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版 次:1
页 数:287
字 数:50000
印刷时间:2017年01月01日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是否套装: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8056139
所属分类:
图书>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公共课
编辑推荐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书目:n
《内在经验》n
[法]乔治·巴塔耶著程小牧译n
《文艺杂谈》(即出)n
[法]保罗·瓦莱里著段映虹译n
《梦想的诗学》(即出)n
[法]加斯东·巴什拉著刘自强译n
《罗兰·巴特论戏剧》(待出)n
[法]罗兰·巴特著罗湉译n
《成人之年》(待出)n
[法]米歇尔·莱里斯著王彦慧译n
《异的考验:浪漫主义时期德国的文化与翻译》(待出)n
[法国]安托万·贝尔曼著章文译n
内容推荐
《内在经验》是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之种。
法国思想家巴塔耶的这部著作,是部不同寻常的作品。它是作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份隐秘的个人心灵纪录,是巴塔耶的部代表作。n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重创,亲历两次世界大战的巴塔耶,于灾难中不断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欧洲启蒙传统。循着尼采的轨迹,他试图以经验和直觉的方式,探讨主体如困兽般的处境及超yue界限的可能。本书的思想核心仍是对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批判,包含着对笛卡尔、黑格尔的反思或对尼采、兰波、普鲁斯特的解读。这部书介于哲学与文学之间,思辩、叙事与诗歌杂糅,分析、想象与抒情并置。
《内在经验》的出版,在法国知识界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和深远的影响。拉康、福柯、德里达等思想家深受启发,推进了巴塔耶对主体精神结构的剖析、对知识系统的怀疑、对形而上学的反思。罗兰?巴特则关注巴塔耶的写作行为所打开的多元文本空间。
作者简介
乔治·巴塔耶(1897—1962),法国思想家、作家。《内在经验》(1943)是其代表作,也是阐释其思想缘起和方法的关键作品。与同时代法国知识分子样,巴塔耶亲历两次大战,在幻灭中不断反思欧洲社会矛盾与启蒙传统。循着尼采的轨迹,巴塔耶试图从经验和直觉出发探讨精神主体如困兽般的处境及超yue界限的可能,其思想核心仍是对笛卡尔式理性主义的批判,而写作风格是解构式的,借用冥想与诗,撕开层层意指,着力挖掘语言本身的潜在力量。巴塔耶将此书列为其“非神学”概要的部。“非神学”并非“反神学”,而是以类似宗教神秘主义的方式探寻种无上帝的极限。“内在经验”将生命主体和认知客体在较炽热的状态中融合,在种语言不能限定其界限的未知中,通过迷狂探索精神的极端状态(如在死亡、色情、极苦中所达到的状态,非语言或非逻辑所达到的交流)。
目 录
“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总序 ……………………………
非常内在的经验(中文版导言)… ……………………… 1
译者前言…………………………………………………11
前言…………………………………………………… 17
部分 内在经验导论草稿n
服从教条的奴性(及神秘主义)批判… … 25
二 经验,的,的价值… ……… 30
三 种方法的原则与个共同体的原则… … 36
第二部分 极苦n
第三部分 极苦之前(或喜剧)n
我想把自己带到塔尖… ………………………… 128
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个骗局… ……………… 133
天之蓝… ………………………………………… 148
迷宫(或存在的构成)… ………………………… 156
“交流”… ………………………………………… 175
第四部分 《极苦》附言(或新神秘主义神学)
Ⅰ 上帝… ……………………………………… 190
Ⅱ 笛卡尔… …………………………………… 195
Ⅲ 黑格尔… …………………………………… 200
Ⅳ 迷狂… ……………………………………… 206
对部分失败经验的记叙… ………………… 206
番题外话,论面对客体的迷狂:
个点… …………………………………… 210
第二番题外话,论空无中的迷狂… ……… 223
续写与记叙的结尾… ……………………… 227
Ⅴ 命运… ……………………………………… 233
Ⅵ 尼采… ……………………………………… 237
论献祭或切都是牺牲品………………… 237
题外话,论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诗意… … 243
论献祭或切都是牺牲品(续写及n
结尾)………………………………………… 272
