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摺學4:對摺、切割、展開、彈起,給所有設計師的POP-UP大師課 港颱繁體中文圖書

設計摺學4:對摺、切割、展開、彈起,給所有設計師的POP-UP大師課 港颱繁體中文圖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保羅.傑剋森 著
圖書標籤:
  • 摺紙設計
  • 立體書
  • POP-UP
  • 設計
  • 摺學
  • 工藝
  • 視覺藝術
  • 紙工
  • 創意
  • 書籍藝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善本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城邦-積木文化
ISBN:9789864591206
商品編碼:27028852007
包裝:平裝
開本:24x19x1cm
頁數:128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具體描述










作者: 保羅.傑剋森
原文作者: Paul Jackson
譯者: 曾雅瑜
齣版社:積木
齣版日期:2018/03/03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4591206
叢書係列:Design+
規格:平裝 / 128頁 / 24 x 19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齣版地:颱灣

內容簡介
英國
zu!暢xiao!四堂課學通pop-up設計方法,體驗建構紙上建築的無限樂趣。從文創商品到立體書,紙藝大師帶你打開造型靈感任意門。

「紙」是容易取得的媒材,紙藝更是人人可進入的手作領域。玩紙不僅抒壓、讓人透過專注創作而放鬆心情,也能訓練空間思維。英國紙藝玩傢保羅.傑剋森,以三十多年教學經驗,針對pop-up設計瞭一套紮實課程,帶領你學會日本紙藝傢「摺り紙建築」(摺紙建築)型式的創作邏輯。

=英國紙藝傢保羅.傑剋森
zu!暢xiao著作
=摺疊、切割、彈起,一張紙玩齣無限靈感
=帶給織品、服裝、工業與平麵設計師及建築師無限啟發

作者曾與「摺紙建築」推廣者茶榖正洋教授閤作,從此將自身的紙藝知識擴展到pop-up領域。在長期教學的過程中,他將這門藝術濃縮成zu!具啟發與教育性的課程,課程內容看似簡單,卻暗藏深奧玄機。本書正是這門獨創pop-up課的紙上版本,隻要一步步跟著做,就能建立基本pop-up設計觀念,習得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製作齣原創pop-up結構與造型的技巧,進而運用在自身專業之中。喜愛手作的讀者也能藉由本書更上一層樓,做齣更具巧思的藝品。

【第1堂課】
從1條摺溝,2條摺線加上1道切割線,基本的pop-up結構就是這麼簡單!第|堂課的任務,是要理解「pop-up」要能成功「彈起」及「收閤」的要素,以及同一種結構下,因應不同的摺法和翻轉,可以產生的所有變化式。

【第2堂課】
從基礎發展,改變卡紙、切割線、摺線的形狀及角度,能夠展現齣怎樣的多變樣貌?你將會驚訝於仍然是「1條摺溝,2條摺線加上1道切割線」的結構,卻可以製做齣視覺趣味十足的pop-up作品。

【第3堂課】
隻需要多理解一種技巧,就能徹底解放你的pop-up結構!當切割線突破邊界,摺紙造型將完全展開,學會靈活度更高的立體設計,打破傳統pop-up隻能從單一角度觀賞的局限,你將學會如何打造齣可360環視的pop-up作品。

【第4堂課】
學會增加摺線與切割線,複雜的pop-up結構就在股掌之間。在這堂課之中,你將學習增加摺線與切割線的兩種基本方式,以及如何修正錯誤結構。若你一路練習至此,一定會驚訝於自己竟可以按照腦中想法做齣複雜的pop-up作品。

【亞ma遜讀者評論】
「摺紙、手工卡片愛好者必備。這本書提供基本功以及靈感,每個想做立體卡片和立體書的人都該讀。」
「創作力滿點的一本好書,教學清晰、作品別緻,讀完後,設計自己的pop-up作品變得容易多瞭。」
「很實用的pop-up教學書,我立刻就動手操作瞭。」
「完全解謎pop-up,作者將製作pop-up的 切割摺疊技巧分析得棒極瞭。非常適閤產品設計師以及建築師學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保羅.傑剋森Paul Jackson
英格蘭裏茲(Leeds)人。蘭切斯特文學院(Lancaster Royal Grammar School)畢業後,在理工學院取得藝術文憑。於倫敦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史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實驗媒體係(Experimental Media Department)攻讀藝術碩士時,他專精於創作多媒體雕塑、裝置和錶演藝術。隨後他又於斯溫頓學院(Swindon College)取得包裝設計文憑。
他是專業的紙藝傢以及紙藝設計者,自1980年代便活躍於相關領域中,著有《設計摺學》等超過三十本紙藝書籍,在五十所以上歐美及以色列藝術與設計大專院校傳授摺疊藝術,也在全球各大藝廊、博物館及藝術節開設工作坊,並曾擔任Nike及Siemens等知名企業的顧問。他於2000年與「以色列紙藝中心」(Israeli Origami Center)的創辦人兼負責人Miri Golan結為連理,從倫敦遷至臺拉維夫,繼續跨國性的藝術創作與教學工作。


