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評價及推薦】
巴特勒的這本小書的寫作風格有點獨特,讀來頗為輕鬆,卻又令人印象深刻。該書既有個案性的具體分析,聚焦於藝術傢及藝術品,又有曆史流變和當代背景的討論。
——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 周憲
【內容簡介】
世界上的各種文化為何如此依賴關於過去的虛構幻象?鎖在隔壁鄰居門口的自行車能不能稱得上藝術品?當人們沉默不語時,他們實際上在想些什麼?高雅文化與庸俗文化如何彼此相關?在這本書中,剋利斯托弗•巴特勒考察瞭現代主義思想傢和藝術傢做齣的許多創新,錶明瞭強有力的觀念 和形式上的試驗如何創生齣新的音樂、繪畫和文學,滲入20世紀和21世紀生活的方方麵麵。此外,書中還探究瞭自我、主觀性、非理性、人和機器等現代主義觀念。
【編輯推薦】
按照一般說法,現代主義運動始於19世紀中葉,終於20世紀中葉。在長達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也許是現代主義最為精彩的時段,通常被稱為盛期現代主義。巴特勒在書中把焦點對準這一時段,探討的是1909—1939年期間,創新藝術作品中所融入的理念和技巧。從根本上說,這裏討論的不是“現代性”,而是要是挑戰我們對單個藝術作品的理解。
##微信讀書
評分這個一星給的不是這本書,給的是我的腦子。
評分##看似高屋建瓴,但什麼問題都沒深入談到。書中對我理解現代主義最有用的,是引用的伍爾夫這段話:在現實主義小說中“每一種城鎮都被描述過瞭,數不清的機構也是如此;我們看到瞭工廠、監獄、濟貧院、法庭、議會;一片喧囂,滿懷抱負、憤慨、努力和進取的聲音從這片騷亂中升騰而起;但在所有這些汗牛充棟的書頁中,在所有這些聚成一堆的街道和房屋裏,竟沒有一個我們認識的男人或女人。”這是我讀的最後一本牛津通識讀本瞭。
評分##作者從《尤利西斯》《城市》《三便士歌劇》三部作品入手,討論現代主義的一般特徵,比彼得·蓋伊版本《現代主義》的講述更加清晰;比較突齣的精華部分是,作者思考瞭現代主義的藝術秩序、藝術傢的兩難睏境;作者最後提齣的問題,我還需要咀嚼幾天:政治和文化,究竟哪一個是載體,哪一個是內容?
評分##即使是通識讀本也很難懂
評分##唔,還記得個啥? 就我理解的部分,現代主義就是“故事新編”,把自己文化中的經典,藉由彆的文化的視角,或者新的錶現形式,或者因科學哲學發展而産生的新思想,或者非理性的敘述,而重新闡釋。並不是其中哪一派最終引導瞭二十世紀的文化,而是當時“百傢齊鳴”而又相互聯係帶來瞭那個時代。大概是對歐洲人的通識讀物,讀時還是查瞭不少相關資料,但是這樣最好,把我從自己的情緒和問題中拉齣來,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呀。
評分##。?仿佛什麼也沒講
評分##論文資料 通俗讀本並不通俗
評分##還好我接觸的東西比較寬泛,提到的人名和作品大概也瞭解個七七八八,不然這樣的通識讀本是看不明白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