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辑推荐
1.日本制造业研究大师、IE实战专家田村孝文。
2.国内介绍鲜少的国际先进管理理念。
3.标准时间之于管理的重要性不亚于货币之于生活。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日本制造业研究大师田村孝文所著,作者指出,以“标准时间”为名的新刊书籍多如牛毛。当出版社询问笔者是否可以写一本入门书时,说实话当时笔者还有点犹豫。虽然笔者也想趁此机会完成一些整理工作,但心里隐隐地有些担心,因为笔者擅长的是制造业中标准时间的专业管理,然而将其整理成书是否会有市场则心存忐忑。
暂且不谈这些杞人忧天的事情,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标准时间的必要性,我们会发现最近标准时间在制造业以外的各行各业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代表性的例子便是餐馆、超市、银行等服务业机构。其中有一部分机构与制造业一样,需要为了制订人员计划和设备计划而设定标准时间,还有一些政府机关也开始使用标准时间来重新审视人员配置标准以及计划标准。此外,医院等机构也逐渐开始采取人员配置计划,笔者就曾经参加过X光技师的标准时间设定项目。
随着产业界对标准时间需求的日益增长,或许人们对与之相关的入门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吧。
本书的结构大体分为:
1. 标准时间的结构;
2. 设定、达到标准时间的方法;
3. 缩短所设定的标准时间的方法;
4. 标准时间的实际应用方法。
具体分为:第1章 如何使用标准时间。主要包括:标准时间的相关业务,IE与标准时间的历史,生产率与标准时间,生产率的三大因素:制造方法(Method)、绩效(Performance)、利用率(Utilization)。
第2章 标准时间的构成。分为:标准时间的定义,“正常速度”是怎样的速度,“宽放”的概念,标准时间由哪些因素构成,标准时间的作用,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标准时间本身的必要条件、设定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使用以及维护管理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等。
第3章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具体分为:标准时间设定方法的类型:经验上的估测;观察测定实际作业、利用标准时间的资料,标准时间的设定步骤,时间研究,评价,工作采样,各种PTS法,PTS法的优点与界限:使用PTS法设定标准时间时的优点、PTS法的界限,MTM方法,放手RL(表VI),拆卸D(表VII),移动视线和对准焦点(表VIII),全身动作(表IX),同时动作(表X),MOST,,标准时间数据,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等。
第4章 缩短标准时间的五个步骤。主要包括:缩短标准时间的步骤,为现在的作业方法建模,新作业方法的基本设计,新作业方法的详细设计:作业要素的分配、瓶颈工序的讨论、详细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总结新作业方法,新作业方法的实施及跟踪等。
第5章 方法改善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P-Q分析,工序分析,作业分析、动作分析,人机图,作业时间图,改善构想的形成方法:头脑风暴、改善的四项原则:ECRS、5W1H、追求目标的原则等。
第6章 为了达成标准时间的绩效管理。分为:绩效管理的效果,绩效管理系统,根据绩效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公平、准确地评价,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责任在于作业人员的绩效损失,降低作业绩效损失的方法与步骤,绩效管理中监督人员的职责,第一线监督人员的理想状态等。
第7章 通过标准时间维持、提高生产率的方法。包括:项目编组,重新评价、改善标准方法,重新评价、修改标准时间,根据标准时间管理、提高绩效,高绩效安定期的活动,高水准安定期的活动,提高预测、计划的精确度,交货期、产量、质量、成本与绩效的关系等。
第8章 各部门如何有效利用标准时间。主要分为:制造部门,生产管理部门,成本估计、成本计算部门,设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
本书主要探讨制造业危机突围方法,对时下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招工难应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田村孝文(Tamura Takafumi)
株式会社日本能率协会咨询 高级顾问
1967年毕业于广岛大学工学院机械工学系。1973年成为日本能率协会的一名顾问,之后针对以日本企业为首,包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企业在内进行了生产率、质量提升、生产管理、改善等方面的咨询。其间作为作业测定推进小组的一员,参与了设计工序、设定标准时间的计算机系统(CAPLE)及标准时间系统MOST的引进、普及工作。之后作为日本能率协会的顾问,在美国驻留了约8年时间。
目 录第1章 如何使用标准时间
1-1 标准时间的相关业务
1-2 IE与标准时间的历史
(1)IE的定义
(2)IE的历史
(3)标准时间领域的计算机化
1-3 生产率与标准时间
1-4 生产率的三大因素
(1)制造方法(Method)
(2)绩效(Performance)
(3)利用率(Utilization)
