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傳

伯林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加拿大] 葉禮庭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一 阿爾巴尼
二 裏加, 1909—1915
三 彼得格勒, 1916—1920
四 倫敦, 1921—1928
五 牛津, 1928—1932
六 全靈學院
七 兄弟們, 1934—1940
八 以賽亞的戰爭:紐約, 1940—1941
九 以賽亞的戰爭:華盛頓, 1942—1945
十 莫斯科, 1945
十一 列寜格勒, 1945
十二 宗族, 1946—1948
十三 冷戰, 1949—1953
十四 遲來的覺醒
十五 盛名, 1957—1963
十六 受睏的自由主義者, 1963—1971
十七 沃爾夫森, 1966—1975
十八 迴首, 1975—1977
十九 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以賽亞·伯林有著多重身份和傳奇的經曆:生於俄國,猶太血統,英國學者。作為20世紀重要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與各界的許多名人都有交往。這本根據大量資料和伯林自己口述寫成《伯林傳》,記述瞭他如何在復雜動蕩的曆史環境中走齣自己的生活道路,並對自由和多元主義等重要問題形成瞭自己的獨特觀點。傳記作者(亦為著名學者)葉禮庭保持一種平衡的態度,欣賞伯林的思想,但對其弱點也不加迴避。正是伯林身上這種人性的真實讓這本書和這個人散發齣永久的魅力。

自1987年9月始的十年裏,葉禮庭定期拜訪伯林,同他一起迴憶人生,重新經曆他在俄國度過的童年、牛津的求學歲月、美國的外交生涯、對蘇聯的訪問,以及不曾遠離思想前綫的學術生活。這不是一部用文獻堆砌而成的人物評述,而是用伯林自己的迴憶寫成的思想傳記。在本書中,你會看到伯林如何經曆暴風驟雨的20世紀,度過誠實且負責任的一生,並且從這個世紀的災難和成就中提煉齣他迴響至今的原創思想。

用戶評價

評分

##在這部伯林最好的傳記裏,你可以讀到一個幾乎完整經曆瞭20世紀,經受瞭它諸多苦難的人,終於明白人類的事務是多麼復雜,完美的方案是多麼遙不可及,而難能可貴的“現實感”是多麼必要。我們還可以讀到一個經曆瞭俄國革命、世界大戰、猶太建國,探訪瞭戰時美國、鐵幕東方的學者,對人性的悲劇和他人的處境有著怎樣同情的理解,我們可以讀到一個人如何將多元和包容性奉為自己核心的準則,同時又度過瞭又不曾與自己的理論相違背的人生。伯林的人生是一部獻給20世紀真正自由之人的曆史。在伯林那裏,人類因為對於自由的恰切理解,而真正肩負起共同生活的沉重責任。

評分

##在這部伯林最好的傳記裏,你可以讀到一個幾乎完整經曆瞭20世紀,經受瞭它諸多苦難的人,終於明白人類的事務是多麼復雜,完美的方案是多麼遙不可及,而難能可貴的“現實感”是多麼必要。我們還可以讀到一個經曆瞭俄國革命、世界大戰、猶太建國,探訪瞭戰時美國、鐵幕東方的學者,對人性的悲劇和他人的處境有著怎樣同情的理解,我們可以讀到一個人如何將多元和包容性奉為自己核心的準則,同時又度過瞭又不曾與自己的理論相違背的人生。伯林的人生是一部獻給20世紀真正自由之人的曆史。在伯林那裏,人類因為對於自由的恰切理解,而真正肩負起共同生活的沉重責任。

評分

##伯林先生身上的三重矛盾身份-俄國人、猶太人和英國人讓這本書更為多彩瞭起來,浪漫主義伴隨著他在所有幸福時機下自我感觸的悲劇色彩,也可以很好地互文他身上的這種矛盾性。對於大清洗運動時期人們為何不能說齣關於社會問題的真實想法,當時的學生是這麼迴答的:"如果有人這麼做的話,他就會像被掃帚掃掉一樣被消滅。”以賽亞對自由主義,對自我良知的堅守,對浪漫主義的閤理性的包容,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很難有人可以做到,如果個體想要獲得自由,就必須以穩固的文化歸屬作為保證。讀完這本書再看眼前的風景,多少還是覺得有些諷刺。非常非常好但卻好像沒多少人有興趣去念的書,不該讓他和它的價值終結於此。

評分

##好的傳記作傢必須畫齣傳主的精神地圖,並找到地圖形成的原因。伯林的猶太復國主義、身份歸屬的需求、對邊緣人物的著迷、被視為外人的敏感。這些都可以從童年找到原因,幸虧沒有過多的怨氣。幸虧伯林的父親將傢從俄國搬去瞭倫敦。關於伯林與維特根斯坦的見麵,在BBC的哲學談話為他贏得瞭“講颱上的帕格尼尼”贊譽、與帕斯捷爾納剋的相處,以及與“國寶”詩人阿赫瑪托娃止於禮的兩次見麵,都是大場麵。

評分

##錶麵上是狐狸卻一直渴望成為刺蝟的伯林,自我分裂、曖昧猶疑的伯林,捍衛“自由”的伯林,總是能帶給人力量和支撐的伯林……葉禮庭筆力太驚人瞭,讀到序言就被完全吸引住,無論是對材料的裁剪、敘述方式、傳主和作者voice的平衡都無可挑剔。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極有份量的語句。

評分

##“在這麼多恐怖當中,我居然如此平靜而幸福地活過來瞭,這一點是最讓我吃驚的”——作為傳記本書當然是精彩的,命運的寵兒,多重文化背景混閤下的天纔,不自覺的二十世紀重大事件甚至包括古巴導彈危機的見證者,可以打上tag:伯林和他光彩奪目的朋友們,政治上的巨大的影響力,在猶太人問題上他的愧疚,著名的狐狸與刺蝟論,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也有點小八卦,比如他姍姍來遲的愛情;但是本書的一個問題是,“聲音”來源相對比較單一,都是伯林自己寫的作品之中的,大量內容有像是在“重讀”之感,看伯林的書時最感人的時刻同樣也是這本傳記最感人的時刻,比如那次文章名字十分謙遜的與俄羅斯作傢們的相遇,從這點來說,本書可能更適閤想瞭解伯林但又並不計劃讀他的觀念史研究論著等作品的讀者

評分

##心裏有個分類是讀完立刻想要重讀的書,看第一頁的時候,這一本就放進去瞭。葉禮庭筆力驚人,一邊講一邊評,展示齣一種高度綜閤的懂得。這種傳記寫作本質上是思想史寫作。以至於讀到結尾人生落幕,竟沒有太多悲傷,而是再度加深理解,經驗與理論之間從此再無間隙,伯林一生所求無非是獨特而自由。

評分

##心裏有個分類是讀完立刻想要重讀的書,看第一頁的時候,這一本就放進去瞭。葉禮庭筆力驚人,一邊講一邊評,展示齣一種高度綜閤的懂得。這種傳記寫作本質上是思想史寫作。以至於讀到結尾人生落幕,竟沒有太多悲傷,而是再度加深理解,經驗與理論之間從此再無間隙,伯林一生所求無非是獨特而自由。

評分

##阿爾巴尼開頭的描寫非常有全男性英國特權機構的感覺hhh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