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铁路隧道
  • 隧道工程
  • 施工安全
  • 技术规程
  • TB 10304-2009
  • 安全技术
  • 铁路工程
  • 工程施工
  • 隧道施工
  • 规范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15113
商品编码:28500939986

具体描述

TB 10304-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定价 25.00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开本 32
作者 本社
装帧 平装
页数 181
字数
ISBN编码 151133074


  本规程是根据铁道部《关于印发<2008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  (铁建设函[2007]1374号)的要求,

为适应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安全生产的需要,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建设管理要求,进一步规范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在《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401—2003)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认真贯彻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施工安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在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现状和典型事故案例,全面总结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经验和教训,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本规程从技术、管理两个方面,并按管理层、技术层、作业层等三个层次,规范了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建设各方的工作内容与技术要求,体现了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了对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建设各方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洞口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洞身开挖,装渣与运输,支护与加固,衬砌,监控量测,施工排水,通风、防尘与风永电供应,不良地质 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斜井与竖井,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施工,盾构施工,逃生及救援等。




1  总则

2  基本规定

3  洞口工程

4  超前地质预报

5  洞身开挖

6  装渣与运输

7  支护与加固

8  衬

9  监控量测

10  施工排水

11  通风、 防尘与风永电供应

12 不良地质 和特殊岩土地段隧道

13 斜井与竖井

14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 施工

15  盾构施工

16  逃生及救援

本规程用词说明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条文说明



图书简介:现代桥梁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本书聚焦于当前土木工程领域中,最具挑战性与技术含量的——现代桥梁结构的设计、分析、材料应用及施工控制等方面的前沿实践与理论进展。 本书旨在为桥梁工程师、结构设计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注重实操性的参考手册。 本书全面涵盖了从传统梁桥到复杂斜拉桥、悬索桥乃至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完整技术谱系,深入剖析了在复杂地理环境、高强度荷载要求以及严苛服役寿命标准下,如何实现结构的安全、经济与美观的统一。 --- 第一部分:现代桥梁结构理论与材料创新 本部分着重于支撑现代桥梁工程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材料科学的最新突破如何影响结构设计范式。 1.1 结构分析的精进:非线性与动力学分析 传统的线弹性分析已无法满足对超大跨径桥梁和特殊结构(如柔性桥梁、高柔度塔柱)的精确评估需求。本书详细介绍了: 几何非线性分析(P-Δ 效应与二阶效应): 如何在有限元软件中精确建模,以评估大变形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抗风和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非线性与本构关系: 混凝土的开裂、钢材的屈服和强化阶段的准确模拟,尤其关注超高强混凝土(UHPC)和高性能钢材的本构模型建立。 桥梁的振动特性与动力响应: 深入讲解了模态分析、频率响应分析以及随机振动理论,重点在于风致振动(抖振、涡激振动)和地震响应分析的数值方法(如时间步进法)。 1.2 高性能结构材料的应用 材料的进步是推动桥梁跨越极限的关键。本章详细讨论了以下几种关键材料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性能指标及施工要点: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介绍UHPC的微观结构、优异的抗压、抗拉伸性能,以及其在预制构件、抗疲劳接缝和关键受力部位的应用技术。讨论了UHPC的配合比设计、搅拌工艺和标准养护流程。 新型钢材与抗腐蚀技术: 分析了耐候钢在环境友好型桥梁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并重点介绍了涂层技术、阴极保护系统以及新型复合防腐材料在海洋和高盐环境桥梁中的部署策略。 先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讨论了碳纤维(CFRP)和玻璃纤维(GFRP)在结构加固、预应力筋替代和非金属构件制造中的应用,包括其长期耐久性和连接技术。 --- 第二部分:关键桥梁类型的深化设计与控制 本书提供了针对几种主流和复杂桥型的设计参数确定、关键截面设计及特殊构造处理的详细指导。 2.1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连续梁桥 着重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优化: 预应力体系选择与布置: 比较了先张法、后张法、束道设计、锚固系统的选型和施工精度要求。 疲劳与应力控制: 详细阐述了在活载反复作用下,如何通过优化预应力损失计算和应力范围控制,确保结构的服务性能和耐久性。 支座与伸缩缝系统: 针对连续梁和高跨度桥梁,讨论了盆式支座、球型支座的选型原则,以及适应大变形和温度位移的伸缩装置设计。 2.2 斜拉桥与悬索桥的关键设计要素 对于超大跨径的标志性结构,本书侧重于特殊荷载下的控制设计: 主缆系统设计与施工控制: 悬索桥中索股的布置优化、防腐与监测技术;斜拉桥中锚固系统的受力分析、成桥线形控制(索力平衡和塔梁之间的相互作用)。 风洞试验与气动弹性分析: 讲解了如何根据风洞试验数据,建立气动导抗矩阵,并进行颤振速度、行车振动与扭转响应的计算与评估。 塔柱与基础的协同设计: 考虑了极端荷载(如地震、船舶撞击)对高塔结构的影响,以及大直径深水基础的施工风险评估与对策。 --- 第三部分:先进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工程实践是理论的检验。本部分详述了复杂结构实现的关键施工工艺及质量保证体系。 3.1 复杂上部结构施工控制技术 大节段预制与拼装技术: 针对预制梁段的工厂化生产流程、节段间的精确接缝处理技术(如满张拉接缝、胶接技术)以及场地的拼装吊装方案。 悬臂浇筑与顶推法工艺: 详细分析了斜拉桥和连续箱梁的悬臂浇筑过程中的平衡控制、临时支点设计和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校核。对于顶推法,重点讨论了纵向应力控制和横向导向系统的设计。 高强度钢筋的焊接与连接: 超高强钢筋的机械连接与焊接技术标准,确保连接部位的强度不低于母材。 3.2 结构健康监测(SHM)与数字化施工 现代桥梁依赖先进的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传感器网络部署与数据采集: 讨论了应变片、加速度计、位移计、温度传感器在结构各关键部位的合理布点策略,以及无线数据传输与云端存储架构。 施工阶段的实时反馈: 介绍如何利用实时监测数据(如混凝土水化热、预应力张拉力)来调整施工参数,避免结构损伤。 BIM在桥梁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阐述了如何通过三维建模集成设计、施工进度、材料信息和监测数据,实现桥梁资产的数字化管理与维护优化。 --- 第四部分:桥梁的耐久性与评估修复 本书最后一部分关注桥梁的长期服役性能,并提供了现代评估和修复的工程实践。 腐蚀与疲劳损伤机制: 深入分析了氯离子侵蚀、碳化作用对钢筋锈胀的影响,以及不同结构类型(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疲劳裂纹扩展模型。 无损检测技术(NDT): 介绍超声波检测、地质雷达(GPR)、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在评估内部损伤、空洞和保护层厚度中的应用精度。 结构性能化评估与加固技术: 针对病害结构,提供了针对性的维修方案,包括:外包钢板加固、粘贴FRP片层加固、压力注浆修复、以及对既有桥梁进行承载力提升的改造设计原则。 本书内容翔实,图表丰富,融合了国内外最新的规范要求(如AASHTO LRFD、Eurocodes的先进理念),是结构工程师提升专业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必备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这本书,我更多的是想了解现代工程技术在保障生命安全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我是一名对城市发展有着敏锐观察力的市民,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关于铁路建设的报道,但对于其中的技术细节,尤其是安全方面的具体措施,总是知之甚少。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了解的窗口。书中关于施工区域的风险辨识和控制的讲解,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挖隧道,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潜在的危险。例如,书中对地应力、岩层破碎带、地下水涌入等风险的分析,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都显得非常专业和周密。我特别对书中关于临时用电、机械设备安全以及高处作业安全的规定印象深刻,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安全环节。这本书并非一本轻松的读物,它更多的是一部详实的技术手册,但它所传达的“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及为实现这一理念所付出的严谨努力,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明白,每一条畅通的铁路背后,都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的安全保障体系。

