚牆規格及磚數量計算 24
1.7.1 常見磚牆厚度及砌築方式 24
1.7.2 一立方米磚牆的磚數 24
1.8 常用氣象和地質參數 25
1.8.1 常見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含義 25
1.8.2 風力等級 27
1.8.3 降雨等級 27
1.8.4 寒涼冷熱氣候標準 27
1.8.5 地震震級和烈度 28
*2章 建築結構設計常用專業數據與公式 30
2.1 建築結構常用符號 30
2.1.1 材料強度符號 30
2.1.2 鋼材規格型號符號 31
2.2 結構力學基本計算公式 31
2.2.1 常用截麵幾何與力學特徵數據 31
2.2.2 簡支梁的反力、剪力、彎矩和撓度 36
2.2.3 懸臂梁的反力、剪力、彎矩和撓度 38
2.2.4 一端簡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彎矩和撓度 40
2.2.5 兩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彎矩和撓度 41
2.2.6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彎矩和撓度 43
2.3 等跨連續梁的內力及變形計算公式 45
2.3.1 兩跨等跨梁的內力和撓度計算 45
2.3.2 三跨等跨梁的內力和撓度計算 45
2.3.3 四跨等跨梁的內力和撓度計算 48
2.3.4 五跨等跨梁的內力和撓度計算 48
2.4 不等跨連續梁的內力計算公式 49
2.4.1 兩跨不等跨梁的內力計算 49
2.4.2 三跨不等跨梁的內力計算 51
2.5 雙嚮闆在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及變形 51
2.5.1 四邊簡支雙嚮闆 51
2.5.2 三邊簡支,一邊固定雙嚮闆 52
2.5.3 兩邊簡支,兩邊固定雙嚮闆 52
2.5.4 一邊簡支,三邊固定雙嚮闆 53
2.5.5 四邊固定雙嚮闆 53
2.5.6 兩邊簡支,兩邊固定雙嚮闆 54
2.6 拱的內力計算 54
2.7 剛架內力計算 58
2.7.1 “П” 字形剛架內力計算 58
2.7.2 “ ” 字形剛架的內力計算 63
第3章 建築結構常用材料簡介 67
3.1 建築常用材料 67
3.1.1 鋼材 67
3.1.2 建築鋼筋 69
3.1.3 水泥 71
3.1.4 混凝土 72
3.1.5 木材 73
3.1.6 石材 74
3.1.7 砂漿 75
3.1.8 石灰 76
3.1.9 玻璃 77
3.1.10 建築玻璃防人體衝擊規定 80
3.2 建築基礎常用材料 81
3.2.1 三閤土基礎 81
3.2.2 灰土基礎 82
3.2.3 毛石基礎 82
3.2.4 磚基礎 82
3.2.5 毛石混凝土基礎 83
3.2.6 混凝土基礎 83
3.2.7 鋼筋混凝土基礎 84
3.3 牆體常用材料 84
3.4 樓地麵常用材料 85
3.5 吊頂常用材料 86
3.6 牆柱麵常用材料 87
3.7 常用防水材料 89
3.8 其他常用結構材料 90
3.8.1 建築用砂 90
3.8.2 建築用卵石、碎石 91
3.8.3 建築用石膏 92
第4章 建築結構荷載 93
4.1 建築結構荷載類型 93
4.1.1 荷載類型 93
4.1.2 荷載計算取值原則 94
4.2 永jiu荷載計算要求 94
4.3 樓麵和屋麵活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95
4.3.1 民用建築樓麵均布活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95
4.3.2 工業建築樓麵活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96
4.3.3 屋麵活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97
4.3.4 施工和檢修荷載及欄杆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98
4.3.5 動力係數計算基本要求 99
4.3.6 屋麵積灰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99
4.4 雪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100
4.4.1 基本雪壓 100
4.4.2 屋麵積雪分布係數 100
4.5 風荷載計算基本要求 104
4.6 溫度作用荷載及偶然荷載要求 115
4.6.1 溫度作用荷載 115
4.6.2 偶然荷載 117
4.7 常用材料和構件的自重 117
4.7.1 常見木材自重 117
4.7.2 膠閤闆材自重 118
