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兰·巴迪欧来说,电影是一种教育,一种生活的艺术,以及一种思想。自1950年代末至今,他撰写了三十多篇论述电影的文章,提供了哲学家看电影的一种视角与解释方式。从具有现代性的导演,如茂瑙、安东尼奥尼、塔蒂、戈达尔,到美国当代电影,如《黑客帝国》《木兰花》《完美的世界》,本书涉及各种电影的风格,为读者呈现了过去五十年来电影发展的多样路径。
巴迪欧最开始令我惊异地是对[广袤空间]与[密闭空间]的辨证,如西部片里,地平线上的个体象征着个人问题与宏大伦理冲突的关系。他引用德勒兹《运动-影像》“我们可以用电影的理念来制造概念”的观点,将電影视为对[世界真理的感性配置]。 他是政治哲学起家,后来说出“電影是政治学的再现”也就不唐突了,他亦启发我:電影在思想中不是通过[看]来创建主题,而是通过[看过]。电影是一种关于无尽过往的艺术,在这个意义上,[过往]因[经过]才存在。[电影是一种拜访]。 一部伟大的電影总是让它自身变得有某种英雄色彩。他建议我们用[公理性判断]来对待電影,像他在《電影作为哲学实验》里写電影的矛盾关系,即在艺术与大众、贵族与民主、创造与复兴、创新与普通趣味等异质术语间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哲学会对電影产生兴趣。
评分##原以为哲学谈论过多,干涉了电影讨论,结果二者皆非。实不值得一读。
评分##關於電影中的,電影外的。
评分##原以为哲学谈论过多,干涉了电影讨论,结果二者皆非。实不值得一读。
评分##整本书见证了Alain Badiou旁若无人的知识炫技,如尼采所谓的思想之飞舞,一度领略到些许智识运动之美,亦一消遣耳。快哉!快哉!
评分##笔记已记录第一遍+想记东西太多 事实证明:贪多最后的结果就是厌恶 我应该努力学习舍与得、是与非的重要性 我想这对我会是很有帮助的!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
评分##一些左翼的腔调略不适,《一切安好》的评论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以文本分析重回意识形态领域大概是巴迪欧赞赏戈达尔的原因之一。重要的是哲学,《电影作为哲学实验》全书最佳,它有一条朴素真理:哲学情境关注“断裂”,即不同术语的相遇,电影本身是“存在”与“显现”的悖论,因此电影是一种哲学情境。类似的哲学观察方法还有很多,《黑客帝国》“哲学机器”的提法也很有意思,不能尽知。但译本似乎不够通润,影响阅读快感。
评分##7。其实看不太懂,哲学家的文字让人晕乎乎的…/有些观点很赞同:“电影开启了所有艺术;它削弱了其他艺术中贵族的、复杂的、复合的纬度。” “第七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因为它实际上是其他六种艺术的民主化。”电影不仅仅是用来了解世界和他者的一种途径,也是连通其他六大艺术的一个中心枢纽。/待重看。
评分##原以为哲学谈论过多,干涉了电影讨论,结果二者皆非。实不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