第五部分 百合盈手赠n
荣归主颂… ……………………………………… 283
我是谁… ………………………………………… 284
星辰… …………………………………………… 285
诗… ……………………………………………… 286
上帝… …………………………………………… 287
初次翻开这本书,我被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所吸引。巴塔耶的文字并非流畅的叙事,而更像是意识流的碎片,充满了跳跃和隐喻。他对于“内在经验”的探索,并非停留于表面的情绪宣泄,而是深入到存在的本源,探讨个体在极端境遇下如何定义自我,如何理解痛苦与快感的辩证关系。我尤其着迷于他对“非生产性”消费和“浪费”的论述,这与我们当下社会推崇的效率和理性完全背道而驰。他似乎在提醒我们,生命中那些看似无意义、甚至“浪费”的时刻,恰恰可能蕴含着最深刻的体验和真正的自由。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理解,不如说更像是一种感应,一种与作者内心深处思想的共振。这本书需要耐心,更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纳那些可能颠覆常识的观点。
评分《内在经验》这本书,就像是通往一个隐秘国度的地图。乔治·巴塔耶以他独特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人类内心深处那些最原始、最不为人知的角落。他笔下的“内在经验”,并非是简单的喜怒哀乐,而是那些触及生命本质的、充满张力的体验,是关于死亡、欲望、神圣和个体存在的终极拷问。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与自己灵魂的深度对话,一次对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的彻底审视。我发现,巴塔耶所探讨的那些极端的情感和行为,并非只是脱离现实的幻想,而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可能性。这本书挑战了我们对“正常”的定义,也迫使我们去思考,真正的自由是否存在于打破禁忌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复杂的,既有震撼,也有迷惑。乔治·巴塔耶以一种近乎冥想的方式,深入探讨了“内在经验”的本质。他所描绘的那些极端、甚至令人不安的场景,并非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揭示个体在超越理性界限时所能达到的某种深邃的体验。我常常在阅读中停下来,思考他关于“神圣”与“禁忌”的论述,思考个体如何在极端的边缘找到自身的真实。这种体验,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更接近于一种宗教式的虔诚,一种对生命最本源力量的敬畏。他的文字充满了象征意义,需要读者付出相当的努力去解读,但一旦有所领悟,那种精神上的冲击是巨大的。
评分这本《内在经验》真是让人读得心潮澎湃,完全不是那种一眼望到底的浅显读物。乔治·巴塔耶以一种近乎残酷的坦诚,将个体最隐秘、最难以启齿的欲望和体验剥离开来,展现在读者面前。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场深入灵魂的拷问。读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他那些极端的、甚至带点禁忌的论述所震撼,但细细品味,却又能从中捕捉到一种强烈的真实感。他笔下的“内在经验”并非是抽象的哲学思辨,而是渗透在身体、情感、甚至是最原始的生理反应中的一种深刻的觉知。这种觉知,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痛苦、迷狂,甚至是自我毁灭的冲动,但正是这种触碰禁忌的体验,才构成了个体最核心的存在。他似乎在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理性与道德框架,迫使我们去审视那些被压抑、被忽视的内心深处。
评分不得不说,《内在经验》是一本极具挑战性的作品。乔治·巴塔耶将我们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一个关于极端情感、非理性欲望以及自我消解的奇妙世界。他的文字如同锐利的刀锋,毫不留情地剖析着人性的幽暗角落,那些我们试图隐藏、回避的本能冲动,在他的笔下却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意味。我时常在阅读中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仿佛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愿意承认的部分。但正是这种不适,让我开始反思,关于我们所谓的“正常”,关于社会的规范,关于个体存在的真正意义。这本书并非旨在提供慰藉或答案,而是提出问题,激发思考,让我们去直面那些隐藏在文明面具下的原始渴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