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土地勘测
  • 定界
  • 规程
  • TD/T 1008-2007
  • 测量
  • 国土资源
  • 规范
  • 技术标准
  • 工程建设
  • 地理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标准出版社
ISBN:10082007
商品编码:28378445958

具体描述

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标准编号】TD/T 1008-2007
【标准名称】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英文名称】Regulations of Land surveying and demarcating
【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归口单位】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 草 人】韩琼等
【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等
【发布日期】2007年5月21日
【实施日期】2007年9月1日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开本页数】16 开 / 20 页
【标准定价】22.00 

相关公告

 [2007-5-21]

内容简介 引用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项目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技术程序等。适用于各类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以高精度地图测绘与空间信息集成实践为例 内容提要: 本书聚焦于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信息技术,特别是高精度地图测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遥感(RS)技术集成应用的前沿实践与理论基础。全书共分七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传统国土管理中面临的精度、效率与动态性挑战,旨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测绘行业专业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技术框架与操作指南。 第一章:现代测绘基准与空间数据采集技术概述 本章首先梳理了空间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精确测绘基准对于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建设的根本性作用。详细介绍了基于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演进与维护,以及如何实现多源数据的统一基准转换。 随后,重点阐述了现代高精度数据采集技术的突破。包括高精度GNSS实时动态(RTK/PPK)技术在野外控制点布设中的应用精度与效率提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UAS-SfM)在复杂地貌与城市区域快速三维建模中的流程、精度控制及数据后处理关键步骤;以及激光雷达(LiDAR)技术在植被冠层和地表精细建模中的独特优势与数据融合策略。本章强调了在不同测绘任务中,如何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空间数据采集工具组合,并对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源进行辨识与初步控制。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土数据集成中的架构与建模 本章将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国土资源管理空间信息平台。首先,系统性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体系结构,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应用层和基础设施层。重点剖析了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模型(如拓扑模型、面向对象模型),以及如何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国土空间数据库结构(如要素类设计、属性字段定义、空间关系维护)。 随后,深入讲解了空间数据标准化与互操作性的关键技术。讨论了OGC(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标准在数据交换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确保数据的可发现性、可理解性和可用性。本章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将不同来源(如地形图、权属档案、遥感影像)的异构数据有效地集成到一个统一的GIS环境中,实现空间信息的“一图统管”。 第三章:高精度地图测绘的流程优化与质量控制体系 本章聚焦于从野外采集到最终成图的测绘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详细阐述了数据预处理技术,包括GNSS数据的精密平差计算、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与几何纠正方法。 在数字地形模型(DTM/DEM)的生成方面,系统对比了基于TIN、格网等不同插值方法的优劣,并着重介绍了如何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生产出满足规范精度要求的数字高程模型,特别是针对坡度变化剧烈区域的精度保持技术。 质量控制是本章的核心。引入了空间数据质量评估标准(ISO 19157)在国土测绘中的具体应用,包括精度指标(如平面精度、高程精度)的量化评估方法。章节最后提供了实用的测绘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图,涵盖了从技术设计、中途检查到最终验收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 第四章:遥感影像解译与土地覆盖/利用动态监测 本章深入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光学遥感影像的预处理技术,包括大气校正、正射纠正和镶嵌融合。 接着,重点讲解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解译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面向地物的分类方法(如CNN在林地、耕地、建设用地识别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面向对象图像分析(OBIA)技术提高复杂地物分类的准确性和粒度。 在动态监测方面,本章通过时序遥感数据分析,介绍了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等指标在监测耕地变化、水体扩张、以及非法占地等活动中的应用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历史影像数据,快速生成国土利用变化报告。 第五章:空间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型构建 本章将侧重于如何将采集到的基础空间数据转化为具有决策支持价值的信息产品。详细介绍了核心空间分析工具箱的应用,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在管线巡检中的应用)、以及坡度坡向分析在选址评估中的应用。 特别地,本章引入了空间统计学方法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如热点分析(Getis-Ord Gi)用于识别土地利用集中的区域,以及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在评估资源均衡分配问题中的作用。 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GIS的建设项目可行性评价模型的框架,该模型集成了土地适宜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估指标权重设定和多标准决策(MCDM)方法,展示了如何利用空间分析成果辅助科学决策。 第六章:三维空间信息管理与城市地籍基础 面对城市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趋势,本章探讨了三维(3D)空间信息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BIM(建筑信息模型)与GIS的集成技术(LandXML/CityGML标准),以及如何利用倾斜摄影或地面激光扫描数据构建高精度城市三维模型。 在城市地籍与不动产管理方面,本章阐述了如何将二维的宗地信息与地上、地下的三维空间信息(如建筑物层高、地下管线埋深)进行关联,实现三维地籍空间化管理的初步实践路径与数据组织结构。这对于处理复杂产权关系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第七章:空间信息服务的网络化与移动应用 本章面向空间信息的发布与应用,讲解了如何实现空间数据的网络化服务。详细介绍了OGC Web服务标准(WMS, WFS, WCS)在发布地理空间数据和地图服务中的具体配置与实现。 此外,针对野外作业和现场核查的需求,本章重点介绍了移动GIS的架构与开发。包括移动端数据采集软件的设计原则、离线数据同步机制、以及如何利用移动设备上的GNSS模块进行实时定位与数据采集的精度保障。本章提供了构建面向用户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和移动应用的用户体验设计原则,确保空间信息能够便捷、高效地到达最终用户手中。 本书综合了测绘学、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国土资源管理学的交叉知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从基础数据采集到高级空间分析和应用服务的完整技术图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有分量,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翻阅,但仅仅从标题《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就能感受到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我是一名对土地管理和测绘工作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土地勘测定界的整个流程,从最初的准备工作到最终的成果提交,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定界”这两个字,在我看来,这涉及到土地产权的清晰划分,直接关系到土地利用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规范这些界限的,是用怎样严谨的标准来确保土地边界的准确无误。此外,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规程,我猜想书中一定包含了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指南,甚至可能还有相关的图示和案例分析,这些对我理解实际操作过程会非常有帮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即使是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对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有一个宏观而又具体的认识。