4.7.3 金屬礦産自重 118
4.7.4 石灰、水泥、灰漿及混凝土自重 119
4.7.5 瀝青、煤灰、油料自重 120
4.7.6 食品自重 121
4.7.7 土、砂、砂礫、岩石自重 121
4.7.8 磚及砌塊自重 122
4.7.9 建築用壓型鋼闆自重 123
4.7.10 樓地麵自重 124
4.7.11 頂棚自重 124
4.7.12 隔牆與牆麵自重 125
4.7.13 砌體自重 125
4.7.14 屋頂自重 126
4.7.15 屋架、門窗自重 127
4.7.16 其他雜項自重 127
4.7.17 建築牆闆自重 128
第5章 建築結構構造要求 129
5.1 砌體結構構造要求 129
5.1.1 砌體結構構造基本要求 130
5.1.2 砌體結構牆、柱的允許高厚比 132
5.1.3 砌體牆牆體裂縫預防措施 133
5.1.4 框架填充牆和夾心牆體設計 134
5.1.5 砌體結構的圈梁、過梁、牆梁、挑梁等基本構造要求 135
5.2 混凝土結構構造要求 137
5.2.1 鋼筋混凝土結構伸縮縫間距 137
5.2.2 混凝土保護層構造要求 138
5.2.3 鋼筋的錨固要求 139
5.2.4 鋼筋連接要求 139
5.2.5 縱嚮受力鋼筋的小配筋率 141
5.3 混凝土結構構件構造要求 142
5.3.1 混凝土闆構造基本要求 142
5.3.2 混凝土梁構造要求 144
5.3.3 混凝土柱構造要求 148
5.3.4 混凝土牆體構造 149
5.3.5 預應力混凝土構造規定 150
5.4 鋼結構構造基本要求 151
5.4.1 鋼材料的質量等級要求 151
5.4.2 鋼結構構造基本規定 154
5.5 建築結構抗震構造要求 154
第6章 建築結構抗震設計 155
6.1 建築抗震設防分類和設防標準 155
6.1.1 建築抗震設防分類 155
6.1.2 建築抗震設防標準 155
6.2 抗震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 156
6.3 全國各地建築抗震設防烈度分組錶 156
6.4 建築抗震對結構材料的要求 184
6.4.1 對結構材料的基本要求 184
6.4.2 建築抗震砌體結構材料要求 184
6.4.3 建築抗震混凝土結構材料要求 185
6.4.4 建築抗震鋼結構材料要求 186
6.5 建築抗震對結構體形等其他要求 187
6.5.1 建築抗震對建築體形布置要求 187
6.5.2 建築非結構構件抗震要求 187
6.6 場地、地基和基礎抗震設計要求 188
6.6.1 場地、地基和基礎抗震基本要求 188
6.6.2 基礎抗震承載力驗算要求 189
6.7 建築地震作用和結構抗震驗算基本要求 190
6.7.1 建築水平地震作用計算基本要求 190
6.7.2 建築竪嚮地震作用計算基本要求 190
6.7.3 建築結構的截麵抗震驗算基本要求 190
6.7.4 計算地震作用時建築重力荷載取值要求 190
6.7.5 建築結構的地震影響係數 191
6.8 建築結構抗震構造要求及措施 191
6.8.1 框架結構梁抗震構造措施 191
6.8.2 框架結構柱抗震構造措施 193
6.8.3 抗震牆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196
6.8.4 框架——抗震牆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196
6.8.5 多層磚砌體結構房屋抗震構造措施 197
6.8.6 多層砌塊房屋抗震構造措施 202
6.8.7 底部框架-抗震牆砌體房屋抗震構造措施 203
6.8.8 鋼結構(含多層、高層) 抗震構造措施 205
6.9 砌體結構(含多層砌體、底部框架砌體) 建築抗震設計要求 208
6.9.1 砌體結構建築層數、層高和總高度限值要求 208
6.9.2 砌體結構建築牆體抗震要求 209
6.9.3 砌體結構防震縫設置要求 210
6.9.4 底部框架-抗震牆砌體結構建築抗震設置要求 210
6.10 鋼筋混凝土結構(含多層、高層) 建築抗震設計要求 210
6.10.1 現澆鋼筋混凝土房屋的結構類型和大高度限值、抗震等級 210
6.10.2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梯間抗震設置要求 214
6.10.3 現澆鋼筋混凝土房屋防震縫設置要求 214
6.10.4 闆柱——抗震牆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215
6.10.5 筒體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216
6.11 鋼結構房屋(包括多層和高層) 抗震設計要求 217
6.11.1 鋼結構民用房屋的結構類型和大高度限值 217
6.11.2 鋼結構民用房屋抗震等級 217
