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北京金融评论(2010年第2辑)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北京金融评论》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4955470
字数:
页码:24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北京金融评论(2010年第2辑)》分为分析研究、银行管理、保险话题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 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度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和租赁住房抽样调查报告等。
分析研究
进一步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度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和租赁住房抽样调查报告
日本、东南亚房地产泡沫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应当从大监管视角构建我国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我国利率体系现状与利率间互动关系分析
对我国季度不变价GDP的估算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银行成本效率与规模效率--基于2003-2008年面板数据
“肥水不流外人田”才能有效拉动内需--对银行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利弊的研究
印度尼西亚外汇储备增长的理论探析
物流金融合作机制与流程分析
融资租赁项下应收租金国内保理业务探讨
银信合作框架下的公私联动
刍析我国营业信托的分类
银行管理
北京银行业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服务水平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快速扩张--城市商业银行发展: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分析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落实《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分析--以低收益保证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为例
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与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几点思考
转变业务经营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与治理
探析银行信用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储蓄存款谁来领
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三起抢劫银行既遂案件浅析
保险话题
防范保险公司自身道德风险的对策探析--基于打击保险业“三假”的思考
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双赢的车险经营模式--浅议车险业务管理机制
(八)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战略协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改革发展规划和金融资源配置战略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业的健康运行,也需要一个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宏观经济环境。金融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与各金融监管机构、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一起,合理规划,科学论证,制定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业改革发展规划和金融资源配置战略。
四、当前金融监管机构协调的重点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工作重心应注重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产品的监管。
(一)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协调合作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按照此定义,尽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尚未明确规定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已经存在着几种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或准金融控股公司: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控股类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等;第二类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外设立或在国内与外资合资设立投资银行,如中银国际、中金公司和工银亚洲等;第三类是实业公司控股金融,如山东电力集团、海尔集团、泛海集团等。
1.当前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风险
(1)制度性风险。制度性风险,在国外也称为法律风险。由于我国的金融法律框架是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为基础制定的,现行的金融法律如《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对跨行业、跨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控股公司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在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体现为金融产品)具有过渡的性质,在法律关系上表现为有些金融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清,致使金融机构面临制度性风险,为金融稳定留下诸多隐患。
……
分析研究
进一步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2009年度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和租赁住房抽样调查报告
日本、东南亚房地产泡沫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应当从大监管视角构建我国金融稳定协调机制
我国利率体系现状与利率间互动关系分析
对我国季度不变价GDP的估算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银行成本效率与规模效率--基于2003-2008年面板数据
“肥水不流外人田”才能有效拉动内需--对银行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利弊的研究
印度尼西亚外汇储备增长的理论探析
物流金融合作机制与流程分析
融资租赁项下应收租金国内保理业务探讨
银信合作框架下的公私联动
刍析我国营业信托的分类
银行管理
北京银行业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绿色信贷服务水平
培育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快速扩张--城市商业银行发展: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关于流动资金需求量测算方法的分析
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落实《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分析--以低收益保证股票挂钩型理财产品为例
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与风险管理
农村商业银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几点思考
转变业务经营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与治理
探析银行信用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储蓄存款谁来领
加强管理防范风险--三起抢劫银行既遂案件浅析
保险话题
防范保险公司自身道德风险的对策探析--基于打击保险业“三假”的思考
如何实现规模效益双赢的车险经营模式--浅议车险业务管理机制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学术的严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每一篇文章都似乎经过了反复推敲,论证过程严密,引用数据和文献也都相对可靠,这对于一个追求深度阅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文章的题材也十分广泛,涵盖了货币政策、资本市场、金融监管、风险管理等多个领域,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兴趣需求。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不少作者都是业内专家学者,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在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使得文章的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都得到了保证。我从中学习到了许多专业术语和分析方法,也对金融领域的专业性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本关于金融的评论集,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作者们用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功底,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金融世界。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群顶尖的金融智囊进行对话,他们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对于金融的理解,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学习和思考。这本书正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眺望金融的未来。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金融领域感兴趣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也会从中获得不少启发。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文章中一些观点所深深吸引,作者们对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鞭辟入里,对于金融市场动态的把握也十分精准。其中一篇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文章,作者不仅梳理了其历史脉络,更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的若干建议发人深省。另一篇关于绿色金融的文章,则让我看到了金融行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作者以翔实的数据和案例,阐述了绿色金融如何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也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这些前瞻性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无疑为我理解当下的金融格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让我对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评分对于一些探讨政策层面的文章,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这些政策我日常有所耳闻,但作者们将其抽丝剥茧,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影响出发,进行了系统性的解读。比如,关于数字货币的几篇文章,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介绍,更深入地分析了其对现有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以及监管部门需要如何应对。这种宏观视野和微观洞察的结合,让我对许多看似抽象的金融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将复杂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文章,它们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教会了我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事物,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精致,封面的用色沉稳大气,主标题“北京金融评论”采用烫金工艺,在光线下折射出低调的光泽,颇具收藏价值。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属上乘,触感温润,字迹清晰,阅读体验十分舒适,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我尤其欣赏编辑团队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确保了信息传递的流畅性,让我能够沉浸在文章之中,不受干扰。整体而言,从硬件条件上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也预示着内容的不凡,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