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的早期非虚构作品。20世纪90年代初,托宾踏上从西欧到东欧的旅程,参观城镇的游行和庆典活动,感受各地特有的文化气息。他在旅行途中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有神甫,也有从政者,有思想开明的人,也有固执己见的人。从波兰到立陶宛,从克罗地亚到爱尔兰,从法国到西班牙,托宾用敏锐的笔触记录下自己作为旁观者的思考。
充满了天主教仪式和教义,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翻译出版这本书。语言越到后面越差劲,跟之前对托宾的印象不同,以为是文体的关系,翻了之前那几本书的短评,才发现印象好的都是柏栎翻的,唯一印象稍差的就是这位译者。看来还是要注意避雷。
评分##借书的时候只看了中文标题,看完才晓得是一张天主教在欧洲的分布地图。因为完全搞不懂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之间的爱恨情仇,所以很多章节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问题。但是里面提到的宗教之外的内容也很有意思,比如凯尔特人原来是个天主教球队,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宗教上的牵扯,巴尔干半岛各国国情和之前看过的另外一本东欧游记很多细节对上了。
评分##这本书,一半是关于冷战东西意识对抗的,一半是欧洲人宗教信仰的,普世的东西很少,作为东方读者很难产生共情。
评分##有点想再读一下原版。 世界尽头的意象,是旧世界的。 新世界,已经没有尽头了。 不可知论。
评分##与其说是一本旅行相关的书,不如说是一本追寻宗教痕迹的书。
评分充满了天主教仪式和教义,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翻译出版这本书。语言越到后面越差劲,跟之前对托宾的印象不同,以为是文体的关系,翻了之前那几本书的短评,才发现印象好的都是柏栎翻的,唯一印象稍差的就是这位译者。看来还是要注意避雷。
评分##这书名和简介完全忽略了原书名Catholic的属性。主要以访谈、天主教朝圣或仪式的见闻构成。
评分##托宾早期的非虚构作品,与读他的小说一样的感受:他叙述的语调如黄昏落日之时飘落的羽毛,轻盈优雅,触动人心。这一系列游记写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候正值冷战刚刚结束苏联解体,托宾游荡于欧洲多个国家,其聚焦点多在于宗教: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与冲突,如何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复杂的样貌。他采访民众、神甫、官员,不惮艰险去了战乱之地。他的写法不同于记录,我总是被他舒缓的语气所吸引。另外与王安忆写于80年代的《波特哈根海岸》对比读相当有意思。
评分##有点想再读一下原版。 世界尽头的意象,是旧世界的。 新世界,已经没有尽头了。 不可知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