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更好的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城市更新规划
定价:98.00元
作者: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121980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六校联合毕业设计进入第四个年头,继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之后,这次 由重庆大学负责组织。 今年的活动可谓渐人佳境。各方面的组织工作进入规范化、程序化的境界,从设计选题到场 地选择,从教学计划书的制订,到教学资料的准备,从前期研究、现场踏勘,到中期交流、终期汇报, 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另一方面,经历了三年教学实践与交流,联合毕业设计在六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中,乃至在 更大的范围内,开始形成良好的口碑,如果说前几次参加的学生多少还有些组织安排的意味,今 年不仅学生主动报名的多了,而且还有建筑学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 今年的选题非常有价值:更好的城市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片区城市更新规划。这 个选题既具有的代表性,又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从教学角度来看,这样一个选题,非常有 利于对学生五年学习的效果进行全面检阅。学生必须具有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与分析能力,不仅 要有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的知识背景,也要有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主要 专项规划的知识,而且必须具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方案的能力。 在这个选题的背后,除了一般的空间设计,以及山城重庆特有的地彤高差带来的竖向设计难 度外,更重要的是“城市更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建设需求与城市 形态的关系、功能演替与市井生活的关系、基础设施与开发红利的关系、城市发展与低碳生态的 关系”等一系列需要研究和很好地平衡的关系。因而,妥善把握这个题目,融会贯通地运用五年 学习的知识特别重要。
目录
序言1 006
序言2 009
选题 01 0
释题 01 3
解题 01 6S津大学建筑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ianjin University
046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Southeast University
07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1 06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1 36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1 86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大事记 21 6
特邀指导 218
教师感吾 220
学生感吾 224
结语 23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更好的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城市更新规划》这本书,光是听名字就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我一直认为,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的堆砌,更重要的是社区的活力和居民的幸福感。尤其是在重庆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山城地貌独特的城市,下半城的城市更新,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课题。我特别想知道,在这份规划中,是否有对当地独特的山城特色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充分考虑?例如,那些依山而建的老房子,蜿蜒曲折的巷道,是如何被纳入到更新的整体思路中的?我更关注的是,规划是如何处理好“疏”与“导”的关系,在引入新的商业和居住功能的同时,是否能够保留原有的社区肌理和邻里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成功的案例,关于如何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激发社区新的生命力,让居民在现代化进程中依然能够享受到有温度、有邻里情谊的生活。
评分拿到《更好的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城市更新规划》这本书,我首先是被其沉稳且充满信息量的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对城市发展和人文关怀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真正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够为生活在其间的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舒适、更有归属感的社区环境。“下半城”这个称谓,自带一种生活气息和历史沉淀,让我对这份规划充满了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进行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是如何细致地考虑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的?例如,在交通组织、公共绿地、商业配套以及文化设施等方面,是否能够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用模板?我更关注的是,这份规划是如何在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和活化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区和建筑,让新与旧能够有机地融合,形成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城市风貌,从而真正实现“更好的社区生活”。
评分拿到这本《更好的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城市更新规划》的纸质书,封面设计就带着一股沉静的力量,深邃的色调和清晰的文字,似乎预示着这是一本有分量的、深入研究的著作。翻开扉页,作者的严谨和规划局的权威性扑面而来。虽然我并非专业出身,但对城市发展和社区生活的变迁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下半城”这个词,自带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烟火气的亲切。我很好奇,在这份规划背后,究竟承载了多少对过去的回溯,又描绘了怎样充满期许的未来?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读,比如,在保留历史风貌和引入现代功能之间,是如何找到平衡点的?那些承载了无数人记忆的老街巷,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又将如何焕发新生?我希望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冰冷的图纸和数据,更是充满温度的设计理念,是为居民量身定制的宜居蓝图。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份承诺,一份关于如何让城市更有灵魂、让生活更美好的郑重承诺。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感受那份规划师们的匠心独运,去理解他们对于“更好社区生活”的深刻诠释。
评分读完《更好的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城市更新规划》的扉页和目录,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无数关于城市变迁的画面。我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亲眼见证了许多老社区的消失和新区的崛起,那种既有不舍又有期待的复杂情感,总是让我对城市更新类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书名直击人心,“下半城”三个字,更是充满了地方特色和历史韵味。我特别关注的是,这份规划是如何在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传承那些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元素。例如,老建筑的保护策略,传统街区的活化利用,以及如何在新兴的商业和居住空间中融入本地的文化符号,这都是我非常好奇的方面。我期望书中不仅仅是呈现出一份宏大的规划蓝图,更应包含对社区居民生活习惯、社会结构和情感连接的深入洞察,因为归根结底,城市更新是为了人,是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归属感和幸福感。这份规划,是否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将带着这份期待,去仔细探寻。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更好的社区生活:重庆渝中区下半城城市更新规划》,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区的营造,尤其对那些既有历史底蕴又不失现代活力的区域改造项目特别感兴趣。“下半城”这个区域,给我一种老重庆风情的直觉,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平衡发展与传承,如何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生活智慧和谐共存。我希望看到的不仅是宏观的规划图纸和政策解读,更能从中找到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细节,比如,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如何增加社区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在商业业态的引入上,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护本地特色的小微商家?我更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更好社区生活”,需要的不仅仅是硬件的提升,更在于软环境的营造,在于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城市之间的情感连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