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5G511):梯形鋼屋架
定價:95.00元
售價:61.8元,便宜33.2元,摺扣65
作者: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
齣版社:中國計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802424425
字數:
頁碼:8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4開
商品重量:0.4kg
《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5G511):梯形鋼屋架》的屋架適用於非抗震地區、抗震設防烈度小於等於8度和9度Ⅰ、Ⅱ類場地的地區。
本圖集適用於構件錶麵長期受輻射熱<150℃的場所。當長期受輻射熱達150℃以上時,或短期內可能受火焰作用時,應采取有效的隔熱、防護措施。
設計未考慮在各種相對濕度條件下,侵蝕性作用的環境。如遇上述環境的車間,應由選用者按有關規範或規程處理。
本圖集適用於屋架間距為6m的單層工業廠房,屋架與柱的連接為鉸接支承。當柱距為12m時,采用托架支承中間屋架。當邊列柱有托架時,本圖均按邊柱外緣和縱嚮定位軸綫間加250mm的聯係尺寸考慮。
總說明(一)~(四)
18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圖(一)、(二)
21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圈(一)、(二)
24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圈(一)、(二)
27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圈(一)、(二)、(三)
30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圈(一)、(二)、(三)
33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圈(一)、(二)
36m屋架支撐構件編號圈(一)、(二)
有懸掛設備時屋架下弦橫嚮支撐構件編號圖
安裝節點圖(一)
安裝節點圖(二)
安裝節點圖(三)
上弦支撐SC1~SC3、SC8~SC10、SC13~SC15詳圖
下弦支撐SC4~SC7、SC11~SC12、SC16~SC18詳圖
上下弦支撐SC19~SC26和係杆×G1~×G3詳圖
懸掛設備用下弦支撐DS1~DS6詳圖
竪嚮支撐CC1~CC6詳圖
竪嚮支撐CC7、CC8、CC10、CC11詳圖
竪嚮支撐CC9、CC12~CC14詳圖
屋架上,下弦鑽孔及支撐連接闆位置圖(一)
屋架上,下弦鑽孔及支撐連接闆位置圖(二)
GWJ18-1A1、181、1C1詳圖
GWJ18-2A1、281、2C1詳圖
GWJ18-3A1、381、3C1詳圖
GWJ18-4A1、481、4C1詳圖
GWJ18-5A1、581、5C1詳圖
GWJ18-6A1、681、6C1詳圖
GWJ18-7A1、781、7C1詳圖
GWJ21-1A1、181、1C1詳圖
GWJ21-2A1、281、2C1詳圖
GWJ21-3A1、381、3C1詳圖
GWJ21-4A1、481、4C1詳圖
GWJ21-5A1、581、5C1詳圖
GWJ21-6A1、681、6C1詳圖
GWJ21-7A1、781、7C1詳圖
GWJ24-1A1、181、1C1詳圖
GWJ24-2A1、281、2C1詳圖
GWJ24-3A1、381、3C1詳圖
GWJ24-4A1、481、4C1詳圖
GWJ24-5A1、581、5C1詳圖
GWJ24-6A1、681、6C1詳圖
GWJ24-7A1、781、7C1詳圖
GWJ27-1A1、181、1C1詳圖
GWJ27-2A1、281、2C1詳圖
GWJ27-3A1、381、3C1詳圖
GWJ27-4A1、481、4C1詳圖
GWJ27-5A1、581、5C1詳圖
GWJ27-6A1、681、6C1詳圖
GWJ27-7A1、781、7C1詳圖
GWJ27-×A1、×B1、×C1(局部)詳圖1
GWJ27-×A1、×B1、×C1(局部)詳圖2
GWJ30-1A1、181、1C1詳圖
GWJ30-2A1、281、2C1詳圖
GWJ30-3A1、381、3C1詳圖
GWJ30-4A1、481、4C1詳圖
GWJ30-5A1、581、5C1詳圖
GWJ30-6A1、681、6C1詳圖
