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的实践已经不限于英语世界,它在欧洲大陆、亚洲、南美洲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蓬勃发展。关于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什么是文化史》一书提供了关键性的指引。在全新修订的第三版中,杰出的文化史学家彼得·伯克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再次引导我们进入文化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伯克首先讨论了雅各布·布克哈特和约翰·赫伊津哈文化史的“经典”阶段,考察了从弗雷德里克·安塔尔到爱德华·汤普森等马克思主义者做出的反拨;随后,勾勒文化史近期兴起的概貌,重点介绍了上一代人写作的、常常被称为“新文化史”的著作。他将新文化史放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重视历史思考和写作的新方法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日常生活话语的兴起之间的关联。在此新版中,伯克还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并思考文化史在21 世纪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不仅是历史学专业读者的入门手册,也是关心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读者的必读书。
##读伯克的书感觉真好,伯克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勤奋确实可以取得成就,最后伯克说文化史可以从生态学得到发展,去年学院成立大气学研究中心还不理解为何文科学院为何成立,现在了解了,见多识广了算是
评分##一本万花筒般的大纲书,对我这门外汉犹如天书,时候选录的书有214本,推荐阅读的有25本,但我估计在国内翻译出版的寥寥无几,因为这些事基于西方的文化语境,以后如果有缘积淀一些西方文化素养,我在回头看吧,对不起内容如此丰富的书,怪我也不怪我。
评分##《什么是文化史》这个书名很谦逊。将全书的内容概括成《文化史学史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或《文化史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也不为过。到末章可以看到,全书的确是在扎实、全面地回答What is cultural history?这个复杂到近乎无解的难题。却又不止于此。
评分##意犹未尽,后面的文化史论著选目和推荐阅读数目实在
评分##清爽干练,提纲挈领,一部小书串起从古典到后现代的文化史研究,写相关学术史必备。 第五、六章是重点,我们可以不追求所谓的「前沿」,但不能不了解学界动态,伯克此书的意义也在于此。
评分##各学科跨越边界,产生碰撞
评分##文化史的学术史,要好好整理下线索笔记,十分清晰易懂
评分##清爽干练,提纲挈领,一部小书串起从古典到后现代的文化史研究,写相关学术史必备。 第五、六章是重点,我们可以不追求所谓的「前沿」,但不能不了解学界动态,伯克此书的意义也在于此。
评分##新文化史的殿堂级学者彼得•伯克关于新文化史的一部入门性导论著作的最新中文版本,实际上也是一部关于新文化史的学术史视角的长篇文献综述。然而这部综述式导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大致可以用“点面结合”一词来概括。所谓面,就是它几乎分门别类地穷尽了关于新文化史的代表性研究文献,点评到位,串接自然,一册在手,足以为新文化史的后续研究式阅读,提供完备指南。所谓点,就是它准确把握了新文化史研究的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典型研究路径与范式,以及研究演进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及其面向,凭此一书,足以大致把握新文化史研究的演化要点与整体脉络。正基于此,对新文化史、社会文化史以及广义上的文化研究感兴趣的学者和读者,都值得将本书收入、细读和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