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对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研究
:26.00元
售价:17.7元,便宜8.3元,折扣68
作者:何帆 等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049652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对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研究》内容包括:总报告浙江省的主要经济特点、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重要挑战、分报告一关于设立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的建议、分报告二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研究报告、分报告三关于浙江宏观经济指数的建立及其应用等。
总报告
1.浙江省的主要经济特点
2.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重要挑战
3.本课题确立研究内容的考虑及各项研究的介绍
分报告一 关于设立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的建议
1.宁波—舟山港总体概述
1.1 港口海域辽阔,深水资源丰富
1.2 区位优势明显,腹地经济发达
1.3 基础设施改善,航班航线增多
1.4 吞吐实力强劲,散货优势突出
1.5 政策环境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2.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开发的重要意义
2.1 企业经营和决策的依据和参考
2.2 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3 浙江省“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2.4 完善国际航运指数体系的内在需要
3.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开发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举措
3.1 指数开发的战略定位
3.1.1 指数开发的近期定位:服务腹地航运
3.1.2 指数开发的中期定位:服务全国航运
3.1.3 指数开发的远期定位:服务国际航运
3.2 指数开发的战略举措
3.2.1 选择合适的指数
3.2.2 开发指数衍生品
3.2.3 筹建航运交易所
3.2.4 研发航运市场评价指标体系
3.2.5 完善航运现货市场
3.2.6 加快发展航运金融服务
4.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的编制、发布及衍生品的设计
4.1 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编制原则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基期的确定
4.1.3 合成的方法
4.2 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发布方式
4.2.1 发布机构
4.2.2 发布渠道
4.2.3 发布频率
4.2.4 发布内容
4.3 宁波—舟山港指数期货设计方案
4.3.1 合约设计
4.3.2 合约交易制度
4.3.3 主要风险来源
4.3.4 风险控制措施
5.对宁波—舟山港航运指数的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
5.1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5.2 要营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
5.3 要加快港口金融环境的建设
5.4 要注重航运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5.5 要加强与上海航运中心的合作与对接
附表
分报告二 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研究报告
1.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界定
2.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2.2 有利于疏通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3 有利于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促进金融业繁荣发展
3.民营金融在浙江的发展及前景
3.1 浙江民营金融的发展现状
3.1.1 产权结构方面
3.1.2 治理结构方面
3.1.3 市场定位方面
3.1.4 机构规模方面
3.1.5 资产质量方面
3.2 浙江民营金融的成长优势
3.2.1 市场经济的内生驱动
3.2.2 体制机制的创新驱动
3.2.3 地方的外部驱动
4.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历史经验
4.1 美国
4.2 英国
4.3 德国
4.4 日本
4.5 中国台湾
5.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5.1 利率市场化问题
5.2 审批制、核准制与备案制问题
5.3 中小金融机构监管体系问题
5.4 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生成机制问题
5.5 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退出机制
6.政策建议
6.1 发展路径
6.2 具体措施
6.2.1 稳步发展地方性非存款类准金融机构
6.2.2 积极组建中小民营银行
6.2.3 发展金融控股公司
6.3 配套政策
……
分报告三 关于浙江宏观经济指数的建立及其应用
分报告四 建立浙江省金融资产交易所的研究报告
附录 天津与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现状简述
参考文献
后记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形势预测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评论》副主编。1971年出生于河南省荣阳县。1996年和200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别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其他学术和社会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汀:率专家组成员、财政部国际司顾问、商务部WTO司顾问、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新华社特约观察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青年全球、亚洲社会青年、美中关系委员会青年、Bellagio央行行长及学者小组(30人小组)成员、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国际政治经济学。已经出版的专著包括《为市场经济立宪:当代中国财政问题报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政策》、《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个人文集包括《出门散步的经济学》、《不确定的年代》、《胸中无剑》、《失衡之困》、《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主编的学术著作包括《人民币悬念》、《中国经济的夏天: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寻求平衡的发展道路:未来10年的中国与全球经济》等,并有《世界是平的》、《不可思议的年代》等多部译著。在国内外重要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并在各种上流媒体发表财经评沦500多篇。
郭安娜,1956年生于杭州,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助理巡视员(副厅局级),浙江省金融学会秘书长,高级经济师。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外汇检查处处长,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国际收支处处长、货币信贷处处长,具有较深的经济金融理论和丰富的实际丁作经验。
赵峥嵘,男,汉族,高级经济师,1962年7月出生,籍贯温州,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卜海浦东发展银行杭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赵峥嵘同志一直从事经济、金融丁作,具有较深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尤其是长期的基层商业银行厂作经历,使其积累厂丰富的商业银行实战和经营管理经验,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宏现形势判断和微观经营管理,部有独到的见解和把握。
这本书的题目,虽然看上去有些学术化,但其指向的问题却与我息息相关。我是一名在浙江经营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多年的创业者,深切体会过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扩大生产、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的关键时期,对资金的需求有多么迫切。过去,我们常常面临着银行贷款门槛高、流程复杂、担保难等问题,有时即使能够获得贷款,利息也让我们倍感压力。因此,当看到这本书探讨“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感受。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能够针对像我这样的中小企业主,提供一些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它是否能描绘出一个更加清晰的“金融服务中心”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中心能否真正做到“服务”二字,让信息获取更便捷,融资渠道更多元,风险评估更精准,融资成本更合理?我期待书中能有案例分析,展示成功的金融服务模式,或者揭示当前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如何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如何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如何引入风险投资和股权融资,如何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否为我们这些奋斗在一线的企业带来希望和实实在在的帮助。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更多地源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浙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其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令人瞩目的。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企业在融资、风险管理、创新支持等方面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这本书的标题,《对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研究》,恰恰触及了这一核心问题。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去研究那些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障碍,例如如何打破信息孤岛,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如何培养专业的金融服务人才,如何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我希望作者能够从宏观的政策导向、中观的机构运作、微观的企业需求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对策。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对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对未来金融服务如何更好地赋能实体经济的一次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对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研究》立刻吸引了我。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生存状况的读者,我一直深切关注着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那些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中小企业。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阵地,其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挑战,无疑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借鉴意义。因此,当看到这本书探讨如何“推进”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时,我内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对策,能够深入剖析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痛点,例如融资难、融资贵、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普惠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利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如何加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一个具体问题的研究,更是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一个关键环节的深入探索,我迫切地想了解它能为我带来的洞见。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深深吸引:《对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研究》。这个题目,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课题,更触及到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痛点。浙江,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沃土,其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活力充沛,但与此同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它们的发展。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研究”并提出“对策”的。我希望它能够超越一般的理论探讨,深入到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去剖析那些具体的挑战和阻碍。比如,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如何设计出更符合中小企业需求、更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例如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如何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理想中的“金融服务中心”的蓝图,并清晰地指出实现这一蓝图的路径?我期待书中能有详实的案例分析,能够展示成功的实践经验,也希望它能揭示出那些被忽视的潜在问题,并提供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从而真正推动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对推进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的对策研究》,引起了我的思考。作为一名金融领域的观察者,我一直关注着金融服务如何更好地触达和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那些在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毛细血管”作用的中小企业。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其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无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这本书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在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存在的瓶颈,比如现有服务体系的不足、政策落实的难点、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对策”。这些对策是否能够涵盖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监管政策调整、技术应用推广等多个方面?它是否能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南?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包容、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受益,从而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