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黃山峰雲百態-實用白描畫稿
定價:18.00元
作者:劉有成 繪
齣版社:天津楊柳青畫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54704486
字數:
頁碼: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黃山峰雲百態 實用白描畫稿》是一本純粹的美術教學示範作品集。黃山峰姿百態,雲海變化多樣,作者深入黃山進行實地寫生,並從數百張寫生稿件中,進過提煉加工,創作齣40餘幅具有黃山特點的雲峰作品,供山水愛好者藉鑒賞析。劉有成用自己的畫筆,演奏這恢弘、壯麗、神奇的交響樂!
目錄
作者介紹
劉有成,1949年11月生,安徽省壽縣人。安徽黃山山水畫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傢協會理事、閤肥市美術傢協會副主席。
20世紀70年代起,先後有數十幅作品入選全國美展、全國中國畫大展等重要展覽並獲奬。劉有成的山水畫作品,先後在多個國傢和地區展齣,並廣為海內外人士及重要機構收藏。
劉有成尤擅長巨幅中國畫作品創作,多次應國傢、省級相關部門邀請,為中國駐瑞典大使館、以色列大使館、南非大使館會客廳以及安徽省人民館、閤肥市人民等重要場所創作巨幅全景式中國畫作品,廣獲贊譽。
文摘
序言
這絕對是一本能夠點燃我創作激情的畫集!作為一名業餘的繪畫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動我內心的素材。市麵上的風景畫冊琳琅滿目,但往往流於錶麵,缺乏那種能夠引導我去深入觀察和錶達的深度。而“XH”這個前綴,以及“實用白描畫稿”的定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理解的“實用”,意味著它不僅是欣賞性的,更能提供繪畫者直接藉鑒的範本,無論是構圖、綫條的運用,還是對光影的處理,都應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我尤其對“黃山峰雲百態”這幾個字感到好奇,黃山素有“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四大奇觀,而“百態”二字,則預示著它會展現黃山在不同天氣、不同時間、不同角度下的豐富變化。我期待看到的是,畫集中的綫條是如何精準地勾勒齣山石的嶙峋、鬆針的蒼勁、雲海的翻湧,那種力量感和生命力,是我渴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捕捉到的。
評分我是一位長期關注藝術類書籍的收藏者,最近在瀏覽一些新齣版的書籍時,偶然看到瞭關於《XH 黃山峰雲百態-實用白描畫稿》的信息。盡管我尚未有機會親自翻閱,但從其命名和介紹來看,它似乎是一本非常有潛力的藝術畫冊。我個人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特彆是白描技法有著特彆的偏好。白描的魅力在於其簡潔、精準而又充滿錶現力的綫條,它能夠將景物的神韻刻畫得淋灕盡緻,而黃山又是中國山水畫中極富代錶性的題材,其險峻的地勢和變幻莫測的雲海,為白描藝術提供瞭絕佳的創作空間。“百態”二字更是引人遐想,意味著它將呈現黃山在不同時間和氣候下的多種形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超越一般的風景畫冊,以一種深入研究的態度,為讀者展現黃山彆樣的美,並提供值得學習的白描範例。
評分最近在圈子裏聽到不少關於這本書的討論,大傢對它都贊不絕口,這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名曾經到過黃山,並對其壯麗景色記憶猶新的人來說,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捕捉到黃山最經典的那些瞬間的。我尤其關注“實用白描畫稿”這個關鍵詞,因為這意味著它可能不僅僅是一本純粹的欣賞型畫冊,而更像是一本教學範本。我好奇的是,這些白描畫稿是否包含瞭對不同景物的細緻刻畫,比如山石的紋理、雲霧的層次、甚至是一些標誌性的鬆樹形態,這些細節的處理是否能夠成為我臨摹和學習的極佳範例。我想象中的它,會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重新認識黃山,用最純粹的綫條語言,展現齣黃山獨有的那種磅礴大氣和靈動飄逸。
評分終於收到心心念念的這本畫冊瞭,打開的那一刻,驚喜真的溢於言錶!雖然這本書還沒有到手,但我一直在網上搜集各種關於它的信息,也看瞭不少其他讀者的評價。從那些零星的圖片和描述中,我腦海裏已經勾勒齣瞭它的樣子:厚實的封麵,溫潤的紙質,以及每一頁都飽含匠心的綫條。我最期待的,是它呈現黃山風雲的獨特視角。我想象中的它,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風景照,而更像是一次深度的靈魂對話。白描,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返璞歸真的力量,它剝離瞭色彩的喧囂,隻留下最純粹的形與意。我迫切地想看到,那些山峰在畫傢的筆下是如何被賦予生命力的,雲霧又是如何纏繞、升騰,構成一幅幅動態的詩篇。這不僅僅是欣賞美景,更是對自然造化的一次緻敬,是對東方美學一次深刻的體悟。我堅信,這本書會成為我書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每一次翻閱,都能帶來新的靈感和思考。
評分我是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尤其鍾情於水墨畫和中國古典園林美學。在瞭解到這本《XH 黃山峰雲百態-實用白描畫稿》之後,我的好奇心瞬間被點燃瞭。我一直認為,白描是中國畫的精髓之一,它以最簡潔的筆觸,錶達最豐富的意境,是一種極具東方哲學韻味的藝術形式。黃山,作為中國山水畫的經典題材,其險峻的山勢、變幻莫測的雲海,本身就充滿瞭藝術錶現力。我迫切地想看到,這本畫集是如何通過白描的手法,將黃山那種雄渾壯闊又不失細膩秀美的特質展現齣來。我設想,每一幅畫稿都將是畫傢對黃山的一次深刻體察,是對自然形態的一次高度凝練。這種“意筆”的描繪,一定能夠喚起觀者內心的共鳴,讓我們在黑白分明的綫條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並從中汲取關於綫條、構圖、氣韻等方麵的寶貴經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