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并通过此种变迁来审视国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信仰的变化,以及此种变化的观念如何影响政治权力的运作。本书认为,近代中国社会与文明发生巨大变革的因素,除了既往已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家外患和政治变革等显著的“历史事件”外,尚有隐现在这些“事件”的历史深处,引发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结构变革的媒介。
##本来对这个议题寄予了很大的期待。但完全失望。最后只是当一本故事书看一看了。完全没有谈到权力与媒介的互动关系,感觉更像是各个政治人物的权力翻弄史。
评分##更像是一本普及版的关于近代传播史的教科书,但是感觉并不是很“传播”,或者说“传播”太宽泛了,似乎一切都与传播有关。有些注释总感觉莫名其妙,有些话语十分啰嗦,像在写小说——“道光十七年是丁酉年,即公元1837年。这一年……”诸如此类。不懂近代史,不知道具体推进了什么。
评分##整本书可以简化为第六七章加附录二,其他部分完全删去也不影响作者论证自己观点。好的方面是提出了媒介与权力之间关系这个问题,问题意识是有的。问题在于,论述不到位,偏题严重,如果以某个人物为核心,不是做传记,而是要研究媒介、权力是如何在这个人身上互动体现的,只有对吴佩孚的研究算得上符合标准。其次,史料太少,论述不集中,没有回应提出的问题,媒介到底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是政治利用了媒介,还是媒介作为楔子打入政治内部,或者是两者之间的互动究竟是什么,可能本人才疏学浅领会不到。最后,从广州体系一直写到护法运动,跨度可能过大,史料、研究范式有很大不同,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破其一点,或者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可能更好吧。
评分##整本书东一榔头西一棒,也没有提出什么观点,拼凑出一本不知所云的书
评分##看到评分才6分我就放心了。不过看差书也是一种学习,习得反面经验和进行自我总结,因为自己也不行。。。
评分##从现在传媒角度解读近代历史,借用西方的理论,认为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就会产生、改变权力关系,读起来津津有味,虽然确实没有提出根本性的革命观点,但也不至于这么低分,真是令人奇怪。
评分##从现在传媒角度解读近代历史,借用西方的理论,认为每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就会产生、改变权力关系,读起来津津有味,虽然确实没有提出根本性的革命观点,但也不至于这么低分,真是令人奇怪。
评分##本来对这个议题寄予了很大的期待。但完全失望。最后只是当一本故事书看一看了。完全没有谈到权力与媒介的互动关系,感觉更像是各个政治人物的权力翻弄史。
评分##补标,毕业论文参考,读了蔡元培一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