6.11.3 鋼結構民用房屋防震縫設置要求 218
6.11.4 鋼結構民用房屋樓闆及地下室抗震要求 218
6.11.5 鋼結構抗震阻尼比、連接係數等計算參數 218
6.12 非建築結構主體構件(設備) 抗震設計要求 219
6.12.1 建築非結構構件抗震要求 219
6.12.2 建築附屬機電設備抗震要求 219
6.13 地下建築抗震設計要求 220
6.14 其他建築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220
6.14.1 高強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構造措施 220
6.14.2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220
第7章 建築地基基礎 221
7.1 建築地基基礎基本要求 221
7.1.1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及設計年限 221
7.1.2 地基基礎設計穩定性驗算、變形驗算要求 222
7.2 建築地基岩土分類 223
7.3 地基計算要求 226
7.3.1 基礎埋置深度要求 226
7.3.2 地基承載力計算要求 227
7.3.3 地基變形計算要求 228
7.3.4 地基穩定性計算要求 229
7.4 建築結構基礎 230
7.4.1 無筋擴展基礎 230
7.4.2 擴展基礎 231
7.4.3 柱下條形基礎 233
7.4.4 高層建築筏形基礎 234
7.4.5 樁基礎 236
7.4.6 岩石錨杆基礎 240
7.5 建築基坑工程 241
7.5.1 基坑工程設計年限及安全等級 241
7.5.2 基坑工程支護結構類型 241
7.5.3 基坑工程設計及施工基本要求 242
7.6 地基基礎檢測及監測要求 243
7.6.1 地基基礎檢驗基本要求 243
7.6.2 地基基礎檢驗方法 244
7.6.3 地基基礎監測要求 245
第8章 混凝土結構 247
8.1 混凝土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47
8.1.1 混凝土結構的安全等級 247
8.1.2 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年限 248
8.1.3 混凝土結構暴露的環境類彆 248
8.1.4 混凝土結構撓度限值要求 248
8.1.5 混凝土結構裂縫限值要求 249
8.1.6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要求 250
8.2 混凝土結構材料 250
8.2.1 混凝土等級 250
8.2.2 混凝土基本計算參數 250
8.2.3 鋼筋等級 251
8.2.4 鋼筋基本計算參數 252
8.2.5 鋼筋並筋配置要求 254
8.2.6 鋼筋、鋼絞絲、鋼絲的公稱直徑、公稱截麵麵積及理論質量 255
8.3 混凝土結構構造要求 255
8.4 混凝土結構構件基本規定 256
8.4.1 混凝土結構闆基本規定 256
8.4.2 混凝土結構梁基本規定 257
8.4.3 混凝土結構柱、梁柱節點基本規定 260
8.4.4 混凝土結構牛腿基本規定 262
8.5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3
8.5.1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基本要求 263
8.5.2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材料要求 263
8.5.3 高層建築適用高度和高寬比 264
8.5.4 高層建築結構縫設置基本要求 265
8.5.5 高層建築樓闆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5
8.5.6 高層建築框架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5
8.5.7 高層建築剪力牆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6
8.5.8 高層建築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6
8.5.9 高層建築筒體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6
8.5.10 高層建築混閤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7
8.5.11 復雜高層建築結構設計基本要求 268
8.5.12 高層建築基礎及地下室設計基本要求 269
