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知識包羅萬象,不僅關聯自然科學知識,也涉及曆史、文學、藝術、民風民俗等方方麵麵,可謂中國古代文化的百科全書式的呈現。王傢葵教授深入本草領域研究多年,將其解讀本草的心得匯集,結成這部學術隨筆。81篇文章提齣瞭81個問題,作者層層尋繹、抽絲剝繭,在傳統本草考證之外,還藉助豐富的詩文、書法、碑刻、道教文獻等古代文獻資料,融會貫通,解答本草文化中的諸多“為什麼”,生動有趣地展示本草研究的奇妙曆程。
##很喜歡,非常有趣。不過不是通讀,選擇瞭感興趣的幾篇。適閤查書用。 玉吅先生說自己的年輕時寫的《〈神農本草經〉郡縣考》,利用吐魯番齣土的文獻殘片和敦煌殘捲兩件實物,以及《證類本草》中關於地名的“內證”,加上經文語言的結構特徵,切實證明郡縣地名屬於《神農本草經》本義。“現在看這篇論文,也屬於一級棒。” 我也想這樣。耳順之年迴顧少作,能坦然客觀的說:一級棒。 另外此書適閤送給同樣喜歡草本博物的人作禮物。紙張厚實光滑,彩印清晰,頗具分量,讓人愛不釋手。
評分##斷斷續續地閱讀兩個月,今晚終於啃完瞭。????雖然兼具學術性、科普性以及趣味性,但是對我這種醫藥學小白而言還是比較睏難的。竊以為,動植物知識對道經斷代,應該還是挺有幫助的。????
評分##有乾貨,有識,少趣。
評分##非通藥理學、道教、科技史者不能為此。作者文風亦莊亦諧,研究中醫、道教而不信。讀完此書,不少養生書盡可廢。
評分##內容充實,行文流暢,裝幀雅緻,印製精美,知識趣味皆豐,圖文均足賞玩。惟行文不甚交代背景知識,對本草名物沒有專門研究的普通文史學界讀者閱讀時不免仍需查詢相關資料如植物學術語,這便影響到此書的可讀性。配圖質量極高,能看齣很費心思,但有時正文提及者未能配圖,極少數圖片和正文配閤不緊密。 細節如99頁倒3行「遣」誤「遺」,105頁「寇先生」作「寇先」,即漢人「先生」既可省稱「先」也可省稱「生」之例(按此又與今人稱「老」稱「師」相似),295頁倒2行「庚辛金」下當斷,不過此句頗有異文,或作「庚辛受其製」「庚辛金受其製」「庚辛金,金受其製」,353頁「升嶺眺矚」應爲一句。
評分##可以增廣見聞,有理緻,有趣味,好書。另,書的封麵做得很漂亮。
評分##前半一般,或者說漸入佳境
評分##通過各類本草文獻探討有關的曆史、文學問題,每一篇的考據都很精密,而且旁徵博引,王老師對各類史料的把握程度很棒。雖然內容連貫性欠缺一些,但是讀起來也很過癮。如果將文中所引文獻標明來源,則更好。這樣的寫作思路值得藉鑒。另外,如何將本草文化的研究擴大到多種藥材的同一個主題上,而不是似此書每一篇探討不一樣的主題,這應該是做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評分##有乾貨,有識,少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