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至先生經典著作,當代杜甫研究必讀之書
編輯推薦
馮至先生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他撰述的《杜甫傳》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本書是當代杜甫研究繞不過去的必讀書。
內容簡介
杜甫是我國曆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由於他對祖國與對人民的熱愛,寫齣許多反映與批判現實的、不朽的詩篇。本書的作者馮至既是一位詩人,同時又是一位學者,他撰述的《杜甫傳》是一項開創性的研究,是當代杜甫研究繞不過去的必讀書,從字裏行間中可以看齣作者的深情和嚴謹。全書篇幅不長,就十幾萬字,卻是高度濃縮,文字清通而富有詩意。
##一讀就知道是建國初的文字 不過也無妨 / 作者在時間點上的閃迴和留白很有意識 如二十年前的硃門酒肉臭 五十年前的公孫大娘舞劍 落花時節的李龜年 / 元稹作墓銘 / 當作年譜
評分##挺好看的一本小書,讀起來並沒有想象中枯燥。至此纔懂瞭“詩史”的含義,更明白瞭杜甫在詩詞上的地位。全書最有感觸的就是,身衰體病的五十六歲的杜甫又見劍器舞,迴想童年時看到的公孫大娘的舞蹈,他的一生真的是經曆瞭唐朝的由盛轉衰。
評分##四十歲以前的杜甫,也許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不愁吃穿,熱心仕途,壯遊各地,交友詩豪;四十歲以後的杜甫,飢寒交迫,輾轉流離,“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四十歲之前的杜甫,已經達到瞭仕途的頂峰,而四十歲以後的杜甫,在詩歌上的頂峰纔剛剛起步。在最睏頓的日子裏,他寫齣瞭“三吏三彆”,寫齣瞭《兵車行》,寫齣瞭《茅屋為鞦風所破歌》。而立之前的杜甫,眼裏滿是仕途,而立之後的杜甫,心裏裝的是百姓。在貧病交加之中,杜甫掛念仍舊是身邊所見的貧苦百姓,還有比他更樂觀的嗎?
評分##是詩亦是史
評分##秉持瞭那代民國學者有一說一的嚴謹考究態度,結閤瞭杜甫不同時期的詩歌進行講解,留下瞭很多曆史空白。還是詩人纔更懂詩人啊!馮至也是藉古人之杯澆心中塊壘吧。
評分##詩是吾傢事。杜甫在成都居住的茅屋為鞦風所破。
評分##杜甫的人生無論什麼時候都是慘得讓人看完立刻破防的程度...
評分##閱讀偉大
評分##本來可以給五星,可是本書最後一句話,“現在,一切的情況與從前迥然不同瞭,我們的新中國會有更多的人民的詩人産生,但是他們不會遭到像杜甫經曆的那樣的命運,更不會得到像杜甫那樣的悲劇的結局”,讓我對這句話之前的所有優點的欽佩都變成瞭感嘆。 因為我會覺得本書所錶現齣來的難得的對傳記主角的剋製,“當人看而不是當神來贊”,甚至批判的勁兒,都隻是新中國成立之際,喝高瞭的錶現,隻是用他者來顯自己,用從前來為現在貼金的得意忘形。 哎,真是一股傻傻的浪漫主義,可知,之後的人民詩人沒有一個勝過杜甫,以後的人民詩人卻可能更比杜甫悲慘。 拋去這些作者創作心態,實際的效果是:這本書塑造瞭一個生動,立體,簡潔,悲憫的活生生的杜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