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敘事

另類敘事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張堅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言 /1
第一章  緒  論 /7
一 學術史:迴溯與綜述 /12
二 批判的藝術史傢 /16
三 體製、權力與藝術史的知識話語 /20
四 現代性的心理學 /22
五 批判理論與前衛藝術語境 /25
六 維也納學派與奧匈帝國 /26
七 艾比·瓦爾堡與古代文化復興 /29
八 藝術史的終結 /35
九 “藝術地理學”和“真實空間” /38
十 從風格到圖像科學 /42
十一 錶現的藝術史學:人文與批判 /45
第二章  溫剋爾曼:美學、風格與文化史 /55
一 古代藝術的美學理想 /56
二 “體係”與“錶現” /68
三 曆史觀:啓濛理性與浪漫情懷 /73
四 推斷與歸納 /77
五 風格:“美的理想” /79
第三章  赫爾德:追懷觸覺的創造 /87
一 雕塑:皮格馬利翁創造之夢 /89
二 觸覺與視覺 /92
三 古代雕塑的觸覺美及其錶現形式 /96
四 錶現與移情 /97
五 造型藝術、詩性智慧與“文化民族” /99
六 從曆史主義到曆史哲學 /104
七 文化史與“觀看方式”的曆史 /108
第四章  斯萊格爾與歌德 : 古典與哥特 /113
一 文化民族 /115
二 歌德與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118
三 斯萊格爾:德意誌藝術傳統 /121
四 歌德:自然的古典理想 /128
五 古典還是哥特  /134
六 藝術史:德國與歐洲 /139
第五章  沃爾夫林:“藝術科學”與“眼睛教育” /149
一 狄爾泰:“精神科學” /151
二 “移情”與“純視覺” /156
三 “形式感”:“眼睛教育” /163
第六章  潘諾夫斯基:文化的象徵形式與風格、主題和觀念 /171
一 形式與“藝術意誌” /173
二 風格、人體比例理論和古代文化 /176
三 作為象徵形式的透視 /182
四 “理念”:藝術理論的問題 /187
五 風格新論:延續與拓展 /193
第七章  德沃夏剋與澤德邁爾:論勃魯蓋爾 /203
一 德沃夏剋的新寫實主義 /209
二 澤德邁爾:“馬齊奧”與“結構分析” /218
三 從觀念史到直覺結構:一種錶現的“藝術科學” /226
第八章  澤德邁爾與帕赫特:“藝術危機”與“讓眼睛迴到過去” /235
一 曆史主義鏡像的破碎 /236
二 藝術危機 /243
三 奧托·帕赫特 : 讓眼睛迴到過去 /254
四 從視覺結構到“具象性” /263
第九章  帕赫特與潘諾夫斯基:“靜謐凝視”與“隱秘象徵主義” /267
一 北方文藝復興繪畫起源的爭議 /269
二 凡·艾剋兄弟:《根特祭壇畫》 /276
三 諾沃蒂尼的塞尚 /283
四 具象情境主義 /287
第十章  20 世紀初的美國藝術史學:“熱情與超脫的結閤” /291
一 普林斯頓大學:馬昆德和默瑞 /296
二 哈佛:金斯利·波特和薩茨 /301
三 曆史距離 /309
第十一章  20 世紀初的美國藝術批評:浪漫精神與現世生活創造 /313
一 羅伯特·亨利:《論藝術精神》 /315
二 斯蒂格裏茨和紐約的現代藝術批評傢 /319
三 杜威:藝術即經驗 /323
四 漢斯·霍夫曼、邁耶 - 格拉菲與布列頓:錶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 /326
五 創造生活 /331
第十二章  20 世紀中晚期的討論及影響:風格,從曆時到共時 /335
一 邁耶·夏皮羅和阿諾德·豪澤爾 /337
二 貢布裏希、阿剋曼和戈德曼 /341
三 庫布勒:《時間的形狀》 /346
四 索爾德蘭德:風格史,一個美學烏托邦 /349
五 風格即生活 /353
第十三章  非編年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從風格到“圖像科學” /361
一 “錯置”與“重置”:多重時間 /364
二 文藝復興藝術的爭議性 /370
三 圖像世界 /376
四 “圖像科學”和“圖畫行動” /382
第十四章  結  論 /387
一 視覺人文主義 /388
二 曆史決定論 /392
三 權力陷阱:重估知識的批判、反現代性與德意誌曆史主義傳統 /394
參考文獻 /399
後  記 /413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基於作者多年研究古典藝術的深厚功底和現代藝術史的嶄新視野,反思和挖掘長久以來西方藝術史學中被忽視的一種另類敘事——錶現主義的故事。

作者強調“藝術是詩,更是美”,係統梳理一種不同於再現和體製化古典主義的藝術史學傳統,從而強調“視覺”人文主義的發展綫索。該書嘗試在當下的學術語境和現實關切之下,直指西方藝術史學史研究和發展的薄弱環節,通過洗練和重塑這段被遮蔽的曆史,確認其在圖像和媒體時代所具有的人文主義和知識批判的價值與意義,評析深入,視角獨特,資料豐富。

用戶評價

評分

##資料蒐集,論少述多

評分

##對西方藝術史學史獨到的梳理

評分

##另一種不太流行的思路 竟對看中國藝術很有啓發!

評分

##沿著發展脈絡對藝術史學史的梳理。但又不是割裂地談每個人或各個流派,因為這種有因有果相互影響的討論,讀來有一種站在高處俯視的感覺吧。

評分

##好強,還是因為德國浪漫派的緣故讀瞭前四章。溫剋爾曼和赫爾德兩部分深入淺齣——德意誌藝術史的內核是古典與哥特,而浪漫主義是兼具感性錶達與理性法則的,看似兩極,卻共同傳達齣一種在往昔文化(希臘羅馬)中尋求整體性願景的努力。對“總體”的追求,是對現代化普遍進程中社會生活日趨碎片化的反撥 古典主義一開始就有浪漫的底色,而浪漫主義也尋求古典錶達的理性秩序 赫爾德“詩性想象”(觸覺)與語言起源,創造民族世界的內動力——“民族精神”;volk為單元的曆史主體性:凸現民族文化的個體精神與意誌差異(對多元的追求) 浪漫主義何以齣催生民族國傢的整體性概念

評分

##還挺好看的

評分

##什麼都不必多說,孩子淚瞭 命運之書瞭。

評分

##另一種不太流行的思路 竟對看中國藝術很有啓發!

評分

##很清晰的對藝術史學史的梳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