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銀行持續監管與發展
定價:48.00元
作者:李懷珍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0494159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瞭探索銀行持續監管和發展之路,尋求如何以科學的機製設計和有效的運行係統不斷推進銀行監管能力和監管效率持續提升,並以此促進銀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本書從銀行監管者的角度,審視瞭銀行監管和銀行業發展的實際,從形式、本質、內容上對銀行保持監管進行瞭探索。從外在形式上看,持續監管主要錶現為監管行為和效果在時間上的連續;從內在本質上看,持續監管至少應包括理念先導、目標定嚮、核心定位、機製定軌、技術支撐、約束糾偏六大內涵;在內體內容上,持續監管應主要包括銀行監管治量、標準化監管、聯動監管、流程監管、差彆監管、公司治理監管、經濟資本監管七個方麵。
目錄
章 導論
節 銀行持續監管的基本定義
第二節 經濟學理論、銀行監管理論以及監測法律製度與持續監管
第三節 結構框架及主要觀點
第二章 銀行監管治理:持續提高有效監管能力
節 銀行監管治理的約束條件分析
第二節 我國銀行監管治理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優化銀行監管治理的路徑
第三章 標準化監管:持續優化監管方式
節 標準和標準化的概念
第二節 標準化監管和模型監管
第三節 標準化監管方式
第四章 聯動監管:持續提高銀行監管績效
節 聯動監管概述
第二節 市場準入:嚴把關口
第三節 非現場監管:識彆風險
第四節 現場檢查:排查風險
第五節 聯動監管的實際應用:風險為本監管框架
第五章 流程監管:持續提高銀行資本約束力
節 流程監管的核心:資本監管
第二節 準確分類的技術方法
第三節 貸款損失準備金計提與充足性評估
第四節 做實利潤的監管標準與方法
第五節 資本達標的監管措施
第六章 差彆監管:持續提高銀行穩健經營程度
節 銀行體係的外部性、監管資源的稀缺性與差彆監管
第二節 有問題銀行負外部性與有問題銀行監管
第三節 良好銀行正外部性與良好銀行監管
第七章 公司治理監管:持續提高銀行內控能力
節 産權及公司治理
第二節 銀行公司治理麵臨的若乾問題
第三節 銀行公司治理監管的一個有效路徑:內控評級
第八章 經濟資本監管:持續提高銀行發展能力
節 理論概述
第二節 經濟資本監管促使銀行市場化經營
第三節 經濟資本監管促使銀行集約化經營
第四節 經濟資本監管促使銀行個性化經營
第五節 調整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監管策略
附錄一 湖北省經濟金融協調發展問題研究報告
附錄二 湖北省銀行業麵臨的問題、機遇和責任
附錄三 “前高後低,逐季遞減”是銀行年度信貸投放的基本規律
附錄四 開創文明競爭環境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李懷珍,生於1957年,河南省扶溝縣人,研究生學曆,高級經濟師,碩士生導師。 主要著作:《金融研究》、《中國金融》、《中國金融傢》、《銀行傢》、《金融時報》等。
文摘
序言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銀行能夠長久地保持活力,甚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齣,而有些銀行卻會麵臨各種各樣的危機?這背後肯定有復雜的因素,但我想,銀行的內部管理和外部監管絕對是其中至關重要的兩個方麵。《銀行持續監管與發展》這本書,恰恰就觸及瞭這兩個關鍵點。我購買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想深入瞭解,監管機構是如何通過持續的監督和引導,來保障銀行的穩健運營,避免係統性風險的發生?同時,我也對銀行自身如何在監管的框架內,找到創新的路徑,實現可持續發展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齣現,似乎為我提供瞭一個很好的學習平颱。我期待它能解釋清楚,監管的“度”應該如何把握,既能防範風險,又不至於過度乾預,影響銀行的正常經營和創新。我也想知道,在不同的經濟周期和市場環境下,監管的側重點會有哪些變化?以及銀行自身有哪些策略可以應對這些變化,保持自身的競爭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而不僅僅是對過去經驗的總結。它是否能幫助我理清這些復雜的頭緒,從而對銀行業的未來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這一點讓我非常期待。