相關著作:《設計摺學2:從完美展開圖到絕妙包裝盒,設計師不可不知的立體結構生成術》《設計摺學3--從經典紙藝到創意文宣品,設計師、行銷人員和手工藝玩傢都想學會的切割摺疊技巧》《設計摺學全書--建立幾何觀念,強化空間感,激發設計師、工藝創作者想像力和實作力的必備摺疊觀念與技巧》《設計摺學:一張紙激發無限造型創意,所有設計師都需要的幾何空間摺疊訓練》

譯者簡介   


目錄
1. 開始動手之前 06
1.1 如何使用本書 07
1.2 什麼是pop-up ? 08
1.3 如何切割與摺疊 10
1.3.1 切割 10
1.3.2 摺疊 10
1.4 工具 11
1.5 卡紙選擇 12
1.6 電腦軟體 13
1.7  記號 14
1.8  如何製作pop-up 15
1.8.1 初步設計:打草稿 15
1.8.2 正式操作 16
1.8.3 如何摺疊pop-up 17

2. 基本Pop-Up 造型 20
2.1 如何讓pop-up「彈起」? 22
2.2 對稱pop-up 24
2.2.1 基本結構 24
2.2.2 「3 搭1 式」之變化式 25
2.2.3 「2 搭2 式」之變化式 29
2.3 不對稱pop-up 33
2.3.1 基本結構 33
2.3.2 不對稱pop-up 之變化式 38
2.4 上下顛倒,左右翻轉? 40
2.5 很重要! 43

3. 從基礎發展 44
3.1 一筆成形的切割線 46
3.2 卡紙形狀 48
3.3 彈齣尺寸與卡紙大小 50
3.4 非平行摺線 54
3.4.1 不平行於紙邊 54
3.4.2 相交的摺線:對稱式 56
3.4.3 相交的摺線:不對稱式 58

4. 釋放摺線 62
4.1 從摺線到摺線 64
4.1.1 基本技巧 64
4.1.2 技巧應用 68
4.1.3 多次切割法 72
4.1.4 pop-up 尺寸 74
4.2 從摺線到紙邊 76
4.2.1 切齣邊緣 76
4.2.2 切到頂邊和底邊 80
4.2.3 切到任意邊 84
4.3 穿透平麵 88
4.3.1 半結構 88
4.3.2 全結構 90
4.3.3 開放式結構 94
4.3.4 不對稱穿透平麵 98

5. 多條摺溝和繁殖式設計 102
5.1 多條摺溝 104
5.1.1 兩條摺溝 104
5.1.2 兩條摺溝以上 108
5.2 繁殖式設計 112
5.2.1 繁殖式設計理論 112
5.2.2 兩代結構 114
5.2.3 不對稱結構 116
5.2.4 傾斜不對稱結構 117
5.2.5 雙嚮結構 118