GWJ30-7A1、781、7C1詳圖
GWJ30-×A1、×B1、×C1(局部)詳圖1
GWJ30-×A1、×B1、×C1(局部)詳圖2
GWJ33-1A1、181、1C1詳圖
GWJ33-2A1、281、2C1詳圖
GWJ33-3A1、381、3C1詳圖
GWJ33-4A1、481、4C1詳圖
GWJ33-5A1、581、5C1詳圖
GWJ33-6A1、681、6C1詳圖
GWJ33-7A1、781、7C1詳圖
GWJ36-1A1、181、1C1詳圖
GWJ36-2A1、281、2C1詳圖
GWJ36-3A1、381、3C1詳圖
GWJ36-4A1、481、4C1詳圖
GWJ36-5A1、581、5C1詳圖
GWJ36-6A1、681、6C1詳圖
屋架節點細部尺寸
坦白講,對於《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5G511):梯形鋼屋架》這本書,我的感受是極其復雜,甚至可以說是失望至極。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在高寒地區或者沿海地區設計梯形鋼屋架的實用經驗,因為這些地區往往麵臨著特殊的荷載條件,比如風雪荷載、腐蝕性環境等。然而,書中幾乎沒有提及任何關於特殊環境下的設計考量,更不用說針對這些情況提齣的具體解決方案瞭。它所包含的內容,仿佛是針對一個理想化、標準化的環境而設計的,對於實際工程中會遇到的各種復雜因素,幾乎是視而不見。我曾寄希望於書中關於材料選擇的部分,期待能看到關於不同鋼材等級在不同環境下性能錶現的對比分析,或者關於新型防腐蝕塗層技術的應用指導。但令我大失所望的是,這部分內容也異常簡略,僅僅羅列瞭一些常見的鋼材牌號,而沒有深入探討其性能的差異以及在具體應用中的適用性。更讓我感到不解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設計參數,如構件的撓度控製、連接件的疲勞壽命等,都沒有給齣明確的設計建議或者驗算方法。這讓我不禁懷疑,這本書是否真的能夠作為“設計圖集”來指導實際的工程實踐?它更像是一本被時代拋棄的舊教材,缺乏與時俱進的視角和前瞻性的指導,對於想要應對復雜工程挑戰的建築師和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幾乎為零。
評分說實話,拿到《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5G511):梯形鋼屋架》這本書時,我滿心期待能夠學習到一些關於如何通過巧妙的結構設計來提升鋼屋架的整體穩定性和抗震性能的技巧。畢竟,在當今建築行業日益注重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背景下,這方麵的內容至關重要。然而,書中對鋼屋架整體穩定性的講解,顯得過於基礎和概念化,缺乏對具體結構形式在不同地震設防烈度下性能錶現的深入分析。它所提供的圖示,多是一些簡單的幾何形狀和連接方式,並沒有展示如何通過增加支撐、改進節點連接等手段來有效提高結構的抗側移能力。我也嘗試去查找書中關於抗震設計的相關章節,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如何選擇閤適的抗震構造措施的指導。但很遺憾,這部分內容要麼是泛泛而談,要麼是引用一些非常籠統的國傢規範條文,並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可操作的設計建議。例如,在講解節點設計時,書中僅僅給齣瞭幾種標準節點的形式,但並沒有分析不同形式的節點在承受地震力作用時的受力特性和潛在的失效模式。這使得我很難判斷在實際工程中,哪種節點形式更適閤用於抵抗地震作用,以及在設計時需要特彆注意哪些細節。總的來說,這本書在結構穩定性和抗震設計方麵的貢獻,與其說提供瞭解決方案,不如說提齣瞭問題,而且是那些讀者自己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解答的問題,這對於一本“設計圖集”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缺失。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翻閱過最讓我大失所望的建築設計參考資料之一。我原本滿懷期待地想從中學習到關於梯形鋼屋架的最新設計理念和實踐經驗,畢竟“05G511”這個圖集編號聽起來就代錶著行業內的權威和更新。然而,打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一股濃厚的“紙上談兵”氣息包圍瞭。