評分坦白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一種“碰運氣”的心態。因為我對這個領域瞭解不深,很多時候隻能從新聞報道或者一些碎片化的信息中拼湊對銀行監管的認知。而《銀行持續監管與發展》這個書名,雖然聽起來專業,但也帶有一點模糊性。我當時就在想,這本書會不會是那種晦澀難懂、充滿專業術語,讀起來像天書一樣的書?不過,翻開它之後,我的顧慮稍微減輕瞭一些。首先,它的語言風格相對比較平實,不像我之前讀過的某些理論書籍那樣,上來就是一堆晦澀的概念。雖然書中肯定會有專業的術語,但從我初步的閱讀感受來看,它似乎努力在將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這一點對於像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序漸進地引導我理解銀行監管的邏輯和發展脈絡。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真實的案例分析,因為我總覺得,理論脫離瞭實踐,就變得空洞。通過鮮活的案例,我更能理解監管政策是如何在現實中發揮作用的,以及銀行在監管下是如何應對挑戰、實現發展的。這本書的厚度適中,感覺不像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反而更像是針對某個特定主題進行深入探討的作品,這讓我覺得內容會更加聚焦和有料。
評分這本書,我最近纔從書店淘到的,當時就被它的名字吸引瞭。《銀行持續監管與發展》,聽起來就很大氣,而且又是中國金融齣版社齣的,感覺內容應該很紮實。拿到手翻瞭翻,紙張質量不錯,印刷也清晰,排版很舒服,讀起來有一種沉靜的感覺。我一直對銀行業的發展和它背後的監管體係很好奇,總覺得這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係統,裏麵充滿瞭無數的細節和智慧。尤其是在當前這個快速變化的金融環境下,銀行的穩健運營和創新發展,離不開一套高效且與時俱進的監管框架。這本書的標題就點齣瞭這個核心要義——“持續監管”和“發展”,這二者既相互製約又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我個人一直覺得,監管的目的是為瞭讓金融體係更加健康、穩定,而不是扼殺創新。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其中的辯證關係,提供一些有深度的見解。這本書的外觀設計也很簡潔大氣,沒有那些花哨的圖案,就是書名和齣版社的信息,這種低調的風格反而讓我覺得它更加專業和可靠。我初步瀏覽瞭一下目錄,感覺涵蓋的內容非常全麵,從宏觀的政策導嚮到微觀的操作細節,都有涉及,這讓我對它能解答我心中疑惑充滿瞭期待。
評分說實話,我平時接觸的金融書籍大部分都比較偏重操作技巧或者某一類金融産品的介紹,很少有從宏觀和戰略層麵來探討銀行業整體發展和監管的文章。《銀行持續監管與發展》這本書,正好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行業,不能隻看它的“枝葉”,更要看它的“根基”。而銀行的監管和發展模式,就像是銀行業的“根基”一樣,決定瞭它能走多遠,能有多穩健。這本書的標題就直接點明瞭這兩個核心要素,這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給我一個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銀行體係是如何運作的,以及監管機構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比如,它會不會探討不同國傢在銀行監管方麵的模式差異?以及中國在銀行持續監管和發展方麵,有哪些獨特的經驗和挑戰?我也很想知道,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銀行監管的國際化趨勢又會如何影響中國的銀行業?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讓我覺得它可能包含瞭大量經過深思熟慮的論述,而不是泛泛而談。我期待它能像一本“地圖”,為我繪製齣銀行業發展和監管的全貌,讓我對這個行業有一個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最近市場上的信息很多,關於金融科技、普惠金融、風險控製等等,感覺銀行業正在經曆一場深刻的變革。我一直覺得,在這種變革時期,銀行的“根基”——也就是它的監管和發展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銀行持續監管與發展》這本書,從書名上看,就好像是給我提供瞭一把鑰匙,可以讓我打開這扇大門,去一探究竟。我個人更關注的是,在新的技術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的背景下,傳統的銀行監管模式是否還能適應?這本書是否會探討如何進行監管的創新,例如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提升監管的效率和精準度?同時,我也很好奇,在監管的引導下,銀行如何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而不是盲目跟風?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銀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之道”。我個人認為,一個國傢金融體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強大而靈活的監管體係。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這種“強大”與“靈活”之間的微妙平衡,以及銀行如何在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