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运行报告-2018版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4-01 |
| 作者:沈炳熙 | 译者: | 开本: 16开 |
| 定价: 9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20124072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把2017年称作中国资产证券化年,可谓名至实归。这一年,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突破1.4万亿元,各类资产证券化都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企业资产证券化发展势头迅猛。这一年资产证券化为什么会在我国那么火?它的运行有什么特点?发展的趋势怎样?它给金融机构、工商企业、投资者、中介机构提供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本书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沈炳熙,中国工商银行监事,及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曹彤,高级经济师,曾任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行长,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全国金融青联副主席、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高级顾问。 李哲平,曾担任《中国证券报》理论版主编、统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自2005年至今担任《当代金融家》杂志社执行社长兼主编。同时担任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南粤银行独立董事、中航证券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直白了,一看就知道它要讲什么,这让我一开始有些犹豫。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行业报告,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数据图表,读起来可能会像啃一本厚厚的法律条文。然而,当我翻开它,却发现并非如此。作者的叙述风格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生硬,反而带着一种试图将复杂概念变得易于理解的努力。它更像是一位资深从业者在和你娓娓道来,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核心逻辑以及市场运作的方方面面,用一种相对平缓却又不失专业性的语言展现出来。虽然书中大量的篇幅都在阐述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但整体而言,它并没有像一本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更侧重于一种“报告”式的梳理,勾勒出2018年这个特定时间点上,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留下的清晰印记。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虽然我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去深入理解,但至少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起点,让我能够窥见这个领域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是它极其扎实的“报告”性质。书名“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运行报告-2018版”就决定了它的基调——聚焦于一个特定年份的市场运行情况。我原本担心它会是一份干巴巴的数据汇编,让人读得昏昏欲睡。然而,在我真正开始阅读后,我发现作者在处理这些数据和信息时,还是注入了一定的分析性和解读性。它不仅仅是罗列了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交易规模、产品结构、发行主体等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试图去分析这些数字背后所代表的趋势和特征。例如,书中对不同资产类别在证券化过程中的表现差异的探讨,以及对监管政策对市场影响的评估,都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市场动态的视角。虽然我不是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专家,无法深入到每一个技术细节,但通过这本书,我能够大致把握住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脉络,了解其在宏观经济环境下的表现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它就像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市场健康状况。
评分拿起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直白而清晰的书名——“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运行报告-2018版”。这让我立刻联想到一本详尽的行业年鉴。我预期它会包含大量的数据、图表,以及对市场动态的客观描述。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这本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预期。它并没有试图用华丽的辞藻去吸引读者,而是以一种严谨、务实的态度,呈现了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全貌。从宏观的政策解读,到微观的产品结构分析,再到各类机构在市场中的角色扮演,书中都有涉及。我尤其关注它对市场风险和合规性问题的讨论,因为在我看来,任何金融创新都离不开对风险的审慎管理。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它不仅指出了市场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也对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应对策略进行了阐述。虽然有些部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略显晦涩,但整体上,它为理解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2018年的运行状况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评分坦白说,当初拿起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职业好奇心。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人,我对资产证券化这个概念一直有着模糊的认识,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怎么运作,又涉及到哪些细节,总觉得隔着一层纱。这本书的书名——“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运行报告-2018版”——虽然直接,却也精准地指明了它的核心内容。我期待的是能够通过它,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在2018年度的整体表现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时,并没有简单地堆砌事实,而是试图去挖掘这些因素对市场运行产生的深远影响。它不仅仅是在陈述“发生了什么”,更是在尝试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如信贷资产证券化、租赁资产证券化等的介绍,虽然我无法逐一辨析其精妙之处,但至少让我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我感觉作者努力在用一种更贴近读者认知的方式,去构建一个关于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完整图景,即便对于初学者而言,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
评分当我看到“2018-中国资产证券化运行报告-2018版”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肯定是一本非常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书。”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图表、数据和术语。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发现我的担忧似乎有些多余。作者的叙述方式,虽然保持了报告应有的严谨,但并没有完全摒弃可读性。它更像是在为我这个对资产证券化领域了解不深的人,提供了一扇窥探这个复杂市场的窗口。书中对2018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整体格局、主要驱动因素以及关键趋势的梳理,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一个初步的认识框架。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具体案例的引用,虽然我无法深入解析其中的金融工程细节,但这些案例能够帮助我理解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的。它试图让我明白,资产证券化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概念,更是连接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桥梁。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性的视角,去理解这个在2018年悄然发生着重要变化的金融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