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俄明故事”系列之三《随遇而安》共收录短篇小说九篇,均以怀俄明州为背景。书中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先行者,他们告别或辉煌或不堪的过去,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寻求另一种人生。借助神话传说的力量,安妮·普鲁将这些男人和女人的人生变成了小说,带给读者无尽的惊叹。
“怀俄明故事”系列还包括《断背山》《恶土》。
##轻描淡写的描绘沉重到无法承受的重,可能只有这样才可以写下去吧,那些生命不能承受的重,把它们变成文字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 或者说,那些身为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可能不是人,如果是人的话,怎么活? 悲哀和绝望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它渗透在每个角落里,连呼吸都冰冷的。每个角色的“人”要脱离人本身的活着,像动物一样依赖本性的活着就好……
评分##又回到怀俄明州。与以往不同的是,多了几分神秘,有试图更新地狱、喜欢阅读别人的电子邮件并采取相应行动的魔王,有会吃人的三齿蒿,有渴望血、相当重的石碗。 安妮·普鲁写死亡真是举重若轻。《那些古老的牛仔歌曲》里,罗斯生产后的死亡和阿尔奇高烧的死亡写得细腻、冷静,叫人在书外发颤;《分水岭》中,海的死亡融在轻松的谈话中,对话行至最后两句,海已咽了气;《驴的证词》中,卡特林从脚被石头卡住,到最后死去,整整三页,每一公分的挪动,每一次尝试带来更强烈的疼痛,每一句祈祷,舌头黏住干燥的嘴,肿胀的喉咙,刺痒的眼睛,雨水,闪电,读者简直是沉浸式地走过卡特林的死亡之路;《壕沟里的驽马》中,萨施自达科塔怀孕便远走参军,直到达科塔在医院见到炸到不成样的萨施,“他与世界接触的时刻过去了”——虽不在眼前,但死亡一直在发生
评分##安妮-普鲁很清楚怀俄明的落后、愚昧、保守、顽固、荒僻、贫穷、野蛮、残酷……但她仍然深爱这个地方。就像崔健的《一块红布》:我不能走也不能哭,因为我的身体已经干枯,我要永远这样陪伴着你,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评分##读的时候自行脑补了西部片,可惜我看的是荒野大镖客而不是《断背山》,本书里没有那种渲染的英雄,甚至生活的艰辛都并不突出,只有生命中遇到的人来人往,十五岁的女儿怀孕、十五岁的儿子加入了帮派等等这样的足以影响一生的事,都是平稳的讲述着,如题一般随遇而安,寂静,哀伤如水。
评分##“每个人都在默默地计算他们在必须继续下去的生活中有多少成活的机会。空气颤动着。”
评分##随遇而安的名字可以换成空。前面几篇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原本的笔调就是如此,很难代入,总是出戏。但是后面的明显好了很多,所有的怀俄明故事里都流露出一种荒凉感。特别是《驴的证词》,可以改名《分手后一个人的徒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基调,怀俄明的基调或许就是这种悲凉感吧。
评分##后两篇是精髓
评分##除了两篇魔王路西法的小说是轻松有趣的 余下的故事依然是讲在那片土地上的伤心者 人们如此艰难而世界不动声色。白描的叙述也并不会把沉重感减轻。
评分##最后两篇也太惨烈了吧。。。。魔王两篇又。。还可以这么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