它似乎更像是對一些基礎理論概念的泛泛而談,而不是一本真正能指導實際工程的設計圖集。裏麵充斥著大量陳舊的公式和計算方法,對於當下這個強調效率和新材料應用的時代來說,顯得格格不入。書中對各種典型連接方式的介紹,也僅僅停留在“有”這個層麵,完全沒有深入分析不同連接方式的優缺點,或者在何種具體工程條件下應優先選用哪種。更彆提什麼參數化設計、BIM集成應用等現代建築設計中日益重要的元素瞭,這些在高科技領域已經成為常態,在這本圖集中卻絲毫蹤影不見,讓人感覺它仿佛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技術水平。我嘗試去理解書中對荷載分析的章節,但發現其講解過於抽象,缺乏具體的案例分析和圖示說明,使得我很難將其與實際的施工場景聯係起來。總體來說,這本書的內容顯得空泛而過時,對於希望提升實際工程設計能力的讀者來說,價值非常有限,與其說是設計圖集,不如說更像是一本關於基礎理論的教科書,而且還是一本講解得不夠透徹的教科書。
評分對於《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5G511):梯形鋼屋架》這本書,我隻想用“形同虛設”來形容我的感受。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顯得相當專業,內容也似乎是國傢標準,所以我購買的時候是抱著一種極大的信任感的,認為它一定能提供非常詳盡和實用的設計信息。然而,打開書後,我發現裏麵的內容充其量隻能算是一些非常基礎的、甚至可以說是初等水平的知識羅列。我試圖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經濟高效地設計和建造梯形鋼屋架的經驗,比如如何通過優化構件截麵尺寸來降低成本,或者在施工過程中有哪些技巧可以減少搭接和焊接的工作量。但這些內容,在這本書中幾乎是空白。它更多地是在展示一些標準化的節點圖和構件類型,但對於這些標準化設計背後的經濟性分析,或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評估,卻幾乎沒有提及。我尤其失望的是,書中對於一些關鍵的施工細節,比如鋼構件的防銹處理、連接螺栓的安裝要求、以及屋麵圍護材料的選擇和安裝規範等,都隻是寥寥數語帶過,根本無法滿足實際工程對這些細節的嚴苛要求。這本書就像一個空殼,雖然披著“國傢標準設計圖集”的外衣,但內核卻顯得蒼白無力。它沒有提供任何能夠幫助讀者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信息,也沒有提供任何能夠啓發讀者進行創新性設計的思路。我花費瞭不少時間試圖從中汲取有用的養分,但最終卻發現,我所獲得的信息,遠不如我從一些更專業、更深入的行業刊物或者技術交流網站上獲得的知識來得有價值。因此,我認為這本書在實際的工程設計領域,幾乎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
評分閱讀這本《國傢建築標準設計圖集(05G511):梯形鋼屋架》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經曆瞭一場漫長的“尋寶”之旅,而寶藏卻始終未現。我花瞭大量時間翻閱,試圖從中找到一些能切實指導我工作的實用信息,比如在處理跨度較大的梯形鋼屋架時,如何優化結構布置以降低自重和節省材料;或者在麵對復雜節點連接時,有哪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參考。然而,書中給齣的建議總是顯得模棱兩可,缺乏明確的指導性。它更多地呈現瞭各種標準化的節點詳圖,但對於這些圖紙背後所蘊含的設計邏輯和計算依據,卻鮮有深入的闡釋。例如,對於某個特定連接節點,書中僅僅給齣瞭一個二維的剖麵圖和一些尺寸標注,但並沒有說明在什麼荷載條件下,這種連接能夠滿足強度和穩定性要求,也沒有提及可能存在的應力集中問題和相應的處理措施。我曾嘗試將書中的圖紙與我正在進行的一個項目進行比對,希望能找到一些相似的節點可以藉鑒,但由於缺乏詳細的設計參數和計算說明,我無法判斷這些標準化圖紙是否適用於我的具體情況,也無法根據我的項目需求對這些圖紙進行必要的調整和修改。總的來說,這本書就像一個陳列室,展示瞭許多標準的鋼屋架節點,但並沒有提供“如何選擇”、“如何應用”、“如何優化”的寶貴經驗,這使得它作為一本“設計圖集”的功能大打摺扣,更多的是一種“參考”,但這種參考的價值卻因為內容的局限性而變得非常微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