第9章 鋼結構 270
9.1 鋼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270
9.1.1 一般設計要求 270
9.1.2 鋼材設計參數 270
9.2 鋼結構構造要求 273
9.3 鋼結構設計計算要求 274
9.3.1 受彎構件的計算要求 274
9.3.2 軸心受力構件和拉彎、壓彎構件的計算要求 274
9.3.3 鋼結構疲勞計算要求 277
9.3.4 鋼結構連接設計計算要求 277
9.3.5 鋼結構塑性設計要求 278
9.3.6 鋼管結構 279
9.3.7 鋼與混凝土組閤梁結構 279
9.4 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 281
9.4.1 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基本要求 281
9.4.2 高層民用建築鋼結構適用的大高度和高寬比 282
9.4.3 高層建築鋼結構基礎及地下室 282
9.4.4 高層建築鋼結構材料要求 282
9.4.5 高層建築鋼結構鋼材設計參數 283
9.4.6 高層建築鋼結構柱與柱的連接設計要求 285
9.4.7 高層建築鋼結構梁與梁連接設計要求 287
9.4.8 高層建築鋼結構鋼柱腳連接設計要求 288
9.5 鋼結構常用設計數據 289
9.5.1 受彎構件的撓度容許值 289
9.5.2 H 型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290
9.5.3 剖分T 型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295
9.5.4 熱軋槽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298
9.5.5 熱軋工字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301
9.5.6 熱軋圓鋼和方鋼的尺寸及理論質量 303
9.5.7 熱軋六角鋼和八角鋼的尺寸及理論質量 305
9.5.8 銀亮鋼的尺寸及理論質量 307
9.5.9 冷拉圓鋼、方鋼、六角鋼的尺寸及理論質量 308
9.5.10 熱軋扁鋼的尺寸及理論質量 310
9.5.11 熱軋工具鋼扁鋼的尺寸及理論質量 310
9.5.12 熱軋等邊角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314
9.5.13 熱軋不等邊角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317
9.5.14 熱軋L 型鋼截麵尺寸、截麵麵積、理論質量及截麵特性 321
9.5.15 熱軋圓盤條截麵尺寸、外形、理論質量及允許偏差 322
9.5.16 不銹鋼熱軋等邊角鋼的型號規格及其參數 324
9.5.17 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的型號規格及其參數 325
9.5.18 通用冷彎開口型鋼的型號規格及其參數 335
9.5.19 無縫鋼管的型號規格及其參數 341
9.5.20 不銹鋼小直徑無縫鋼管的型號規格及其參數 358
9.5.21 熱軋鋼闆和鋼帶的型號規格及其參數 359
*10章 砌體結構 360
10.1 砌體材料 360
10.1.1 砌體材料強度等級 361
10.1.2 砌體設計技術參數 362
10.2 砌體結構基本要求 367
10.2.1 砌體結構的安全等級 367
10.2.2 砌體結構房屋的靜力計算規定 367
10.3 砌體結構構造及其計算要求 369
10.4 砌體結構圈梁和過梁等設置要求 369
10.4.1 砌體結構圈梁設置要求 369
10.4.2 砌體結構過梁設置要求 370
10.4.3 砌體結構牆梁(托梁) 設置及構造要求 370
10.4.4 砌體結構挑梁設置要求 372
10.5 砌體結構抗震設計要求 372
10.6 砌體結構耐久性要求 372
*11章 組閤結構 374
11.1 組閤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374
11.1.1 組閤結構材料基本要求 374
11.1.2 組閤結構結構體係及結構構件類型 375
11.1.3 組閤結構房屋大適用高度 376
11.1.4 組閤結構房屋的抗震等級 376
11.1.5 組閤結構型鋼混凝土梁及組閤樓闆撓度限值 377
11.1.6 組閤結構型鋼混凝土梁大裂縫寬度限值 378
11.1.7 組閤結構基本構造要求 378
11.2 組閤結構連接構造規定 379
11.2.1 組閤結構型鋼混凝土柱的連接構造 379
11.2.2 組閤結構矩形鋼管混凝土柱的連接構造 380
11.2.3 組閤結構圓形鋼管混凝土柱的連接構造 381
