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的难题,是西方带来以“器”致富强的模式,和儒生传统的治国正道存在距离。郭嵩焘的历史意义,则在于他是中国人开始从“道”的层面正视西方、对待西方的时代思潮转捩点。这种眼光旨在化解其所处时代的难题,却也使得中西对抗从力量的抗衡上升为文明的竞争,从而开启了后世关于中西关系的诸多思想争论。本书从郭嵩焘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变化中,不单纯探讨一个人物如何“超时代”,更试图看到他如何在同时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形成了独特的解答思路。
##大有裨益
评分##学位论文的标杆,对人物自身的材料吃得太透了
评分##「惟能貫古今、化新舊,渾然於中西,是之謂通人」,找了兩百年了,有麼?晚年郭嵩燾的深刻,大概就在於不再汲汲「返本溯源」,乾脆承認「道出於一」吧
评分##以道器思路重新定位郭嵩焘
评分##前言异常精彩。真正的“了解之同情”。
评分##原来郭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鼻祖
评分##【不好写的郭传】读后的感觉,作者尽量写得聚焦,有明确的主旨:处变观通,这与另外的两本郭传类似:【独醒之累】/【走向世界的挫折】等等,内容和主题从标题即可知之。本书写得深入,对郭著也有深的阅读和感受。当然,对一些具体人物、事件的考证因为不涉及核心,故未深入,从而出现一些贻误或疏漏。当然,这并不是作者的错误。有些错误,其来有自。本书主旨论述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从参考文献的类型,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师承、学术思维的轨迹和基本方法。
评分##郭嵩焘早年由词章之学入理学、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心理变动、在湘赋闲数年修经史之学的通经致用之思三个部分写的真好,作者文笔也很凝练。
评分##看到洋洋洒洒的序言时当即心里一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