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技术分析、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
:25.00元
售价:18.3元,便宜6.7元,折扣73
作者:汪天都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309111064
字数:162000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技术分析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是作者汪天都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体现了其在资产定价和行为金融领域中的深厚造诣。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三个定量的理论模型,分别从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以及近来流行的行为金融学出发,比较系统地对技术分析的作用提供了多角度的解释,对于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本书所阐述的理论模型提供了实证依据,对实际投资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针对六大类数百种技术交易规则,进行了多角度的大样本检验,所得到的实证结论也更为完整和全面。
汪天都所著的《技术分析有效市场与行为金融》 采用理论建模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寻了 技术分析在金融业界被广泛使用的深层次原因,提出 了信息发现模型、趋势追随模型以及羊群效应模型三 个定量的数学模型来解释技术分析的作用。基于中国 A股市场的实证结果表明,双重移动均线和交易区间 突破两类规则可产生为显著的经济收益,信息不透 明程度较高、技术交易者数量较少、投资者情绪较弱 的公司股票,所录得的技术分析超额回报率较高,支 持了信息发现模型的预测,但是与趋势追随模型和羊 群效应模型的预测相抵触。这说明技术分析并非是盲 目的噪音交易行为,而是市场暂时失效时,投资者获 取信息的一种必要手段。
汪天都(1987一),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Bend heim金融研究中心、荷兰蒂尔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开展学术研究。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领域主要有:资产定价、资本市场、行为金融、金融创新、金融管理等。发表的中、英文文章主要有:《传统监管措施能够抑制金融市场的波动吗》《上海自贸区与金融改革创新》《境外上市为什么》《金融市场创新:证券融通》《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技术分析的经济收益与市场有效性》《融资融券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基于我国A股的实证检验》《K线图技术与市场有效性》和Short Selling and Security Lending Under Market Segmentation,Why Investors Use Technical Analysis:Information Discovery Versus Herding Behaviour等。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惊喜连连”。我原本期望它是一本纯粹的技术分析教程,但它远不止于此。作者巧妙地将技术分析的方法论,与更加宏观的金融理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他并没有回避技术分析的局限性,反而通过引入行为金融学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某些技术形态会反复出现,以及它们在不同市场情绪下的失效原因。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在讲解技术指标时,并没有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为什么”以及“如何应用”的环节。他会告诉你,一个下降趋势线的突破,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心理因素的博弈。而且,他还会举出很多现实世界的例子,让你看到这些理论是如何在实际市场中运作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向导,不仅告诉你如何看地图(技术指标),还告诉你地图背后的地理环境(市场情绪和行为)。它让我对技术分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并结合其他因素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学术理论书,但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把复杂的金融模型和理论,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性方式呈现出来。他没有直接抛出大量公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场景,比如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如何放大市场的波动,或者群体思维如何在特定时期主导交易行为,来解释行为金融学的核心思想。我特别喜欢他对于“锚定效应”和“过度自信偏见”的解读,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但放在金融市场里,它们带来的影响却可能是灾难性的。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市场价格不仅仅是理性的供需关系反映,更是无数个个体情绪和认知偏差交织的结果。作者还在书中探讨了如何识别和规避这些行为偏见,这对我未来的投资决策非常有指导意义。我不再仅仅关注技术指标的表面含义,而是开始思考,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导致了这些指标的出现。这本书就像一位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帮助我剖析了市场以及我自己的投资心理。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有效市场假说”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只知道大概的意思是市场很难被持续跑赢。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个概念的认知。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理论,他用非常严谨的逻辑和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层层递进地解释了弱有效、半强有效和强有效市场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在现实中的不同表现。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内幕交易”如何挑战强有效市场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案例,说明了即使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士的优势依然存在。这让我对“市场有效性”有了更辩证的看法,不再是简单地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被发现”,而是认识到市场有效性本身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理论框架,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掌握了所有公开信息,也难以在市场中取得超额收益。它让我更加理解“概率”和“风险”在投资中的重要性。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技术分析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加复杂的金融理论。我之前对技术分析有些刻板印象,觉得它过于注重短期波动,缺乏深度。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在讲解技术指标时,非常注重其背后的逻辑和心理学依据,这让我看到了技术分析与行为金融学的天然联系。他通过大量图表和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价格走势如何反映市场参与者的集体情绪和预期,以及这些情绪和预期又是如何受到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趋势”的讨论,以及如何通过识别趋势来把握投资机会。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看图”,更是教你如何“理解图”。它让我意识到,技术分析并非独立的工具,而是需要与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深刻理解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提升你投资思维的书,它让你从一个被动的价格跟随者,转变为一个能够洞察市场深层逻辑的策略家。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让你醍醐灌顶的存在。我一直对股票市场充满好奇,但总感觉隔着一层纱,看不透它的本质。这书就像一把钥匙,咔哒一声,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一一解锁。它不仅仅是讲解各种技术指标,告诉你K线图上的“头肩顶”是什么意思,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这些形态会出现,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实际交易中是如何被利用的。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探讨了市场效率的问题,那些看似 random 的价格波动,真的只是随机的吗?还是背后隐藏着我们尚未察觉的规律?作者用非常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把这些复杂的理论娓娓道来,让我这个对金融学一知半解的读者也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市场无效性”的讨论,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投资决策,是不是过于相信所谓的“理性”市场,而忽略了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真的能改变你看待市场的方式,让你从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变成一个更加主动、更加睿智的投资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