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山海经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山海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山海经
  • 宋本
  • 古籍
  • 典籍
  • 历史
  • 地理
  • 神话
  • 文化
  • 传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买天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62523
商品编码:28330568854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山海经
作者:(晋)郭璞 注
定价:25.0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01362523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山海经》为周代中后期之地理著作。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上ZUI早的有关文献。




  目录

序???? 3
南山经???? 13
西山经第二???? 27
北山经第三???? 63
东山经第四???? 91
中山经第五???? 105
海外南经第六???????? 163
海外西经第七???????? 169
海外北经第八???????? 175
海外东经第九???????? 181
海内南经第十???????? 187
海内西经第十一???? 191?
海内北经第十二???? 197
海内东经第十三???? 203
大荒东经第十四???? 211
大荒南经第十五???? 219
大荒西经第十六???? 227
大荒北经第十七???? 237
海内经第十八???????? 245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地理志,也是一部驳杂的文化集成。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诡异的上古世界。本书《宋本山海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窥探这一神秘世界的一扇窗口。 《山海经》的成书年代、作者和具体成书过程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其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学者认为其编纂过程漫长,历经多个时代。无论如何,《山海经》并非单一部著作,而是由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作品汇集而成。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地理、物产、神话、宗教、民族、民俗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万物、宇宙星辰以及神灵鬼怪的认知和想象。 本书所辑录的“宋本”意味着其版本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宋人对古籍的整理和刊印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得许多失传已久或濒临散佚的古籍得以流传至今,并形成精良的传本。“宋本”的出现,通常意味着其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较为可靠的校勘和整理,能够较好地反映原文的面貌,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山海经》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但这种划分并非绝对。《山经》部分主要记载了中国境内外的山脉、河流、矿产、植物、动物,以及居住在其中的各种奇特生物和部落。《海经》部分则更加侧重于海外世界,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异域风光、异邦民族以及神奇的传说。 在《山经》中,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踏上漫漫古道,穿越崇山峻岭。书中所记载的山川河流,很多都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地理地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充满想象力的描述。比如,巍峨的昆仑山,被描绘成连接天地的神山,是西王母的居所,其周围祥云缭绕,异兽出没。书中记载的动植物也极具特色,有的拥有神奇的功效,有的则形态怪异,令人称奇。例如,据说有一种鸟,形状像燕子,却有蛇的尾巴,叫“鸑鷟”,能预示吉祥。又如,传说中的“獓????”,一种长着人脸、牛蹄、虎爪的凶兽,是灾祸的象征。这些描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也为后世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海经》部分则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书中描绘了各种奇特的国家和民族,他们的生活习俗、外貌特征都与中原地区大相径庭。比如,有一个国家的人只有一只手臂,但两只手臂可以合并起来,像翅膀一样在天上飞翔。还有一个国家,人们的脖子很长,可以伸到很远的地方去取食。这些想象,反映了古人对外来世界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也体现了他们对于人类多样性的初步认知。 《山海经》中最令人着迷的部分,莫过于其中所描绘的众多神灵和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都在《山海经》中或隐或显地有所提及。书中对各种神祇的描绘也十分生动,例如,东方有句芒,是木神;南方有祝融,是火神;西方有蓐收,是金神;北方有玄冥,是水神。这些神祇的形象和职能,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海经》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哲学、艺术的宝贵资料。通过阅读《山海经》,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对于宇宙的看法,对于自然的敬畏,对于生死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类自身起源的探索。书中对各种奇珍异宝、药材的记载,也为后世的本草学研究提供了线索。而书中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描写,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 然而,《山海经》的阅读并非易事。其语言古朴晦涩,内容驳杂,结构跳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功底和历史文化知识,并辅以专业的注释和研究。本书《宋本山海经》作为重要的传本,提供了研究《山海经》的可靠文本基础。通过对该书的深入研读,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先民的奇思妙想,更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 在现代社会,重读《山海经》,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类自身潜能的无限想象。古人的智慧,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而《山海经》正是其中一颗耀眼的光芒,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细细体味。 本书所收录的宋本《山海经》,是对这部古籍的珍贵传承。它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文化瑰宝。通过细致的校勘和整理,这份宋本以其相对完整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山海经》原貌的绝佳机会。每一次翻阅,都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眼中的世界。 《山海经》的内容,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地理记录或神话传说集合,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古代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书中所描绘的无数奇禽异兽、神怪异人,虽然带有虚构的色彩,但它们却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某种理解,对生命形态的某种想象,以及对道德善恶的某种判断。例如,书中记载的许多能预示吉凶的生物,反映了古人试图通过观察自然来解读天意的思维模式。而那些形态怪异、行为特殊的异人,则可能寄寓着古人对于社会秩序、人性善恶的某种反思。 《山海经》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它没有固定的叙事模式,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而是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罗列呈现。这种“粗糙”的真实感,反而增添了其神秘色彩,留给了后人广阔的解读空间。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学者研究者,都曾从《山海经》中汲取养分,或创作诗文,或进行考证,或提出理论。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新的《山海经》解读,也正因为如此,《山海经》才显得如此生生不息。 本书之所以采用“宋本”作为基础,是因为宋代的文献整理水平在中国古代堪称翘楚。宋代的文人对于古籍的校勘、注释、编纂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力求恢复古籍的原貌,并加以传播。因此,宋本往往被视为较为可靠的版本,能够为研究者提供精确的文本依据。本书在宋本的基础上进行辑录,旨在最大程度地呈现《山海经》的原始风貌,为读者提供一次更加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山海经》时,我们应该秉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必过于纠结于其科学性或逻辑性。相反,我们更应该去感受其中蕴含的想象力,去体味其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去探索其中所折射的古人世界观。无论是关于神话的解读,还是关于地理的考证,都只是《山海经》研究的一部分。其更深层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文明早期精神风貌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而又充满魅力的时代。 《山海经》中的许多描写,也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传奇中的志怪小说,宋代的笔记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山海经》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元代刘伯温的《郁离子》等著作,也曾引用《山海经》的内容。甚至到了近现代,一些科幻小说、奇幻文学的创作,也依然能在《山海经》中找到灵感。 本书《宋本山海经》的出版,无疑是对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次有力守护和传承。它将《山海经》这部奇书,以一种更为可靠和易于获取的方式,呈现在当代读者面前。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这部古老的作品,是如何承载了中华民族早期的文明火种,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丰富着我们的文化基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几本关于先秦诸子百家的译注本,对比之下,这套丛刊的学术严谨性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显然在底本的选择和校勘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注释翔实而又不失精炼,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语和典故,都有着非常到位且富有洞察力的阐释。不像市面上一些流行的普及读物,仅仅停留在表面解读,这套书真正做到了深入骨髓,能让读者真正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古代思想体系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许多过去模糊的概念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晰起来。这种厚重、扎实的学术底蕴,是任何浮躁的读物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是一名文史专业的学生,对于工具书的实用性要求非常高。这套丛刊的编纂体例,尤其是在引用和交叉参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每一次查阅,都能发现新的线索和关联,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它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让读者可以沿着某个概念顺藤摸瓜,探索到更深层次的文献脉络。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进行版本比较或者溯源的研究者来说,这套丛刊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获取一手资料的门槛,让原本艰涩的学术探索变得更加高效和愉悦。

