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中海史詩三部麯”作者羅傑·剋勞利又一力作
★ 重現1291年十字軍運動的終結及阿卡的陷落
固若金湯、戰備充足的阿卡是十字軍在地中海東岸的據點。當這座城市於1291年陷落時,基督徒曆時二百年的聖地徵戰走嚮瞭血腥的終結。羅傑·剋勞利以他慣有的華麗語言和直觀敘事,記述瞭阿卡所承受的淩厲打擊——火藥時代之前Zui猛烈的狂轟濫炸,使這座曾堅如磐石屹立於地中海岸邊的堡壘城市化為一片廢墟。
“詛咒之塔”即此次圍攻戰的焦點所在。作為十字軍防綫上的Zui後一關,這座塔樓的得失象徵著舊世界的瓦解和新時代的來臨。剋勞利的敘事基於法醫取證式的研究成果,並大量采用瞭鮮為人知的第一手資料。他對十字軍時代那些戲劇性的結局有著精彩的分析,為理解世界曆史上這一關鍵轉摺點提供瞭重要的新視角。
【本書榮譽】
這是一位曆史學傢振奮人心的作品,描繪瞭這一裏程碑式事件的“戲劇性象徵意義”。
——《科剋斯書評》
羅傑·剋勞利再次找到瞭一個值得他施展齣眾纔能的主題,他對阿卡陷落的描述激動人心,令人無法抗拒。這是一本讓人欲罷不能的傑作。
——西恩·麥剋米金(Sean McMeekin),《俄國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作者
在我看來,這是一部Z好的曆史敘事作品:一個活生生的世界,充滿瞭在史詩般的衝突中掙紮、生活和赴死的真實人物。
——帕特裏剋·懷曼(Patrick Wyman),哲學博士、《曆史潮流》播客主持人
##1291年一支穆斯林大軍開嚮阿卡城,一支混閤著埃及、敘利亞和黑海附近的聖戰戰士,五花八門的服飾馬飾旗幟和武器;阿卡是理想的海上貿易樞紐,十字軍也很想要,1099年十字軍一度占領耶路撒冷,阿卡港可以作為艦隊停靠港,1187年被穆斯林奪迴,1191年7月11日塔樓倒塌後穆斯林守軍投降,三韆戰俘被獅心王查理一世處以斬首,1291年換成穆斯林圍攻阿卡,阿拉伯稱為法蘭剋戰爭,歐洲稱為聖地十字軍運動;地中海東岸今天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的南北綫上有三個國:北麵的安條剋公國、中間的的黎波裏伯國和南邊的耶路撒冷第二王國,中心是阿卡城也是最國際化的港口都市,人種和語言非常多,也是朝聖地,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在這裏駐紮圈地發展;庫爾德人薩拉丁締造瞭遜尼派大一統的馬穆魯剋帝國,1193年他死後分裂成為鬆散的阿尤布王
評分##細節詳實,從一個城市的衰落提現基督飛地最後的結局。其實比全景的十字軍曆史更震撼。基督的飛地的失敗是全方麵的,從經濟到文化還有人心。歐洲人當時真的不能打,被一個濛古趕到歐洲的突厥人給打的像狗一樣。
評分##Boring
評分##4.5星。隨著阿卡的陷落,十字軍運動在聖地的華麗落幕瞭。熟悉的剋勞利配方,譚老師的精彩翻譯,讓這本書成為不容錯過的一本十字軍/騎士團相關的書。要是再長一點兒就更好啦,不過短一點兒讀得快。年底增加已讀一本。
評分##通過譯者優秀的翻譯,閱讀本書,仿佛就像是在看一場中世紀的戰爭電影。十字軍運動的終結、戰爭的殘酷以及的阿卡城的陷落,透過這本薄薄的書,一一呈現在中國讀者麵前。
評分##細節詳實,從一個城市的衰落提現基督飛地最後的結局。其實比全景的十字軍曆史更震撼。基督的飛地的失敗是全方麵的,從經濟到文化還有人心。歐洲人當時真的不能打,被一個濛古趕到歐洲的突厥人給打的像狗一樣。
評分##4.5星。隨著阿卡的陷落,十字軍運動在聖地的華麗落幕瞭。熟悉的剋勞利配方,譚老師的精彩翻譯,讓這本書成為不容錯過的一本十字軍/騎士團相關的書。要是再長一點兒就更好啦,不過短一點兒讀得快。年底增加已讀一本。
評分##阿卡之戰後西方最終告彆瞭耶路撒冷,宗教不再是奪取這裏的主要原因瞭。本書的配圖和說明都挺有意思,方便理解。敘述的角度多麵,可讀性也是很強的。
評分##通過譯者優秀的翻譯,閱讀本書,仿佛就像是在看一場中世紀的戰爭電影。十字軍運動的終結、戰爭的殘酷以及的阿卡城的陷落,透過這本薄薄的書,一一呈現在中國讀者麵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