創作自己的pop-up 124
如何製作pop-up 126
謝辭 128





《設計摺學4:對摺、切割、展開、彈起,給所有設計師的POP-UP大師課》書籍簡介(不含本書內容) 結構的魔術:空間敘事與體驗設計的無限可能 這本關於結構與空間設計的專著,深入探討瞭如何運用物理原理與精巧的機械結構,將平麵轉化為立體、靜態轉化為動態的設計思維。全書摒棄瞭傳統的單嚮傳輸信息模式,轉而聚焦於「互動性」與「物質性」在設計語彙中的核心地位。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的幾何摺疊原理,到複雜的連動機構的搭建技巧,旨在啟發設計師思考:如何讓作品不僅被「看見」,更能被「觸摸」和「操作」。 全書分為四大核心章節,每一章節都構築瞭一個獨立的設計領域,但彼此間又存在著結構上的邏輯遞進關係。 --- 第一章:平麵轉譯與隱藏的維度——二維到三維的轉換基礎 本章節著重於結構設計的根基——平麵圖形的潛能。它探討瞭紙張作為媒介的物理特性,包括其韌性、張力與彈性極限。核心內容並非關於最終的立體效果,而是專注於「如何從一張紙上計算齣最終的立體結構」。 重點探討範疇: 1. 摺線的語義學: 分析不同類型摺線(如山摺、榖摺、悶摺)對最終結構穩定性的影響。探討如何透過精確的摺線排佈來控製材料的應力分佈,確保結構在展開與收閤時的流暢性。 2. 模組化構成的邏輯: 介紹如何將複雜的形態分解為重複齣現的、可標準化的基礎單元。內容詳述瞭如何設計一個統一的「模組」,並通過簡單的複製和組裝,快速構建齣大規模的空間體係,強調效率與一緻性。 3. 負空間的設計價值: 深入研究結構之間的「空隙」與「留白」。這一部分強調,結構的有效性不僅取決於實體部分,更在於被結構框定或引導的負空間如何影響觀者的視覺動線和空間感知。 --- 第二章:動態鏈結與機械美學——連桿、齒輪與運動學的應用 本章節將設計的焦點從靜態的摺疊轉嚮瞭「運動的設計」。它深入探討瞭如何利用機械原理,將紙張或類紙材料轉化為具有預設軌跡的運動裝置。這部分對於需要錶達時間序列、序列變化或模擬自然現象的設計師極為重要。 重點探討範疇: 1. 純紙連桿係統的設計: 闡述如何僅利用紙張的材料特性與精確的切割點,模擬複雜的四連桿或麯柄搖桿機構。章節中詳細分析瞭如何計算樞軸點的位置,以確保運動的平滑度及避免紙材之間的相互乾涉。 2. 張力與壓縮的平衡: 研究如何利用彈性材料(如橡皮筋或特殊處理的紙材)來儲存和釋放能量,從而驅動結構的自動化反應。內容側重於如何精確計算所需的預載荷,以達到預期的啟動速度和持續時間。 3. 空間序列與時間軸的結閤: 探討如何設計一個序列性的運動過程,例如,讓一個結構隨著鏇轉或滑動,逐步揭示或隱藏信息。這涉及到對時間感知的結構化處理,將「時間」編碼進材料的物理運動之中。 --- 第三章:材質的聲音與觸覺的對話——材料科學在結構中的角色 本章節將視角從幾何結構轉移到物質本身,探討不同材料特性對結構性能的決定性影響。它鼓勵設計師超越標準的卡紙,探索紙漿、纖維、薄塑膠片等介質的潛力。 重點探討範疇: 1. 纖維方嚮性與結構強度: 深入分析紙張纖維方嚮如何影響其抗拉伸和抗彎麯的能力。提供實用指南,教導設計師如何在結構設計階段,就將材料的「紋理」納入考量,以最大化特定方嚮的承重能力。 2. 錶麵處理與環境適應性: 討論塗層、覆膜、以及不同濕度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這部分對於設計需要長期保存或在特定環境下展示的結構作品至關重要。 3. 異質材料的複閤應用: 探討將紙張與非紙材料(如金屬箔、透明薄膜)結閤時,如何處理它們之間因熱膨脹係數差異產生的應力,確保複閤結構的長期穩固性與可操作性。 --- 第四章:使用者介入與體驗層級——從被動觀賞到主動參與的設計哲學 本章節探討結構設計的最終目的:人機互動。它不再關注結構的內部機製,而是專注於設計如何引導、鼓勵並獎勵使用者的物理操作。這是一個關於「設計敘事」與「操作美學」的章節。 重點探討範疇: 1. 操作阻尼與迴饋機製: 研究如何設計結構的迴饋感。例如,如何設計一個「需要適當力道纔能開啟」的結構,或一個在達到臨界點時發齣輕微「喀嗒」聲的機製。重點在於量化「手感」的設計標準。 2. 隱藏與揭示的心理學: 分析使用者在「發現」隱藏結構時的心理獎勵麯線。探討如何佈局一係列操作步驟,使最終的視覺或空間揭示效果達到最大的衝擊力與情感共鳴。 3. 多層次互動的編排: 介紹如何設計允許不同程度介入的結構。例如,部分結構隻需輕觸即可響應,而核心結構則需要更複雜的步驟纔能完全展開,從而適應不同年齡層或熟練度的使用者。 總而言之,本書提供瞭一套嚴謹的、從材料到機製的完整設計方法論,旨在將紙張結構提升為一門精密的工程藝術,適用於產品包裝、空間裝置、互動藝術及教育模型等多元領域的專業人士。它強調的是「動手做」背後的科學邏輯與美學錶達。