评分

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重的封面,带着一种历史的沉淀感,纸张的触感也相当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捧着一块历史的砖石。我特别欣赏他们对细节的处理,比如字体选择和排版布局,既保留了古籍的韵味,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深深的敬意。每次翻阅,都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与古代的先贤们进行着无声的交流。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放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空间都提升了格调。对于真正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这种仪式感是无可替代的,能让人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

评分

说实话,我更看重的是这套书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我们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裹挟,真正沉下心来阅读经典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当我翻开这套书时,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它强迫我放慢速度,去体会那些流传千年的智慧是如何一点一滴构建起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的。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精神的洗礼,那些关于天地运行、人伦秩序的思考,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它提醒我们,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性的根本追求和对宇宙秩序的探索,才是文化真正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

从纯粹的阅读乐趣角度出发,这套书带来的体验是其他任何当代文学作品都无法替代的。它有一种独特的磁场,能将读者的注意力牢牢锁定在文字本身。我发现自己不再是简单地“看”文字,而是“进入”文字所描绘的世界,去想象古人描绘的奇山异水、神话传说中的瑰丽场景。那种身临其境的想象力激发,是阅读现代小说的快感所无法比拟的。每一次阅读结束,我都会感到一种充实和满足,仿佛心灵被某种古老而纯净的力量滋养了一番,让人对未来也充满了更多的信心和安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