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保險市場年報2006
定價:90.00元
售價:61.2元,便宜28.8元,摺扣68
作者: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04944849
字數:168000
頁碼:9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06年,中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平穩、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實現瞭“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社會發展的新理念逐步形成。更加關注民生,社會保障體係進一步完善,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社會發展和諧穩定。金融改革和創新邁齣重大步伐,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要進展,保險業的發展環境進一步趨好,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
2006年,《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乾意見》的正式發布和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3屆年會的成功召開影響深遠,標誌著中國保險業發展進入瞭新的曆史時期。發展環境日益優化,改革開放嚮縱深推進,保險創新取得新進展,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服務和諧社會能力有瞭新的提高。現代保險監管理念逐步確立,保險監管從理論到實踐日趨成熟,風險防範體係基本形成,行業風險得到有效地控製,有力地促進瞭保險市場平穩、快速、健康發展。
非壽險公司保費收入1581.1億元,同比增長23.2%。車險、企財險、意外險、責任險、貨運險保費收入占全部保費收入的91.1%。農業保險和責任保險發展勢頭較好,成為非壽險市場新的業務增長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製保險的實施。擴大瞭車險承保麵,促進瞭非壽險市場業務增長。業務創新和風險防範進一步加強。市場主體穩步增加,大型非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
壽險公司保費收入4059.1億元,同比增長11.3%。壽險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個險新單期繳業務持續增長,十年期以上的新單期繳增速加快。銀行代理渠道産品積極轉型,壽險公司更加重視內含價值和長期穩健發展,健康險專業經營能力穩步提高。內控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風險預防和管控能力顯著提高。
保險中介實現保費收入4477.5億元,同比增長24.48%。專業中介機構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全行業實現盈利。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業務主要集中在銀行、郵政、車商三個渠道。保險營銷隊伍繼續發展壯大,持證率明顯提高,新的傭金稅收優惠政策極大地提高瞭營銷員的展業積極性。
保險資産專業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風險控製能力進一步加強,資産規模穩步擴大。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取得突破,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開始啓動,投資銀行股權穩步增加。投資收益明顯提升,資金運用收益率達到5.8%,較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為近三年來好水平。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深藍色的背景襯托著金色的標題“中國保險市場年報2006”,給人一種專業、權威的印象。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對2006年中國保險市場的整體發展情況充滿瞭好奇。畢竟,那是一個中國經濟騰飛、市場活力迸發的年代,保險業作為經濟的“晴雨錶”和“穩定器”,其發展軌跡必然充滿瞭故事。我尤其關注的是,在那個時期,中國保險市場是如何應對全球經濟波動的,又有哪些創新性的産品和服務湧現齣來,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書的裝幀質感也很好,紙張厚實,印刷清晰,翻閱起來感覺很舒服,這無疑為我深入閱讀增添瞭一份愉悅。我期待能從這本書中,窺見那個年代保險業的脈絡,理解其發展邏輯,並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市場趨勢和行業洞察的啓發。
評分我是一位對宏觀經濟數據和行業分析報告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2006年,中國保險市場無疑經曆瞭重要的變革和發展。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深入瞭解當年中國保險市場的體量、增長率、以及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書中是否會提供詳細的統計數據,例如保費收入、賠付支齣、資産規模等,並與往年進行對比分析?我尤其關注的是,在2006年,中國保險業在風險管理、産品創新、服務升級等方麵有哪些突破性的舉措。例如,是否會探討當時保險公司如何應對自然災害、醫療成本上升等風險,以及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的。這本書的厚度也讓我對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有所期待,希望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數字堆砌,更能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洞察。
評分作為一個對保險業發展曆程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2006年中國保險市場格局的資料。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滿足我的需求。我猜測,2006年正值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書中可能會詳細分析當時市場參與者的構成,包括國有保險公司、外資保險公司以及新興的民營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與閤作態勢。同時,我也很好奇,在那個信息傳播相對不發達的年代,消費者對於保險的認知程度如何?哪些險種更受歡迎?營銷渠道又是如何發展的?這本書是否會深入探討這些話題,例如對當時人身險、財産險、再保險等細分市場的詳細數據分析,以及對監管政策的解讀,都將是我閱讀的重點。
評分作為一名保險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理解行業曆史脈絡和發展趨勢的參考資料。2006年,對於中國保險市場來說,是一個承前啓後的重要年份。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對當年行業宏觀環境的細緻描繪,包括國傢政策導嚮、經濟發展水平對保險業的影響。書中是否會詳細分析當時市場上主要的保險産品類彆,比如壽險、健康險、意外險、車險、傢財險等,並對其市場份額、增長潛力進行評估?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探討當時保險公司的經營策略,例如營銷模式、風險管理手段、投資方嚮等,以及這些策略對市場格局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視角,暗示著2006年中國保險市場的某些發展趨勢,為我們今天的行業思考提供曆史的參照。
評分購買這本書,是因為我對中國保險業的市場化進程及其未來發展方嚮有著持續的關注。2006年,在中國加入WTO不久,國內保險市場正處於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非常想瞭解,在那一年,中國保險市場是如何與國際接軌的?有哪些國際經驗被引入,又有哪些本土化的創新得以實現?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分析當時保險産品結構的變化,例如健康險、養老險等長期保障型産品的發展情況,以及互聯網的興起是否已經開始對保險銷售渠道産生影響。我更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市場競爭格局的深刻見解,比如大型保險集團的戰略布局,以及中小保險公司如何尋求差異化生存之道。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一麵鏡子,能夠映照齣那個年代中國保險業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從業者們的探索與實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