11.2.4 組閤結構梁與梁連接構造 382
11.2.5 組閤結構梁與牆連接構造 382
11.2.6 組閤結構斜撐與梁、柱連接構造 383
11.2.7 組閤結構鋼筋與鋼構件連接構造 383
11.2.8 組閤結構抗剪連接件構造 384
11.3 組閤結構主要構件設計要求 384
11.3.1 型鋼混凝土框架梁和轉換梁 384
11.3.2 型鋼混凝土框架柱和轉換柱 386
11.3.3 矩形鋼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轉換柱 389
11.3.4 圓形鋼管混凝土框架柱和轉換柱 390
11.3.5 型鋼混凝土剪力牆 392
11.3.6 鋼闆混凝土剪力牆 393
11.3.7 鋼與混凝土組閤梁 394
11.3.8 組閤樓闆 394
*12章 煙囪、網架和木結構及高聳結構 397
12.1 煙囪結構 397
12.1.1 煙囪結構安全等級要求 397
12.1.2 煙囪結構基本設計要求 398
12.1.3 煙囪結構材料要求 401
12.1.4 磚煙囪結構構造要求 402
12.1.5 鋼筋混凝土煙囪(單筒式) 構造要求 404
12.1.6 鋼筋混凝土煙囪基礎構造 406
12.1.7 煙道的計算和構造 407
12.1.8 煙囪航空障礙燈和標誌 408
12.2 空間網架結構 409
12.2.1 常用空間網架形式 409
12.2.2 空間網架設計基本規定 412
12.2.3 空間網架結構撓度容許值 413
12.2.4 空間網架設計構造要求 413
12.3 木結構 418
12.3.1 木結構材料規定 418
12.3.2 木結構設計一般規定 420
12.3.3 木結構設計技術參數 420
12.3.4 木結構連接及其受力計算 422
12.3.5 木結構防火設計 423
12.3.6 木結構其他相關知識 424
12.4 高聳結構 427
12.4.1 高聳結構的安全等級和荷載 427
12.4.2 高聳結構一般要求 427
12.4.3 鋼塔架和桅杆結構要求 428
12.4.4 電視塔和水塔支筒等混凝土圓筒形塔要求 429
12.4.5 高聳結構地基基礎要求 430
參考文獻 432
這本書我早就想入手瞭,作為一名剛剛畢業不久的建築結構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理論知識儲備和實際工程經驗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鴻溝。很多時候,在圖紙審查或者現場溝通時,會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或者理解不夠深入的節點設計,這時候就需要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提煉核心要點,並能快速查閱的參考資料。《建築結構專業技術資料精選(二版)》這個名字聽起來就非常契閤我的需求,尤其是“精選”和“技術資料”這幾個字,讓我對它寄予厚望。我希望它能夠像一本武功秘籍一樣,幫助我快速掌握建築結構設計的關鍵技巧和難點,尤其是那些在學校裏學不到、在實際項目中又經常碰到的“硬骨頭”。比如,對於一些特殊結構形式的處理,或者在某些復雜工況下的荷載取值和計算方法,如果書中能有詳細的案例分析和計算實例,那就太完美瞭。另外,我更關注的是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如何將設計意圖準確、清晰地錶達在圖紙上,包括各種構造節點、連接方式的詳圖繪製,以及在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規避措施。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經驗性的指導,我會覺得物超所值。
評分作為一個建築行業的愛好者,我對各種建築設計和施工技術都充滿瞭好奇。雖然我不是專業齣身,但通過閱讀相關的書籍,我能從中獲得很多樂趣,也能對身邊熟悉的建築有更深的理解。這本書的題目《建築結構專業技術資料精選(二版)》雖然聽起來非常專業,但我相信它所涵蓋的內容一定能為我揭示建築背後不為人知的“骨骼”和“血脈”。我特彆好奇的是,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經典建築項目的結構設計案例,比如那些宏偉的摩天大樓,或是具有曆史意義的古建築的修復與加固。我希望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復雜的結構原理,比如如何讓高層建築屹立不倒,如何設計齣跨度驚人的橋梁。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關於結構工程師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趣事,或者一些關於結構力學背後的小故事,那一定會讓閱讀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博學的老師,在我知識的海洋裏點亮一盞燈,讓我能看到更多精彩的風景。
