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瞭法國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及後印象主義的曆史,同時也對歐洲其他地區和北美地區的相關藝術發展做瞭一個綜述。第一章至第九章是法國印象主義。本書的目的不僅在於解讀名傢名作,同時也在於介紹對印象主義意義重大卻鮮為人知的藝術傢,其中包括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這位重要畫傢的作品直到其死後一個世紀纔被“發現”。第十章至第十七章講述瞭歐洲其他地區和北美地區受法國印象主義啓發或與之並行發展的繪畫史。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此種藝術或許不屬於印象主義,但它仍然深受法國藝術傢的影響,盡管它們的風格已被詮釋為一種不同的民族藝術語言。附錄部分為讀者提供瞭有益的參考,其中包括236位藝術傢的簡介、著述和照片,以及關於其他運動、評論傢、齣版物、地點的大量條目。
##印象主義簡史。700多頁,兩三公斤,五六百幅畫看得眼花繚亂。基礎太弱,並不能掌握太多內容,但對於印象派諸大師的喜歡程度則能做齣排序:莫奈、雷諾阿、德加、馬奈、畢沙羅以及一小部分梵高,明確不喜歡高更與塞尚。畢竟太溫柔,在現代主義奇技淫巧和老大師們復刻現實之間,我選擇後者。文學上的選擇或許會相反,當然,隻是或許。
評分##內容還不錯,就是配圖的位置太讓人難受瞭,看到後半段都有點煩躁瞭。
評分##taschen啊!
評分##莫奈179
評分##Taschen齣品,質量過硬。相當於一部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編年史,對於耳熟能詳的名作有內行的點評,更重要的是,對個人與群體、萌芽與發展、創新與藉鑒、交往與師承,皆有清晰的論述。最後一部分“印象主義在歐洲和北美”打開瞭視野。感慨的是,書中對每次印象派展覽的參與者組織者都有鋪陳,美術圈與文藝界的互動不惜筆墨(例如左拉),大師旁邊的藝術傢們也都有瞭名字,古比如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這位重要畫傢的作品直到其死後一個世紀纔被“發現”,他對於印象主義的貢獻在本書中頗占篇幅。全書以文字內容為主,配圖僅僅起到提示作用,可以作為資料豐富的研究手冊。
評分##看圖的時候隻想到解構,上午三點二十二,嗚嗚嗚我好暴躁,溫柔之力量已經把我遺棄。嗚嗚嗚/0808。 印象派看起來也很真實,現代視角的視覺接納更多,真實來自對比。/0820
評分##莫奈179
評分##值得收藏的一本書
評分##全景敘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