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草间弥生插图珍藏版) |
| 作者 | 刘易斯·卡罗尔, 草间弥生 插图 |
| 定价 | 88.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154241 |
| 出版日期 | 2014-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草间弥生的作品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 1959年创作的画作《No.2》在2008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79万美元的成交纪录,使她成为在世的作品贵的女艺术家。2010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将其评为20世纪的200名艺术家之一。 这位艺术大师为《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这部极富奇幻想象的经典作品创作了100多幅插图,用儿童探索世界的视角精致细腻地体现了卡罗尔故事中那些令人着迷的情景。除了根据故事内容创作的事物外,草间弥生后期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如标志性的南瓜、蘑菇及其他各种圆点图案散布在书页的角角落落。这些插图既烘托了《爱丽丝奇境历险记》本身的童趣和荒诞性,更呈现了草间弥生艺术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中文简体字版完全采用了企鹅原版线装硬皮大本高端经典的装帧设计风格,红蓝两色相间的封面上点缀着黑白的圆点,标志性的南瓜、蘑菇及其他各种圆点图案散布在书页的角角落落。外裱特别选用雅莲纸,此款艺术纸所具有的布质纹理提升了整本书的高贵气质。内文150g的雅质纸让艺术大师的创作跃然纸上,更好地还原原作色彩,自然恬淡,栩栩如生。 |
| 作者简介 | |
| 草间弥生,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的草间弥生,自幼酷爱画画。12岁起开始出现幻觉和幻听,会看到物体周遭浮现光芒,听见动物或植物在说话。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都会马上跑回家,把刚刚看到的镜像画到素描簿上。1958年移居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美国波普艺术的兴盛期,草间弥生因其大胆的艺术表现方式,获得“前卫女王”的称呼,被写入西方波普艺术史。以重复圆点图案闻名于世,艺术涵盖令人叹为观止的诸多媒介,如油画、素描、雕塑、影视、舞台表演、拟真装置,作品被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东京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 “她是当代艺术界的传奇人物,更是亚洲当代艺术唯我独尊的天后级人物,无论名气与声势,在女性艺术家当中,真是放眼天下无人可以望其项背。”台湾艺评家陆蓉之对她如此评价。 然而,在她的故国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对于草间弥生的评价,都是“丑闻女王”、“不要脸的艺术家”、“的幕后黑手”,甚至她的家人对她的开创性艺术活动,都觉得很丢脸,她的母亲甚至在信中说:“你做这种辱没国家的事,让我觉得愧对祖先,今天还跑去上坟谢罪。你小时候喉咙生病差点死掉,那时候如果就那样死掉的话……” 然而,草间弥生偏偏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回到日本,并自愿住进了精神病院,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每天在工作室和精神病院之间两点一线。在饱受日本媒体恶意攻击的同时,她不停歇地继续从事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艺术创作。终于,借1989年纽约国际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草间弥生回顾展”之际,草间弥生迎来了世人重新评估其作品的契机。1993年,草间弥生代表日本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再次确立了她在日本和国际艺术界的地位。而与众多时尚品牌的跨界合作把重出江湖后的草间弥生推到时尚的*,Dior,Lane,Ferragamo,LV……色彩各异、大小不一的波点泼洒在一切物体上,任其蔓延无尽,变幻无穷,80高龄草间弥生的异想世界依然青春勃发。 作为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草间弥生的作品一直是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 1959年创作的画作《No.2》在2008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79万美元的成交纪录,使她成为在世的作品贵的女艺术家。2010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将其评为20世纪的200名艺术家之一。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花落上海当代艺术馆。这是草间弥生在中地的和的大型个展,吸引了无数草间弥生的拥趸,成为上海当代艺术馆开馆八年来受欢迎的展览。 |
| 目录 | |
| 章 掉进兔子洞 第二章 眼泪的池塘 第三章 一场核心会议式赛跑和一个长故事 第四章 兔子派来小比尔 第五章 毛毛虫的指点 第六章 小猪和胡椒 第七章 疯狂的茶会 第八章 王后的槌球场 第九章 素海龟的故事 第十章 龙虾方阵舞 第十一章 谁偷走了果馅饼 第十二章 爱丽丝的证明 |
| 编辑推荐 | |
| 她,是另类的艺术界里的“**”“怪婆婆”,却是无数人心中潮流的前卫女王。 她,自称“精神病艺术家”,却与毕加索同列2010年英国《泰晤士报》“20世纪*的200名艺术家”名单。 她,是在世的作品*贵的女艺术家,创造了佳士得拍卖会上510万美元的成交纪录。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上海站,成为上海当代艺术馆开馆八年来*受欢迎的展览。 她,是“漫游奇境的现代爱丽丝”,为这部经典童话作品创作了100多幅插图。 她,是草间弥生。 |
| 文摘 | |
| 序言 | |