評分我是一名對現代建築技術充滿興趣的建築係學生,正努力在理論學習和實際應用之間尋找平衡。目前,我正在深入學習建築結構課程,並在準備相關的設計項目。這本書的名字《建築結構專業技術資料精選(二版)》引起瞭我的極大興趣,尤其是我在進行畢業設計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在教材上找不到詳細解答的復雜問題,或者需要參考大量實際工程案例來輔助我的設計。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豐富的案例研究,涵蓋不同類型的建築結構,例如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鋼結構等,並在每個案例中詳細解析其結構體係的特點、關鍵荷載的計算方法、以及重要的構造措施。此外,我對於“建築結構施工圖設計”部分尤為關注,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規範、準確地繪製結構施工圖,包括鋼筋構造、節點處理、荷載信息標注等關鍵環節。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結構優化、綠色建築結構設計方麵的思考,或者介紹一些新興的結構設計軟件和技術,那將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大有裨益。
評分我是一名資深的建築結構工程師,在行業內摸爬滾打十幾年,見過各種各樣的項目,也處理過無數技術難題。近些年,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以及設計規範的不斷更新,總感覺自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充電,纔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學習和鞏固知識的絕佳機會。我尤其看重的是其“工業農業技術”和“建築水利”的分類,這錶明它不僅僅局限於普通的民用建築結構,還涵蓋瞭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工業建築結構往往涉及到更嚴苛的荷載要求和更復雜的工藝流程,水利建築結構則對防滲漏、抗腐蝕等方麵有特殊的要求。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些領域的結構設計難點,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那將極大地拓展我的知識視野。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鋼結構、混凝土結構以及混閤結構在工業廠房、水工大壩等特殊工程中的應用案例,以及相關的設計規範解讀和計算要點。當然,如果能有關於抗震、抗風等極端荷載下的設計策略,那就更錦上添花瞭。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建築結構專業技術資料精選(二版)》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因為它觸及瞭我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建築結構施工圖設計”。我是一名專注於施工圖設計的工程師,日常工作就是將概念設計轉化為可執行的圖紙,確保建築物的安全、經濟和美觀。這中間涉及到的細節、經驗和技巧是無法輕易從書本上獲得的,往往需要大量的實踐和摸索。因此,我非常希望能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實用的、經過實踐檢驗的“乾貨”。我關注的重點在於書中是否能提供詳盡的施工圖繪製指南,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常用節點(如梁柱節點、基礎節點、樓闆節點、牆體連接節點等)的詳圖設計原則和常用做法;如何根據不同的建築類型和結構體係,閤理布置鋼筋,編製可靠的配筋圖;如何準確錶達各種構造要求,如沉降縫、伸縮縫、隔震縫等的設計與詳圖;以及在設計中如何考慮施工的可行性和經濟性。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高質量的節點詳圖示例,並附帶詳細的文字說明和設計思路,那我相信它將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