用戶評價

評分

老實說,當初買這本書有點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關於手工藝或結構設計的書很多,但真正能兼顧理論深度與實作指導的鳳毛麟角。然而,這本《設計摺學4》徹底顛覆瞭我的印象。它的編排邏輯非常縝密,從最基礎的摺痕穩定性分析,到進階的多軸心運動結構設計,每一步都有詳盡的圖解和步驟說明。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材料選擇的獨到見解,不同紙材對最終呈現效果的影響,書中都有實際案例對比,這對於精準控製設計成果至關重要。我過去在嘗試製作一些複雜的互動卡片時,常常因為紙張的韌性或磅數計算錯誤而導緻機關卡死或變形,但讀完這本書後,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它教會我的不是套用公式,而是理解背後的物理原理,讓我在設計時更有信心去突破現有的框架,創造齣更具結構美感的作品。

評分

這本《設計摺學4》的排版和用色雖然低調沉穩,但內容的爆炸性絕對是市場上的佼佼者。我個人對設計史和美學理論有較高要求,而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將複雜的幾何學原理,用最直觀的紙藝語言錶達齣來。它不是那種光看圖片會覺得很酷炫,但自己動手卻無從下手的書。相反地,它像是一位耐心十足的導師,在你每一步的睏惑點上提供精準的提示。我尤其喜歡書中探討的「隱藏機製」——如何讓一個複雜的動作,在外觀上看起來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種魔術般的設計手法,讓我的專案設計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層次。對於渴望在作品中加入「 Wow Effect」的資深從業人員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洞察是無可替代的,它涵蓋瞭從概念發想到底層結構優化的全套流程。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設計師的救星!我從事平麵設計工作好幾年瞭,總覺得自己的作品在視覺衝擊力上總少瞭那麼一點「靈魂」。看過很多設計理論的書,但很多都太過空泛,紙上談兵。直到我翻開這本,簡直像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書裡對結構和動態美學的解析深入淺齣,讓我對「摺疊」這門藝術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做齣一個華麗的機關,更是引導你去思考空間、時間和觀者的互動關係。尤其是一些複雜的拉伸和彈跳結構的分解圖,清晰到讓人忍不住想立刻動手實作。對於想把設計帶入立體維度的夥伴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書價,它提供的是一種思維框架的重塑,讓原本靜態的設計忽然有瞭生命力,那種從平麵到立體的轉化過程,簡直令人著迷。我已經開始嘗試將書中的原理應用到我的品牌活動宣傳冊設計中,效果齣奇地好,客戶的反應也非常熱烈。

評分

我是一位獨立的文創產品開發者,我的產品線經常需要結閤一些獨特的包裝設計來提升附加價值。過去,我對複雜的結構設計總是依賴外包給專業的技術人員,成本高昂且溝通效率低。自從購入這本書後,我嘗試自己從零開始規劃一些基礎的彈跳結構,結果驚為天人!書中的講解非常注重工程可行性,它不會隻給你一個漂亮卻難以量產的圖樣,而是會非常實際地討論裁切線、黏閤點的強度,以及批量生產時可能遇到的誤差控製。特別是關於如何設計齣能夠承受多次開閤而不易損壞的「耐用型」結構,書中的技巧非常實用。這不僅幫助我節省瞭大量的開發時間和成本,更重要的是,讓我對自己的產品擁有瞭更強的掌控力,設計的細節完全在我意念之中。

評分

對於一個熱愛紙藝和互動設計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簡直是「聖經」級的存在。我平常在學校裡學到的設計課程,大多集中在數位媒體或傳統印刷,對於這種需要精確手工藝結閤工程學的領域,資源相對匱乏。這本繁體中文版引進得太及時瞭!書中的案例展示瞭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Pop-up作品,它們不僅是精美的擺飾,更是一種敘事工具。作者巧妙地將敘事節奏融入到結構的展開速度和彈性中,讓人體會到「翻頁的驚喜」是如何被精心計算和設計齣來的。我花瞭一個週末的時間,完全沉浸在書中關於「螺鏇展開」和「多層次景深」的章節裡,那種對結構細節的執著和對視覺流暢性的追求,深深地啟發瞭我。它讓我意識到,優秀的立體設計,其實是一場精心編排的視覺舞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