对于《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个故事,我一直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它对我而言,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是连接现实与幻想的桥梁。而草间弥生,作为当代艺术界一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总能带给我震撼和启发,那种对生命的热烈表达,那种对重复图案的极致运用,都让我着迷。所以,当我知道《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草间弥生插图珍藏版)》这本书的存在时,我毫不犹豫地想要拥有它。我非常好奇,草间弥生是如何将她的艺术语言融入到这个经典童话中的。她会如何描绘那个扑克牌王国,那个永恒的茶会,那些性格鲜明的角色?是会用她标志性的圆点铺满整个画面,还是会通过色彩的碰撞和线条的扭曲来展现奇境的魔幻?我甚至开始想象,爱丽丝本人,在草间弥生的笔下,会是什么模样?她会不会也变成一个充满活力、身上带着圆点图案的小女孩?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艺术的探索,一次我对两位天才跨界合作的期待。我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和心灵触动。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下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珍藏版”这个词吸引了。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实体书似乎变得越来越珍贵,尤其是那些凝聚了艺术心血的特别版本。而“草间弥生插图”这几个字,更是让它在我心中地位飙升。草间弥生的作品,我一直以来都颇为欣赏,那种近乎偏执的重复图案,那种对生命的张扬呐喊,都深深地触动着我。将她的风格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这样一个充满童趣又带点诡异的故事结合,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充满艺术野心的尝试。我好奇的是,她会将爱丽丝所遭遇的种种不合逻辑的事件,用一种怎样的方式视觉化?是色彩的碰撞,还是图案的堆叠?她会不会把书中的角色,比如那只永远在笑的柴郡猫,变成一个充满她个人标记的艺术品?我设想,这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本可以反复品味的艺术画册,每一页都可能隐藏着值得细细揣摩的细节。作为一个曾经被她的装置艺术所震撼的人,我对这次的插画版本充满了好奇,期待它能给我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让经典的童话故事在视觉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我书架上的一件独特藏品。
评分我一直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这个故事着迷,总觉得它隐藏着某种奇妙的魔力,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解读。这次看到草间弥生的插画版本,简直是心痒难耐,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草间弥生,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和无尽的想象,她的波点、她的南瓜、她的圆点迷宫,仿佛都自带一种迷幻而治愈的力量。我很难想象,当她遇上爱丽丝那颠倒黑白的奇幻世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是更加离奇的色彩,还是更加具象的梦境?我甚至开始幻想,那些著名的角色,比如咧嘴笑的猫,戴帽子的疯帽子,会以怎样一种草间弥生式的风格呈现?是遍布圆点,还是扭曲变形?这次的“插图珍藏版”,不仅仅是书,更像是一次与两位伟大艺术家灵魂的对话,一次对现实与虚幻边界的探索。我迫切地想知道,草间弥生的艺术语言如何为这个经典童话注入新的生命,又如何通过她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重新审视爱丽丝所经历的一切。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视觉和心灵的双重盛宴,我对它充满了期待,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
评分我一直觉得,《爱丽丝漫游奇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艺术画布,它鼓励着我们去质疑现实,去拥抱荒诞。而草间弥生,恰恰是那个能够将荒诞推向极致,又赋予其独特美学的艺术家。因此,当我知道她为《爱丽丝漫游奇境》创作插画时,我就知道,这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作品。我期待的是,她会如何用她标志性的、充满生命力的元素,重新诠释爱丽丝的奇幻旅程。是不是每一页都将布满她标志性的圆点,让整个奇境仿佛都活过来?那些在书中出现的奇形怪状的生物,例如那只永远在嘲笑爱丽丝的柴郡猫,或者那个总是忙忙碌碌的白兔先生,在草间弥生的笔下,又会变成怎样的形态?我设想,这不仅仅是一本带有插画的书,更是一本将草间弥生的艺术理念与爱丽丝的奇幻故事巧妙融合的杰作。我希望它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爱丽丝世界,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境。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期待已久的艺术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我一直以来都沉浸在草间弥生的艺术世界里,她的作品总是能轻易地将我带入一个超现实的、充满活力的空间。而《爱丽丝漫游奇境》作为我童年最爱的故事之一,也承载了我对奇幻世界最初的向往。将这两者结合,我简直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圆点、网纹,还有她那鲜艳到近乎饱和的色彩,会如何穿透爱丽丝的奇境,赋予那些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全新的生命?我期待着,她会如何解读那个疯狂的下午茶派对,那些形状各异、却又充满个性的角色,在她的笔下又会呈现出怎样的表情和姿态?我猜测,这绝不会是一个简单的图画配故事的组合,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艺术再创作。我甚至可以想象,那些奇幻的生物,比如会飞的毛毛虫,或是打着哈欠的睡鼠,都会被赋予草间弥生式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生命力。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场视觉的探索,一次与两位艺术家思维碰撞的盛宴。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熟悉的童话,也发现未曾想象过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