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保险市场年报2006
定价:90.00元
售价:61.2元,便宜28.8元,折扣68
作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04944849
字数:168000
页码: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发展的新理念逐步形成。更加关注民生,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发展和谐稳定。金融改革和创新迈出重大步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要进展,保险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趋好,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发布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3届年会的成功召开影响深远,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保险创新取得新进展,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和谐社会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现代保险监管理念逐步确立,保险监管从理论到实践日趋成熟,风险防范体系基本形成,行业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有力地促进了保险市场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非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581.1亿元,同比增长23.2%。车险、企财险、意外险、责任险、货运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91.1%。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发展势头较好,成为非寿险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实施。扩大了车险承保面,促进了非寿险市场业务增长。业务创新和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稳步增加,大型非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4059.1亿元,同比增长11.3%。寿险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个险新单期缴业务持续增长,十年期以上的新单期缴增速加快。银行代理渠道产品积极转型,寿险公司更加重视内含价值和长期稳健发展,健康险专业经营能力稳步提高。内控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风险预防和管控能力显著提高。
保险中介实现保费收入4477.5亿元,同比增长24.48%。专业中介机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全行业实现盈利。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业务主要集中在银行、邮政、车商三个渠道。保险营销队伍继续发展壮大,持证率明显提高,新的佣金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提高了营销员的展业积极性。
保险资产专业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资产规模稳步扩大。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取得突破,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启动,投资银行股权稳步增加。投资收益明显提升,资金运用收益率达到5.8%,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好水平。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保险业发展历程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格局的资料。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满足我的需求。我猜测,2006年正值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书中可能会详细分析当时市场参与者的构成,包括国有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以及新兴的民营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态势。同时,我也很好奇,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不发达的年代,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知程度如何?哪些险种更受欢迎?营销渠道又是如何发展的?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些话题,例如对当时人身险、财产险、再保险等细分市场的详细数据分析,以及对监管政策的解读,都将是我阅读的重点。
评分购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中国保险业的市场化进程及其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持续的关注。2006年,在中国加入WTO不久,国内保险市场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非常想了解,在那一年,中国保险市场是如何与国际接轨的?有哪些国际经验被引入,又有哪些本土化的创新得以实现?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当时保险产品结构的变化,例如健康险、养老险等长期保障型产品的发展情况,以及互联网的兴起是否已经开始对保险销售渠道产生影响。我更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见解,比如大型保险集团的战略布局,以及中小保险公司如何寻求差异化生存之道。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那个年代中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从业者们的探索与实践。
评分我是一位对宏观经济数据和行业分析报告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无疑经历了重要的变革和发展。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当年中国保险市场的体量、增长率、以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书中是否会提供详细的统计数据,例如保费收入、赔付支出、资产规模等,并与往年进行对比分析?我尤其关注的是,在2006年,中国保险业在风险管理、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举措。例如,是否会探讨当时保险公司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医疗成本上升等风险,以及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的。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期待,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堆砌,更能提供有价值的行业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深蓝色的背景衬托着金色的标题“中国保险市场年报2006”,给人一种专业、权威的印象。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对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充满了好奇。毕竟,那是一个中国经济腾飞、市场活力迸发的年代,保险业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和“稳定器”,其发展轨迹必然充满了故事。我尤其关注的是,在那个时期,中国保险市场是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又有哪些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涌现出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书的装帧质感也很好,纸张厚实,印刷清晰,翻阅起来感觉很舒服,这无疑为我深入阅读增添了一份愉悦。我期待能从这本书中,窥见那个年代保险业的脉络,理解其发展逻辑,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市场趋势和行业洞察的启发。
评分作为一名保险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理解行业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的参考资料。2006年,对于中国保险市场来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年份。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对当年行业宏观环境的细致描绘,包括国家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水平对保险业的影响。书中是否会详细分析当时市场上主要的保险产品类别,比如寿险、健康险、意外险、车险、家财险等,并对其市场份额、增长潜力进行评估?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当时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例如营销模式、风险管理手段、投资方向等,以及这些策略对市场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外,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暗示着2006年中国保险市场的某些发展趋势,为我们今天的行业思考提供历史的参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