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起源于作者詹姆斯·道斯对二战老兵“中国归还者”的访谈。这些人年轻时曾犯下最残暴的罪行,却将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反战主义的布道。作者以小说家的笔法演绎抽绎他们的战时回忆,串起了本书各主题之间的脉络,并汇集哲学、文学、宗教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关于“恶”的思考,藉以还原“邪恶”的真相、成因、背景,及其内隐的意涵。
作者也借此探讨了再现创伤所引发的一系列难题和悖论,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邪恶和残暴等人性的晦暗面,而在这一过程中,“同理心”又能发挥多大效用。此一困难的人性钻探,将在阅毕本书后得到解答。
这类作品反复在告诉我:人的复杂。不仅是作为群体而言,甚至在单个的个体身上,也能在展现高尚品质的同时,做出极端邪恶的行径。很多时候,我之所以没有去做出恶行,并不是因为我受过教育,有原则,有道德感,而仅仅只是我比较幸运。这也更令我时刻需要审视自己,怀疑自己,不再对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永远那么坚定不移。
评分##无法完全界定此书的题材,有种在读社科类论文的感觉,尤其是看到书后面的引用文献列表。作者通过战争来研讨所谓“恶”的形成原因与持续因素,阅读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就一直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引发战争的一方为恶,那么反抗战争的一方是否一定为善?战争是否真的存在绝对的输和赢?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作者一直在论述的就是一个伪命题。用左手掌击打右手掌,双方都受到无比疼痛,这叫战争;用右手腕扳倒左手腕,没有疼痛,但有输赢。另外,残暴与恶是否一定对应?我所认识的恶恰恰是从善变恶,它不残暴,但一定无法被善忍受。
评分##2021(54),至今277本。年轻时军人被洗脑而不自知,老来悔之晚矣。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是要有序引导人民狂热,世人皆醉。人干不过制度,只有随波逐流,还能怎么呢!?
评分##对这一主题兴趣浓厚,书里也有不少智慧的闪光点和恐怖电影版的细节描写,但全书不分章节、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很影响阅读体验,而且几近于名人名言录的堆砌式征引他人研究稀释了全书的论证。
评分这类作品反复在告诉我:人的复杂。不仅是作为群体而言,甚至在单个的个体身上,也能在展现高尚品质的同时,做出极端邪恶的行径。很多时候,我之所以没有去做出恶行,并不是因为我受过教育,有原则,有道德感,而仅仅只是我比较幸运。这也更令我时刻需要审视自己,怀疑自己,不再对自己选择相信的东西永远那么坚定不移。
评分##文学性很强的社科类书籍。
评分##理想主义者必然会崩溃,唯有现实主义者可以负重前行。自由意志是否是人类作恶的源头?一个充满罪恶的自由人的世界,要比一个充满无罪奴隶的世界完美。全书讨论的问题过于多了,信马由缰,稍微有些散乱。
评分##以对日本侵华战争中下层士兵的访谈为起点而开始的一场关于人、关于恶和其中的各种可能的阐释,作者观点比较靠近实际的人权建立,广博的引用使得阅读难度较高,很多话需要认真读几遍才能明白具体的指向,指涉到的很多方面都非常吸引人,而整本书弥漫着的理想的绝望气质在不停的告诉我们人的复杂,世界的复杂,很多观点值得闲暇时自己拿来做思考实验。
评分##文学性很强的社科类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