评分

对于许多渴望了解我们国家土地管理体系运作的公众来说,《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这样的文件,虽然听起来枯燥,却承载着保障每个人土地权益的重要信息。我一直对“土地”这个概念充满敬畏,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更是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根基。这本书,我推测它会揭示出土地勘测定界背后复杂的科学技术和严谨的法律条文。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流程,能够确保一块土地的边界被精确地测量和记录,不被随意侵占或模糊。书中是否会提到如何处理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如何在新开发的区域进行规范的定界,以及在数字化时代,这些规程是如何与时俱进的。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关于土地权益保护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更好地理解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最终做到心中有数,不被蒙蔽。

评分

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公平与秩序。在我生活的城市里,土地是宝贵的资源,如何界定每一块土地的边界,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权、耕地使用权,甚至是公共设施的规划。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能够解答一些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比如:我的房产边界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如果我的土地和邻居的土地发生了重叠,应该如何通过规范的流程来解决?书中是否有涉及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应用这些规程来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我期望这本书能用一种相对易懂的方式,向我这样的普通民众普及土地勘测定界的常识,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如何得到保障的,也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和尊重每一寸土地。

评分

作为一名在房产行业工作多年的从业者,我对《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这本书的出现感到非常振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关于土地边界的争议和疑问,而一个清晰、准确、且有法可依的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尽地阐述定界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在不同地块类型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勘测和标记。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够涵盖最新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土地管理需求。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技术的指导手册,更能体现出国家在土地产权管理方面的决心和规范,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内容,我预感会是我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工具,让我能够更专业、更自信地处理与土地勘测定界相关的各类事务。

评分

我是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着天然的敏感度。《TD/T 1008-200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测量技术,更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息息相关。我非常想了解,在进行土地勘测定界的过程中,是否会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例如保护湿地、林地、或者农田的完整性。我猜想,这份规程一定有其科学的依据,它是否能指导我们如何更合理地划分土地,从而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与定界相结合的内容,以确保开发活动在既定的框架内进行,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我期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一个更宏观、更具前瞻性的视角,理解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意义,以及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