第2章 标准时间的构成
2-1 标准时间的定义
2-2 “正常速度”是怎样的速度
2-3 “宽放”的概念
2-4 标准时间由哪些因素构成
2-5 标准时间的作用
2-6 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
(1)标准时间本身的必要条件
(2)设定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
(3)使用、维护管理标准时间的必要条件
第3章 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
3-1 标准时间设定方法的类型
(1)经验上的估测
(2)观察、测定实际作业
(3)利用标准时间的资料
3-2 标准时间的设定步骤
3-3 时间研究
3-4 评价
3-5 工作采样
3-6 各种PTS法
3-7 PTS法的优点与界限
(1)使用PTS法设定标准时间时的优点
(2)PTS法的界限
3-8 MTM方法
(1)伸手R、搬运M(表I、表II)
(2)旋转 T、加压 AP(表III)
(3)抓取 G (表IV)
(4)对准 P (表V)
(5)放手RL (表VI)
(6)拆卸D(表VII)
(7)移动视线和对准焦点(表VIII)
(8)全身动作(表IX)
(9)同时动作(表X)
3-9 MOST
(1)普通移动顺序
(2)受控移动顺序
(3)使用工具顺序
3-10 标准时间数据
3-11 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
(1)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的历史
(2)使用计算机设定标准时间系统的优点
(3)MOST for Windows、MOST Data Manager
(4)MTM-LINK
第4章 缩短标准时间的五个步骤
4-1 缩短标准时间的步骤
4-2 为现在的作业方法建模
4-3 新作业方法的基本设计
4-4 新作业方法的详细设计
(1)作业要素的分配
(2)瓶颈工序的讨论
(3)详细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
4-5 总结新作业方法
4-6 新作业方法的实施及跟踪
第5章 方法改善的分析方法
5-1 P-Q分析
5-2 工序分析
5-3 作业分析、动作分析
5-4 人机图
5-5 作业时间图
5-6 改善构想的形成方法
(1)头脑风暴
(2)改善的四项原则:ECRS
(3)5W1H
(4)追求目标的原则
第6章 为了达成标准时间的绩效管理
6-1 绩效管理的效果
6-2 绩效管理系统
6-3 根据绩效管理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1)公平、准确地评价
(2)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
6-4 责任在于作业人员的绩效损失
6-5 降低作业绩效损失的方法与步骤
6-6 绩效管理中监督人员的职责
6-7 第一线监督人员的理想状态
第7章 通过标准时间维持、提高生产率的方法
7-1 项目编组
7-2 重新评价、改善标准方法
7-3 重新评价、修改标准时间
7-4 根据标准时间管理、提高绩效
7-5 高绩效安定期的活动
(1)高水准安定期的活动
(2)提高预测、计划的精确度
(3)交货期、产量、质量、成本与绩效的关系
第8章 各部门如何有效利用标准时间
8-1 制造部门
8-2 生产管理部门
8-3 成本估计、成本计算部门
8-4 设计部门
8-5 设备管理部门
8-6 生产技术部门
8-7 质量管理部门
补充资料
参考文献
第1章 如何使用标准时间
1—4 生产率的三大因素
在制造管理领域,一般使用综合劳动生产率来测定作业人员的生产率。
前文中已经提到,生产率一般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用产量除以资本即可计算出资本生产率,用产量除以设备套数或设备金额即可计算出设备生产率,同样,用产量除以劳动人数或是劳务费的话即可计算出劳动生产率。
在讨论生产率之际,我们有时会涉及附加价值生产率。 所谓附加价值生产率是指销售价格减去材料费用和订购原料的费用后除以劳动量得出的数值,它表示的是由企业创造的价值(附加价值),与企业内利益增长直接相关,因此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指标。
生产率听上去有点深奥,简单地说就是投入的工时所获得的产量,该概念表示了每个人、每台设备,或是每份投入金额的产量(生产额),在经营管理方面比较产量的多少更加重要。
……
拿到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个厚重而充满力量的书名,以及那份沉甸甸的重量,瞬间就感觉手里捧着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一本凝聚了无数智慧的宝典。我一直对精益制造的理念深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真正落地、提升效率的方法论。而这本书,恰恰点明了“标准时间管理”这一核心,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从“图解生产实务”这个副标题,我能预感到它不会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会用直观、易懂的图示来解析复杂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技巧。更何况,它还位列“日精益制造大系”的第六卷,这意味着它承载着系列一贯的高水准和深度。而最后“稻盛和夫齐名的制造业大师田村孝文指定”的标签,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充满了信心。