评分

我是一位热衷于探索工程奇迹的爱好者,对那些改变我们出行方式的巨大工程项目总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当我看到《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所蕴含的严谨和科学所吸引。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安全技术规范。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施工方法的选择与风险评估的论述感到着迷。它详细介绍了不同工法的优缺点,以及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时,如何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来制定最安全、最有效的施工方案。书中对支护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让我认识到,每一道支撑都承载着巨大的责任。此外,书中关于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信息化管理的部分,展现了现代工程技术在保障安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最初的洞口开挖,到中穿穿越,再到最后的衬砌完成,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而这本书则为如何安全地克服这些挑战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它让我体会到,在铁路建设的背后,是对科学的信仰,是对安全的承诺,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扉页上的书名《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就让我肃然起敬。我是一名对工程建设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平时喜欢阅读一些与建筑、工程相关的书籍,了解那些宏伟建筑背后的原理和细节。尽管我对铁路隧道施工的具体技术规程并不十分熟悉,但通过翻阅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挑战又严谨有序的施工现场。书中详细阐述了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从勘察设计、开挖支护到衬砌通风等各个环节所必须遵循的安全准则。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爆破作业的安全要求印象深刻,那些关于药剂选择、爆破参数设定、以及人员疏散等方面的规定,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安全的极致追求。此外,书中对通风排险、防火防尘、以及应急救援措施的阐述,也让我看到了工程技术人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所做的周密准备。虽然书中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技术图表对我这个门外汉来说需要花些时间去理解,但其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论证,无疑为铁路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它让我认识到,一项伟大的工程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智慧、汗水和对安全的绝对重视。

评分

当我拿到《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一本非常厚重、非常专业的技术指南。我是一名退休的工程师,虽然我的专业领域并非铁路隧道,但多年来对工程技术的热情一直未减。我喜欢从技术规范中挖掘出工程的精髓,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科学原理。翻开这本书,我首先被其条理清晰的章节划分所吸引。从总则到具体施工方法的安全要求,再到施工组织与管理,每部分都详尽而全面。书中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风险评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地下水处理和涌水预防的章节,这对于任何地下工程都是至关重要的挑战。书中提供的各类监测手段和预警机制,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案,都显得非常专业和实用。这本书不是那种能让人轻松读完的书,它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但对于任何从事或关心铁路隧道工程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工程的复杂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评分

对于一本名为《TB 10304-2009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书,我带着一种既期待又略显忐忑的心情去阅读。我是一名普通的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偶尔会看到正在建设中的铁路隧道,心里总会好奇这些庞大的地下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尤其是安全方面是如何保障的。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我没有期望能够完全读懂所有的专业术语,但通过阅读,我能够了解到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比如,书中提到的关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让我意识到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人的问题。还有关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例如噪声和粉尘的控制,也让我看到了工程建设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我对书中关于火灾预防和爆炸安全的部分也进行了重点关注,这些都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而书中详尽的规章制度,让我对施工单位的严谨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本安全手册,虽然是面向专业人士的,但它传递出的信息,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工程建设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承担的责任,让我对铁路建设者们多了一份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