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究竟会提供哪些具体的“标准时间”设定方法,又将如何通过图解的形式,把那些抽象的管理概念转化为生动的生产场景,帮助我们优化每一个环节,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有分量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沉甸甸的纸张质感和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一看就是那种能让人坐下来静下心来啃的书。虽然书名里“标准时间管理”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副标题“图解生产实务”让我立刻来了精神。我一直觉得,理论再好,不如实际操作来得实在。而且,它还强调是“日精益制造大系”系列中的一本,这品质绝对有保障,毕竟日本在精益制造方面的造诣是世界公认的。更不用说,这书还得到了稻盛和夫齐名的制造业大师田村孝文的“指定”,这个背书简直是金字招牌,让人对其内容充满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看看,是不是真的能像书名和推荐人所说的那样,把复杂的生产管理变得清晰明了,甚至用图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原则,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在哪些具体的生产环节上提供“标准时间管理”的解决方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图解”来帮助我们理解和落地。
评分捧着这本书,一种沉甸甸的质感扑面而来,我立刻被其厚重的封面和明确的书名所吸引。“标准时间管理”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对效率和精度的追求,是我一直以来在工作中非常关注的课题。而“图解生产实务”则进一步点明了本书的实用价值,我深信,将复杂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通过图示来呈现,会大大降低理解和执行的门槛。它更是“日精益制造大系”系列中的重要一员,这意味着它在精益制造领域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体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获得了“稻盛和夫齐名的制造业大师田村孝文指定”,这个头衔的分量不言而喻,让我对书中内容的质量和权威性充满信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如何在生产实务中建立科学的标准时间,并且通过丰富的图解,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改进点,从而切实地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感和沉甸甸的份量。“标准时间管理”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对效率提升的无限遐想,毕竟在快速变化的生产环境中,精准的时间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图解生产实务”,更是点明了本书的实践性和易读性,我一向认为,那些抽象的管理理论,只有通过直观的图示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它又是“日精益制造大系”的第六卷,这让我对其在精益制造领域的专业性和深度有了极高的预期,毕竟日本在这一领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稻盛和夫齐名的制造业大师田村孝文指定”这一标签,这不仅是对本书内容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权威性的有力背书。我非常好奇,这本书将如何通过图解的方式,系统地阐述标准时间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它将为我们揭示哪些在生产实务中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从而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其厚重的分量和扎实的装帧所吸引,瞬间就感受到一股严谨而专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标准时间管理”这个主题,对于任何一个制造业从业者来说,都是关乎效率和成本的核心命题。而“图解生产实务”的副标题,则让我看到了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希望,我一直认为,只有将复杂的概念可视化,才能真正地让它在生产线上落地生根。这本书属于“日精益制造大系”,这本身就代表着其在高品质和专业深度上的承诺,毕竟日本在精益制造领域的贡献一直是行业标杆。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得到了“稻盛和夫齐名的制造业大师田村孝文指定”,这无疑是给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加持了最强力的背书,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和敬畏。我迫切地想了解,这本书将如何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地讲解标准时间管理的精髓,并提供那些在实际生产中可操作、可借鉴的实操案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